青年公社目录

第200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时间:2024-01-22作者:天下第一白

    “我靠,这样的诗比之唐诗都没差到哪里去啊。”
    众人内心无比的感慨。
    唐诗宋词。
    所有人都知道。
    诗的巅峰是在唐朝。
    那么宋代有没有诗?
    不只是宋代有诗,元代,明代,清代,甚至是现代都有诗。
    只是虽然各朝各代都有诗。
    但一说到诗,大家想到的还是唐诗。
    哪怕就是宋代。
    宋诗表现也无法与唐诗相媲美。
    可是。
    今天苏轼的这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却是让一众粉丝大开眼界。
    “我觉得苏轼应该比之刘过写的词强。”
    “一个是诗,一个是词,没法比较的。不过,苏轼写这一首诗的时候才24岁,刘过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从这来看,苏轼的天赋比之刘过强多了。”
    “所以才20来岁就写出如此有意境的诗作,佩服。”
    这会儿。
    众人已经有一些忘了此前“墨水”所说苏轼很狂很傲。
    在他们眼中。
    这一个年轻的苏轼,简直如流星一般,那么的亮眼。
    “江宁老师,还有吗?”
    “还有倒是还有,但另一首诗也不是很出名。”
    “没事,我们就喜欢听不出名的。”
    对于江宁。
    众人也是无奈了。
    管他出名不出名,只要诗好,出不出名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
    这样的不出名只是以前大家并没有发现苏轼写的作品。
    从今之后。
    这一些诗,必然会在诗坛,展现光芒。
    还有一个。
    大家似乎也发现了江宁的恶趣味。
    尼玛。
    这还不知名。
    那你认为的知名是什么呢?
    “《和董传留别》,也是苏轼在20来岁的时候写的。”
    江宁与众人分享起苏轼的第二首诗。
    “董传是一个人名,他是苏轼结交的一位朋友。苏轼对于董传非常欣赏,认为其才华很好。只是可惜,虽然苏轼觉得董传很有才华,可董传并没有取得功名。苏轼在凤翔任职三年满期准备回京时,途经长安,苏轼与董传话别。临走之时,苏轼写了一首诗赠于董传。”
    稍稍讲了一下这首诗的背景,江宁再次提笔。
    “粗缯大布裹生涯。”
    这是江宁写的第一句。
    这一句让众人眉头一皱。
    “这句水平就降了不少啊。”
    “嗯,比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差了不少。”
    “意境也下降了很多。”
    虽然大家写诗水平不怎么样。
    但读得诗太多了,众人却是一边看一边分析说道。
    只是众人不时说着的时候。
    江宁却是写下了第二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啥……”
    “我去。”
    “这……”
    好吧。
    哪怕前面第一句写得再没有意境。
    但是。
    当这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出现,整首诗的格局却是无限拔高。
    不。
    不只是无限拔高。
    光是这一句,他便可以千古流传。
    是的。
    就是千古流传。
    很多一些句子,他是有着无与伦比魅力的。
    拿到前世来说。
    同样也是如此。
    哪怕大家对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上一句早已经忘得干干净净。
    但这一句,哪怕是过去了多长时间,众人都会脱口而出。
    “腹有诗书气自华,哇哈哈,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这一句。”
    “那是,这句话不是说的我嘛。”
    “臭不要脸,明明说的是我。”
    评论区又一次沸腾了起来。
    这两句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
    别看“董传”平时穿的都是粗布麻衣,但读书人体内腹有诗书,气质便独然而生。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随后。
    江宁一口气将剩下的诗句写完。
    后几句的意思也并不难懂。
    意思就是苏轼是在安慰董传。
    虽然你现在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你只要坚定学业。
    以后一但高中,那么,哪怕就是你没有钱去置办那些高头大马,但你会看到在皇榜附近那来来往往的车马。
    这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他们带着自家的姑娘在挑良婿。
    当然。
    这里也引用了一个典故。
    典故里所说的高头大马,意思指的是唐朝诗人孟郊中了进士之后,骑着高头大马游遍了长安全城。
    不过。
    用不用典不重要,如果后几句你不记得。
    那没事。
    你只要记得前两句就可以了。
    或者说。
    哪怕就是前两句你不记得了。
    那么。
    你只需要记住这一句,腹有诗书气质华,那就足够。
    ……
    “还有吗,还有吗?”
