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41章 无懈可击的操作

时间:2024-01-19作者:滕象

    小小心脏跳动的频率明显异常,频率很快,勃起力度很强。
    “悬吊心包。”
    王辰放下持针钳。
    “准备体外循环。”
    王辰看了一眼细小的动脉血管,深吸一口气说道。
    心包已经完成切开悬吊,此时,完整的心脏展现在视线中。
    这一步很关键,体外循环建立后,才能进行心脏二尖瓣的修补。
    因为患儿心脏瓣膜间隙有6毫米,这需要修补很长的时间。
    然而,当看到王辰的手上操作6的速度后,不管是站在一旁当助手的孟现立和赵主任,还是那些观看手术的人,全都是震惊不已。
    这速度,简直就是妖孽啊!
    还有这游离的水平,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身为省心外领域的专家,看了王辰的操作,甚至有人感觉到了一阵失落。
    因为,他们心里很不平衡,为什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做了成干上万次的手术,却还是赶不上一个二十多岁年轻小大夫的手术能力。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难怪王辰能够被孟教授看中,这实力,怎一个强字了得!
    王辰心无杂念,继续操作着……
    “开始停跳。”
    半小时后,王辰已经将升主动脉和上下腔血管游离完毕,抬头对孟教授和赵主任两人说道。
    很快,随着停搏液进入心脏之中,心脏慢慢停止跳动。
    “开始离断!”
    接着,心脏完全停跳!
    “钳子”,王辰伸出手的同时说道。
    啪!
    血管钳拍在了他的手上,
    王辰缓缓靠近心脏上方升动脉血管,然后夹紧,离断。
    动作行云流水,速度非常的快。
    接着是上下腔静脉,孟现立和赵主任则迅速开始进行动静脉插管,将血液由静脉管道引流至体外,经人工心肺机的氧合、过滤、温度调解后由动脉管道输入机体,以位置基本的血液循环。
    “体外循环准备完成。”孟现立严肃说道。
    “开始循环吧。”王辰发号施令。
    两位专家助手同时上手,将细小的血管与管道相连接,进行插管缝合。
    嗡嗡……
    下一秒,体外膜肺(也就是ECMO)机器开启,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机器内的管道,等待血液进入。
    等了几秒后,血液出现在透明的管道之中,体外循环完成!
    “生理指标正常!”
    听到这句话,手术间里的所有人,纷纷吐出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可以稍微落下一些,当然,也只是稍微落下一点儿,因为,这紧紧只是说明,手术可以开始了。
    “这位王辰大夫的手法,真是太牛了,我都自叹不如啊。”
    旁边观看手术的一些专家们,忍不住开口小声议论起来。
    “是啊,实力太强了。”
    “我听说,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本来没有他,是孟教授破例邀请他来的。”
    “可是,这样的实力,还用当学员?”
    ......
    听着后面低声的探讨,站在前面的几个专家也很无奈。
    因为他们说的是事实,王辰的技术,放眼国内,肯定是排的上号的。
    而他现在还不到30岁呢。
    就这么发展下去,恐怕不用等到40岁,王辰就能成为国内医学界的泰斗人物。
    这一点,没有人否认,因为他实在太强了。
    不过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眼前的手术才刚刚开始。
    ......
    “刀。”
    “把右房拉开。”
    王辰手起刀落,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切开了右心房,用拉钩将心房打开。
    随后,精准的切开房间隔。
    “无损伤。”
    王辰将心室的位置完全呈现在眼前。
    针尖穿过,缝上两三针就拉出,然后牵引蚊式固定。
    “镊子。”
    清除房间隔附近出现凝结的血点,这些都是以后可能会造成严重血栓的隐患,必须当场清除。
    再次放下持针钳。
    “刀。”
    王辰拿起手术刀,沿着生长异状的二尖瓣进行切除。
    房室拉勾充分暴露出二尖瓣,卵圆钳夹住,组织剪剪除部分,进行修整。
    “人工瓣膜。”
    这次,王辰在手术开始之前再次确定了患儿的二尖瓣缺陷程度,决定还是采用人工瓣膜。
    因为缺口太大,相比较直接缝合和置换人工瓣膜来说,他宁愿选择对自己风险最低的人工瓣膜。
    如果说未来还需要进行瓣膜手术的话,王辰还会继续为孩子手术。
    这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因为这种情况如果强行修补二尖瓣,后期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这孩子可能连被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人工瓣膜,只要平时注意监测,危险性还是相对比较小的,而且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而王辰完全是为患儿考虑,哪怕让自己为他再进行后期的手术,也是值得的。
    “开始缝合,2-0滑线。”
    王辰的视线凝聚在修整好的二尖瓣边缘,开始进行双反针连续缝合。
    “赵主任,剪线。”
    “哎!好的。”赵主任立即回应道。
    继续缝合。
    “瓣膜缝合线。”
    ……
    这是在和死神抢时间,体外循环虽然可以暂时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
    但孩子的心脏不同于成人心脏,承受能力很弱,缺血时间越长,危险越高,停搏液也不能完全保证心脏的不坏死。
    所以这个时间还是尽量的剪短,而且,还不能出错。
    再加上麻醉的微调,稍有不慎也会造成患儿的死亡。
    这也是孟现立等这些大佬们不敢下手的原因,从离断开始就意味着风险呈几何倍数上升。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手术能力的问题。
    5分钟后,一助的孟现立和二助的赵主任,此时也紧张的不行,这可是最重要的步骤。
    “直角钳。”
    又过了10分钟,缝合完成。
    王辰扔下持针钳,
    开始试瓣,反复注水试验测试瓣膜活动及对合情况。
    没有二尖瓣反流情况。
    完美!试瓣完成,没有问题。
    看到这,旁边的孟现立和赵主任大气都不敢出了,眼中尽是震惊。
    这也太快了!
    尤其是这手法,还有刚刚下针位置的选择,都是无懈可击的。
    孟教授和赵主任,两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可是一直带着放大镜的,而王辰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裸眼操作。
    为此,所有人再次震惊。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