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98章 寻店面(三)

时间:2024-01-04作者:老法师

    “嘿嘿,那就好,等我铺子开张了,一定请你来尝一下我和荷花嫂子做的,保证你吃了这次还想下次!”
    ——————
    “青远,过了前边那条街右拐就到了!”秦风指指牙行所在的地方。
    “这是咱们青山镇最大的庄宅牙行,口碑最好了!”秦风一边说一边在前边引路。
    “小哥,马给我吧,您里边请。”
    牙行伙计见四人往牙行门口来,机灵的上前帮罗青远把马牵到一旁的拴马石上。
    走进院内,好不热闹:
    有要去看房的买家,也有要卖房子、店铺的卖家,还有将要带人出门看房的牙人;
    不小的庭院中,人来人往。
    “胡叔?胡叔?”秦风一边喊人一边领着徐苗三人往里走。
    “呦,秦家小子!”刚闲下来的胡文友正在屋里喝茶歇息呢,忽听外边有人找他,忙不迭的出了门。
    往后一看见到徐苗她们,不由上前迎道:“小老板,你这生意不错啊,都要买铺子了!”
    又对后边的老村长说道:“叔,您便是当家人吧,真是有福气的很,孙子孙女都教养的这般好!”
    徐苗一见,果然是之前被人称作“胡舌头”的老顾客,不由心生亲近。
    “哈哈哈,过奖了过奖了,还得多亏您照顾我们生意啊!”老村长听说这是摆摊时的常客,不由攀谈起来,又道:“这铺子的事我们不懂,今天还得麻烦您帮忙掌掌眼了!”
    “叔这话太客气了,叫我文友就好!”胡文友道,“不过这铺子的事确实要赶快订下来了,再过些日子就是年关了,盯着这铺子的人可真不少。”
    “既然这样,咱们边走边说?”老村长一听,打算先去看看。
    “诶,看我这,光顾着说话了,走走走,我领你们去看看!”胡文友不好意思地道,自己抬腿先走一步在前边引路。
    “胡叔,坐车去吧,我们有马车。”罗青远出门将小红马牵过来,示意四人上车。
    “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就不跟着去了,正好回去看看大春他们走了没。”
    秦风见没自己的事了,不由告辞道。
    “行,多谢秦风哥了,铺子开张请你来吃饭。”徐苗拍拍胸脯允诺道。
    剩下四人这才上车出发。
    ——————
    待马车发动,胡文友指挥着罗青远往永安街走。
    “永安街几乎都是经营吃食生意的,咱们镇上的酒楼、客栈几乎都在这条街上了,客人多的很,不过这竞争也大。”
    过了不一会儿,便到了永安街中部,“停,就在这!”
    胡文友抢先下马,圆圆肚子丝毫不影响身体的灵活度。
    “徐叔,这就是咱们要看的第一套铺子,您来瞧!”说着,伸手将老村长搀扶下马。
    徐苗紧跟在老村长后面,抬头望去,是一处两层的铺子,红色门窗已有些老旧。
    胡文友“哗啦啦”在腰部一串钥匙上找了找,这才打开店铺的铜锁。
    “这铺子到我手上没多久,还干净着呢!”胡文友说着,随手在屋内的饭桌上摸了一把,示意几人看,果然手指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原是一处酒楼,共有两层,一楼散客,二楼雅间。
    桌椅板凳、后厨器具都齐全,位置也好,位于街中,人来人往,不用担心客人少,正好适合你们做吃食生意的。
    唯一不足就是太小了,只能放下七张饭桌,且没有后院和水井,不方便住人,要用水的话得另外买。”
    胡文友将利弊全都一一指出,又带着三人上了二楼。
    “二楼共有五间雅间,都有窗户可以打开,可以看到周围景象,采光通透。”
    徐苗借着窗户往下看,街上景象一览无余,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诶,那是如归楼吗?”罗青远站在另一处窗户前,指了指斜对过。
    “是如归楼,他家生意倒很红火,这家店就一直没占过上风。
    不过也别怕,你们的吃食生意不同,在恒安县都是独一份的,和他家生意不冲突。”
    胡文友以为罗青远在担心生意竞争不过,安慰道。
    “那咱们再去看看另一处店面吧。”徐苗道。
    “行,走,我领你们去。”
    徐苗缀在队伍后边,和罗青远对视一眼。
    两人都在担心万一在这开店,会被人发现鸡杂、鸭杂的“秘密”。
    ——————
    四人乘着马车快走到永安街街尾时,胡文友这才示意停下:“这就是咱们要来看的第二套铺子。”
    边说边扒拉着腰间钥匙,“这里原是给过路商客歇脚的脚店,后来转给了上一任店家,才改成了饭馆。”
    随着“吱呀”一声,店门被打开。
    “这饭馆比之前咱们看的那一处要大上一倍,还有一个颇大的后院可以供人居住,后院也有一口小水井,”
    “不过嘛,只有一层,”胡文友又指指店外,“这里已经是街尾了,和街中段相比人少了许多;再往前走便是住户区,大多都是些穷苦人家,吃的起饭馆的人不多,这也是店家要租出去的原因。”
    徐苗边听边往后院走。
    胡文友果然所言不虚,第二处店面不仅吃饭的地方大,后院面积也很开阔。
    后院中,共建了三个房间:
    其中一个在院子东边、紧连着前院,门口不远处便是一口水井,估计是厨房;
    厨房往北则是饭馆的后门,方便进货;
    另两间房紧挨着建在院子北边,应当是供店里人歇息用的;
    院子西边搭了个简易的牲口棚,旁边还种了棵柳树可以遮阴纳凉。
    “唔,这院子倒是大,宽敞的很!”老村长摸摸胡子,不由赞道。
    在村子里宽敞习惯后,刚才看那有些逼仄的二层酒楼把他憋坏了。
    “那您打算买这个?”胡文友听话听音,以为老人家下定了主意,不由问道。
    “这两处房子价钱差不多,第一处每月租金二两,第二处租金每月也只有三两,都是极实惠的价钱。”
    “苗丫头,你觉得哪个好?”老村长见徐苗这里看看那里瞧瞧,问道。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