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75章 大婚3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安王带着人来到院外,果然见到院门紧闭,一群年轻姑娘们堵着门要红包,给了红包才肯帮安王给宣平传信。
    何叔准备的装金叶子的荷包又派上用场了,这次堵门的人少,所以只递进去两个,里面的人就说话了,“安王殿下要我们给郡主传什么话啊?”
    “劳烦几位姑娘帮忙问一句:吉时将至,佳人可曾准备好了?”安王客气的说道。
    “就这么干巴巴地问吗?安王殿下不妨做一首催妆诗,我们帮您传进去,郡主自然就明白你的意思了。”院里又一个女声说道。
    “好”安王应道,就猜到今天会有难题,对联不能提前准备,催妆诗却可以,安王提前做了三首,如今不慌不忙地念出来:“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出自唐朝贾岛的《友人婚杨氏催妆》)
    催妆诗被传回屋里时宣平正在大家的帮助下穿喜服,这喜服与安王的是同款,不过是把龙纹换成了凤纹。
    听了这催妆诗,宣平但笑不语,楚氏说道:“再去让安王殿下做来,催我们宣平郡主出门怎么也要三首才行。”
    楚氏说完,拿起凤冠要给宣平戴上。这凤冠是用黄金打造的,镶嵌的是红宝石。正面一只凤凰,有九个弯曲的凤尾,每个凤尾眼上各嵌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红宝石,眼睛也是用红宝石做成的,凤凰的嘴里衔着一串流苏垂在额前,用小米粒大的珍珠串成四个珠串,一个在中心位置,下面坠着一颗水滴型的红宝石,另外三个围绕着中间那条。
    两侧也各有一只凤凰,不过是三个尾羽的,口中衔着用细碎珍珠串成的一束长长的珠串,整个凤冠华美异常,这是宫里太后给挑的款式。
    楚氏正在帮宣平固定凤冠,这是第二首催妆时传进来了:“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出自唐徐安期《催妆》)
    听了这首诗楚氏笑道:“新妹夫这是打算亲自给妹妹画眉呢!”
    宣平低头轻笑,羞红了脸。
    楚氏转头说道:“让安王殿下再做一首来。”
    楚氏让宣平站起身来,与林越之妻陈氏和林清之妻魏氏,三人细细打量宣平,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陈氏发现了问题,拿起了随凤冠一起送来的赤金嵌红宝石珍珠凤凰牡丹项圈给宣平戴在了脖子上。
    陈氏又从桌上的首饰盒里取了一对小巧简单的红宝石耳钉给宣平带上,耳朵上不能空着,可凤冠两侧的长流苏垂在耳侧,若再戴上复杂的耳饰会显得杂乱,倒不如戴个没有挂坠的耳钉。
    三人又围着宣平转了几圈,再没有发现疏漏的地方,正巧这时第三首催妆诗也传进来了:“
    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
    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
    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出自唐黄滔《催妆》)
    “安王殿下催妹妹出门呢,时间不早了,已该让他们进院了。”魏氏说道,把喜服外面的广袖拖地长袍给宣平披上,又仔细的整理各种流苏、珠串的位置。
    屋里传出信儿来,院里的姑娘们就给打开了院门,安王等人走进院内,站在闺房门口等着宣平。
    宣平手中拿着一柄花好月圆的团扇遮在面前,在楚氏和陈氏的搀扶下走出房门。
    院中早已铺好红地毯,一直延续到正堂,安王握住宣平的手,慢慢沿着地毯向正堂走去。
    安王的手很宽大,很温暖,手上还带有常年握兵器留下的薄茧,有些粗糙。但这双手却给了宣平无法言说的安全感,将要面临新生活的忧虑、不安似乎都被这双大手抚平了。
    宣平将扇子微微下移,悄悄向左上方看去,正好看到安王坚毅的侧脸,安王似有所感,扭过头来看宣平,露出了温暖灿烂的笑容。
    宣平忙将扇子举高挡住安王的视线,低下了头,嘴角都不自觉上翘:似乎,能和这个男人携手后半生,是真的很不错。
    两人沿着地毯一直走到正堂,此时长公主和林家的长辈都在正堂里。
    左侧主位上坐着的自然是长公主,林相因为是宣平的父亲,给宣平个面子让他坐在右侧主位上,林老爷子不肯来长公主府,也没有人去求他,只有林老太太来了,坐在右侧椅子的首位,林二爷、林二夫人,林三爷、林三夫人也分别落座。
    安王和宣平来到正堂,先向诸位长辈俱行了礼,然后面朝长公主和林相站定,旁边有丫鬟用托盘端了一盏茶来,安王双手将茶端起,向长公主方向走了两步,弯腰将茶盏送到长公主面前:“岳母大人,请吃小婿的茶。
    长公主同样双手将茶接过,放在嘴边轻轻抿了一口,把茶盏放在桌边,缓缓开口对宣平道:“你以后要贤良淑德、端庄稳重、处事大方,与夫君要相亲相爱,白头相守。”
    宣平上前两步恭敬的行礼答道:“女儿记住了,请母亲放心。”
    安王也行礼说道:“请岳母大人放心,我夫妻二人必相濡以沫,携手共白头。”
    说完两人后退了两步,安王小心留意着宣平的动作,生怕她因团扇遮面挡住视线,导致行动不便。
    两人站定后,小丫鬟又送过来一杯茶,安王同样双手端起,恭敬地送到了林相面前,“岳父大人,请吃小婿的茶。”
    林相同样双手接过茶微微喝了一口,轻轻将茶盏放到桌上说道:“你们夫妇两人往后要互敬互爱,琴瑟和谐。”
    安王恭敬的回道:“请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必将对宣平:珍之、爱之、怜之、敬之,我夫妻二人一定恩爱不疑,伉俪情深。”
    宣平回道:“女儿记住了,请父亲放心。”
    这时管事进来禀报到:“长公主,吉时快到了。”
    长公主面上虽然挂着端庄的笑,眼中却满含不舍,这个女儿终究是不能留在身边了,罢了,长公主努力忍住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你们往后一定要好好的。”
    谁都没有发现,只有宣平发现了,一向刚强的母亲语气有些不对,从扇子上头抬眼望去,母亲眼睛比平常晶莹。安王行礼过后扶着宣平慢慢向外走去,宣平不放心地回头看向母亲,却见长公主笑着摆手示意她走。
    安王和宣平来到正堂门口,林言已经等着了,他俯身蹲下,要背着妹妹上花轿。宣平趴在哥哥背上,搂着哥哥的脖子,轻声叫道:“哥哥!”
    这声哥哥叫得林言心头一震,扭头看去,说道:“宝儿,别哭,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能哭,你嫁了一个好夫君,还有母亲父亲哥哥给你做后盾,你不要哭。”
    “嗯!”宣平带着哭腔应道,努力忍住眼泪,又抱紧了哥哥的脖子。
    林言将宣平背到轿前,转身将妹妹送入轿内,隔着轿帘说道:“今天是好日子,一定要高兴。”
    安王等人都翻身上马,队伍中有人抬出满满一大筐簇新的铜钱,抓起来洒给看热闹的人群,引得小孩子们到处跑着捡。
    安王一声令下,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回程了,林言、林越、林轩、林清四人也上了马,护卫在花轿四周,等花轿到安王府所在的街道时,四人才会返回。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