    这时。
    问话的不是其他网友,正是之前的评价过苏轼的“墨水”。
    “我去,墨水,你不是对苏轼没啥兴趣嘛。”
    “呃,之前是没啥兴趣,甚至,我还有一些讨厌。可现在,我觉得,可能我误会了苏轼。”
    墨水有一些不好意思。
    他其实明白。
    有的时候。
    在才华面前,那什么狂啊,什么傲啊,都可能靠边站。
    刚才苏轼的第一首给弟弟的诗,墨水只认为,这是偶然写出的一首诗。
    毕竟对于古人来说,有的时候灵感来了,可能也能写出一首不错的。
    就像刘过。
    刘过其实写了很多诗或词。
    但大家能记住的,也只有他一首。
    可是。
    现在苏轼已经不是一首了,而是两首。
    并且。
    两首都是上上之作。
    特别是第二首。
    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直接就将墨水俘虏。
    他们这一些做历史研究的,不也是靠着自己的诗书学问去打动网友的吗?
    可以说。
    <div  class="contentadv">        苏轼这一句,简直是写到了墨水心侃里去了。
    “哈哈哈,墨水老兄,刚才您可不是这样说的。”
    “对啊,墨水老兄,刚才你还说哥哥苏轼完全比不上弟弟呢。”
    “墨水老兄,你不是说哥哥苏轼情商很低吗?”
    直播间一众粉丝大笑。
    “各位哥们,别这样说我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墨水有一些不好意思。
    好在大家对此也没有过多的纠结。
    现在大家对于苏轼的兴趣,比之对于调侃墨水的兴趣大得多。
    “江宁老师,继续,继续啊。”
    “继续倒是可以继续……对了,西湖那边的人呢?”
    “呃,江宁老师,你找他们做啥?”
    “他们不是说想让我帮他们宣传嘛,我现在想着,我讲第三首诗的时候,要不要收西湖一点广告费。”
    “江宁老师,难道苏轼第三首诗与西湖有关?”
    “对。”
    发现之前联系自己的西湖工作人员下线了。
    江宁有些无奈。
    算了。
    回头再找他们吧。
    江宁继续讲道:
    “之前说过,因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新党这一边就准备找苏轼麻烦。苏轼也知道在朝堂上,新党基本上掌握了话语权,为了自保,于是他便上书请求出京。朝廷同意了苏轼的要求,苏轼被授为杭州通判。这个杭州,就是现在我们的杭州。”
    “杭州,好地方啊。”
    “确实是个好地方。”
    江宁点点头,继续说道:“正因为杭州是个好地方,所以才产生了极为美丽的西湖。做为杭州通判,面对着西湖美景,自然也是赞叹不已。一次,苏轼与友人在西湖边饮酒,不想天色突然暗了下来,随后便下起了雨。看着西湖的雨水,苏轼挥墨,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江宁老师,两首,也就说是两首诗。”
    “对。”
    江宁开口念起了第一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水仙王是龙王庙里的龙王。
    意思是。
    如此美景,我得邀请龙王共饮才是。
    不过第一首只是一个开头。
    接着是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对于第一首。
    第二首无疑更为被大众熟知。
    同时第二首的意境,也比之第一首更为深远。
    不过为了诗句的完整性,江宁还是将两首都写了出来。
    另外。
    两首诗读后,我们才能更为体会到“此意自佳君不会”的含义,也更能理解西湖之美。
    当然。
    或许你对诗词没有研究。
    那么完全只看第二首也可以。
    哪怕不需要解释。
    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便成为了千古绝唱。
    “好吧,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江宁老师想找西湖景区的人要广告费。”
    “那肯定的要啊,这两首诗广告费最少值100万。”
    “什么100万,1000万都少的。这首诗要是传出,以后一说到西湖,你直接就会念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当你念出这一句的时候,你便又会想到西湖。尼玛,我突然觉得这首诗广告费可以值1个亿了。”
    “对对对,1个亿,西湖必须的拿出来,必须的……”
    对于此。
    江宁看了看时间。
    今天讲苏轼也讲了一个多小时,随即说道:“各位,今天的直播就结束了,我们明天继续。”
    “别啊,江宁老师,我们还没听过瘾呢。”
    “没事,明天还有,我先下线。”
    说完,江宁似乎又想到什么:“对了,兄弟们,你们要是碰到西湖那边的工作人员,记得叫他们给我广告费。”
    “哈哈哈,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
    “各位,旅游旺季即将到来。我们西湖虽然一直是热门景区,但行业内也越来越卷。今天开这个会,就是召集大家,集思广议,多多推出一系列能增加我们西湖游客的方案。”
    西湖景区管委会。
    主任秦悦召集各部门成员,开了一个会。
    “主任,提升西湖游客我认为最为重要的,还是增加我们西湖的人文底蕴。在这一块,我们西湖做得还可以。但我觉得,还不够。我的想法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多和一些作家,新媒体大V,快抖旅游主播合作,一方面宣传我们西湖,一方面推广我们的西湖人文底蕴。”
    “这个想法不错。你这一说,我想到了一位快抖知名主播。”
    “小白吗?”
