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47章 青龙基金

时间:2024-01-04作者:东人

    第247章  青龙基金
    徐良微微点头后,“大家都知道了?”
    赵寻连忙摇头,“我一直严格遵守您的规定,对整个公司下了封口令,对冲基金部门更是严防死守。但赚了那么多钱,对冲基金部门的人分的钱不少,有些过于高兴了。
    被其他人看到难免问东问西,即便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一些。”
    徐良点了点头,他更怀疑有人私底下说漏了嘴。
    毕竟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这里又不是对外隔绝,下班后大家凑在一起,喝点酒吹牛逼,暴露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你去忙吧。”
    赵寻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徐良来到对冲基金部门。
    刚进去,正在忙碌的众人看到他,连忙站了起来。
    “徐总。”
    “徐总,好。”
    “徐总您更倩了。”……
    比起第一次见面时众人眼神中的好奇和审视;这一次他们在看到徐良,脸上是浓烈的敬佩和兴奋。
    一次投资赚到二十多亿美元。
    即便放到全球,也是顶尖的投资案例。
    “徐总,您来了?”
    孙振平连忙迎了上来。
    “军工股买入的情况怎么样?”
    孙振平振奋道:“得益于纽交所现在的行情,做多很容易,目前12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投出去了三分之二,剩下的最多一周就可以全部投出去。”
    说着把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徐总,这是我们的持股清单。”
    徐良接过来一看,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美国军工股,以及主要钢铁和造船巨头都在上面。
    认真的看了一遍后,还了回去。
    “记住,任何一家的公司持股都不允许超过5%。”
    按照美股的规矩,持股不超过5%,就不必出现在公司财报上。
    徐良只是做短线,没打算让红岩跟美国军工股扯上太深的关系。
    “明白。”
    孙振平显然也明白徐良的打算。
    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徐良高声道:“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等做完这一单,公司将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发放奖金,我保证数额远超你们的期待。”
    “哇哦,李总万岁。”
    “李总我爱你。”……
    欢呼声响彻整个房间。
    拍了拍孙振平的肩膀,“这里就交给伱了。”
    “您放心,一定不辜负您的期待。”
    徐良笑了笑后转身离开了。
    本想离开,但又转身来到了赵寻的办公室。
    敲门进去。
    “徐总?”
    徐良招了招手,在旁边的会客区坐了下来。
    “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看着对冲基金部门赚钱,有压力吗?”
    赵寻苦笑道:“怎么可能没有。好歹我也是公司香江部门的负责人,结果到现在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而下面的部门却日进斗金。
    不瞒您,我现在是天天如坐针毡。”
    徐良看着他,“知道当初为什么让你担任香江公司总裁吗?”
    赵寻略作思索后,“公司老人,执行力强。”
    徐良点了点头,“所以,我不需要你有多优秀的业绩,你的任务就是维持公司的平稳发展。孙振平他们对冲基金部门赚钱了,也有你一份功劳。”
    “是。”
    看着赵寻眼神中闪过的一丝不甘,徐良想了想。
    “看过美国NBA吗?”
    “看过,但了解并不多。”
    徐良点了点头,“既然你想做出点成绩,我就给你个机会。”
    赵寻心中一震,他也是红岩成立便加入其中的老人,见证了大老板非凡的商业才华,凡是被他看重的项目,到现在无一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连忙坐直身体。
    “请您吩咐。”
    “NBA休斯顿火箭队,你先做一下调查,然后接触一下他们的老板亚历山大,把火箭队收购下来。”
    火箭队对华夏哪怕不看篮球的人也了解一二。
    自从姚鸣加盟后,它就成了国内3.7亿篮球迷的主队。
    蜂拥而至的华夏广告商,让火箭队的营收迅速攀升。
    从姚鸣加盟到2006年,火箭队老板亚历山大公开表示,大姚的加盟让他的财富增加了12亿美元。
    后续只会赚的更多。
    而2017年,他把火箭队转手的时候,这个买下时8500万美元的球队,市值已经增加到了22亿美元,翻了25倍。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2002年之前,火箭队市值增加并不明显,之后才是大头。
    这还只是市值,广告收入、门票、周边等等,收入远超市值。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极为优质的投资项目。
    而且收购火箭队难度也不大。
    毕竟大卫·斯特恩想开拓华夏市场都想疯了,他绝对赞成NBA中出现一个华夏老板。
    关键是亚历山大。
    要说服他的话,就要舍得花钱。
    正好今年火箭队的成绩烂的跟一坨屎一样,莫布里和弗朗西斯组成的黄金双枪全部哑火,成绩不行,报价不会太夸张。
    至于状元签,那要等到明年五月份‘抽签大会’以后,徐良肯定不可能等到这个时候才收购。
    “徐总,我马上组织团队去休斯顿。”
    徐良挥了挥手,“别着急。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你先了解一下NBA,以及现在的火箭队再找上门去,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火箭队的价值,谈起来才有底气。
    否则你怎么知道人家给出的价码多还是少?”