    “不是小白。”
    秦悦摇了摇头:“小白虽然是杭城知名导游,也是知名旅游主播,他的粉丝量也不错,但视频质量不是特别高,而且没有太多原创的东西。我倒是发现一个主播,虽然他不是旅游主播。但是,他在推动旅游这一块,有着巨大的号召力。”
    “谁啊?”
    “江宁。”
    “原来是江宁老师啊。”
    一说江宁。
    各部门成员都是点头。
    江宁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此前江宁在岳阳楼一篇《岳阳楼记》,那可是哄动了全国。
    哪怕到现在为止。
    这一篇《岳阳楼记》的影响都还没消退。
    一夜之间,岳阳楼也凭借着《岳阳楼记》,成为了一大热门景点。
    这还不仅如此。
    岳阳楼记不仅仅是对于岳阳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对于整个岳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要不是岳阳地理位置不够优劣。
    这要是换到西湖。
    那产生的经济影响,简直无法估计。
    只是说是这么说。
    众人亦是说道:“岳阳楼记写得是太好了,只是这种事情有一些可遇不可求。”
    这是大家一致这么认为的。
    像这样的千古名篇本来就少。
    更不用说,单单只写一个景区,一处名楼的。
    “虽然是可遇不可求,只是江宁老师,我们得时刻关注。如果有机会,可以将江宁老师请到我们西湖。要知道,江宁老师对于历史,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那可是超出绝大多数人。你看,当时江宁老师前往岳阳的时候,一众历史学者一直挖的是历史人物滕子京。可江宁老师一来,却是将目标人物放到了范仲淹。随后,岳阳楼发生的事情大家也就知道了。”
    一边说。
    秦悦还拿出手机,进入到江宁的快抖帐号,并点开江宁之前在岳阳楼那边的视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开评论。
    秦悦亦是无比感慨的说道:“什么是文化底蕴,这就是啊。”
    只是。
    就在秦悦感慨的时候。
    他却是感觉好像评论区出现了一些怪怪的内容。
    “西湖,打钱。”
    “西湖,打钱。”
    “西湖,打钱。”
    原本秦悦只以为这是网友的恶搞。
    毕竟昨天秦悦还去了江宁直播间,还给江宁打赏了一些小礼物,让他不要忘了他们西湖。
    可随后,秦悦随便点开江宁的一些视频。
    只看到排在最前面的评论,全都变成了,西湖打钱。
    “什么情况,这是?”
    有一些懵,秦悦不明白这“西湖,打钱”的梗是怎么来的。
    但很快。
    在短视频大数据的推送之下。
    秦悦刷到了另一条视频。
    这条视频并不是江宁的。
    这同样也是一条由网友制作发出来的摧西湖打钱的视频。
    但这一条视频却告诉了秦悦答案。
    在这一条视频的最后,上面写出了一首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白了,明白了。”
    看到这一句话,秦悦激动的拍案而起:“打钱,给江宁老师打钱。”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