    赵寻吸了口气,神色平静下来。
    他这段时间憋得不轻,显然也感受到了对冲基金部门的巨大压力,有些急躁了。
    “明白了,徐总。”
    “这是你第一个亲手主导的项目,一定要认真对待,做好调查,不要急于接触火箭队。”
    “是。”
    “还有一件事,我打算成立对冲基金部门下,第一支对外募资的对冲基金‘青龙’,你打电话联系一下跟我们合作过的投行,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做我们的出资人。”
    成立对外的对冲基金,是他这段时间来一直考虑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赚钱的事情,注定瞒不过所有人。
    与其自己吃独食墙倒众人推,还不如把这些大资本拉过来,反正他知道的投资机会多得是,自己一家也吃不完。
    而且这样一来,他可以顺势把自己的人脉网络扩张出去。
    不仅强化了自己的地位,同样也为鸿蒙、新梦想、汉华这些旗下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不管什么时候,利益都是双方关系最牢固的纽带。
    徐良从吕慧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青龙基金’的资料,你看一下。”
    赵寻接过来迅速看了几遍后,“您放心,我马上打电话联系。”
    徐良点头后站起身。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等着看你成果。”
    “是。”
    离开公司后,看时间已经不早,便回到了半岛酒店。
    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繁华的维多利亚湾。
    “吕慧?这段时间打听一下香江别墅的消息。”
    香江是华夏经济的窗口,他大概率会经常过来,很有必要买一个保密性比较好的别墅。关键是他现在有钱了,没必要再委屈自己。
    “是。”
    答应一声后,“徐总,明天早上九点半,您约好了摩gen士丹利亚洲区总裁谢伦·沃特金斯在半岛酒店餐厅会面,也许我们可以向他打听一下别墅的消息。”
    徐良恍然,“你不说我都忘了明天见面的事了。“
    随即点了点头,“你的提议不错。大摩在香江多年,关系网深入方方面面,由他们出手,比我们自己去找要方便得多。”
    吕慧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给曲广云打个电话,就说我明天下午再去公司。”
    “好的。”
    ——
    第二天,半岛酒店餐厅包厢。
    谢伦·沃特金斯看着坐在对面,面带微笑的年轻人,心里仍然残存着看到总部传真后的一丝震惊。
    微微吸了口气。
    “徐先生,没想到你不仅在科技行业具备非凡的才华,在金融投资上也具备超越常人的才能。”
    “沃特金斯先生过奖了,论金融才华,我可比不上你。”徐良笑道。
    沃特金斯摇了摇头,“我可没办法想徐先生这样,一次投资就能狂赚十几亿美元。”
    虽然红岩基金给自己找了很多马甲,又在十几家投行平台上操作,但对于这些在国际金融市场厮混上百年,根基深厚,关系网盘根错节的大鳄来说,想要弄清楚他们大概的盈利范围并不是难事。
    毕竟他的资金来源并不难查。
    不管是用雅虎东瀛贷款,还是把网站大全华夏卖给微软,都是有迹可循的事。
    “沃特金斯先生太高看我了,红岩确实赚了点钱,不过却没赚到十亿美元这么惊人的数目。”
    谢伦·沃特金斯笑了笑,在香江多年,他很了解华夏人‘财不露白’的秉性,所以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徐先生,我们摩根非常钦佩徐先生的投资能力,所以想跟红岩合作。”
    “合作?”
    “我们摩@根出资5000万美元,红岩负责管理,盈利之后,扣除本金后的净利润20%归红岩,剩下的归我们。
    徐先生觉得怎么样?”
    徐良的商业才华和在金融投资上的能力,让大摩决定跟他合作一把,5000万美元的资金不多也不少正合适。
    感谢书友‘奔跑吧麒麟子’100起点币打赏,非常感谢。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