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02章 丈量土地

时间:2024-01-04作者:老法师

    “徐阿爷、苗丫头,在家吗?”桂花嫂子隔着墙头朝院里喊道。
    吃过早饭,老村长等人便又去盖房子了,折腾了这么多日子,众人的房子终于要完工了。
    徐苗则和孙杨、孙柳二姐妹清理兔子窝。
    母兔生产后,要将公兔和母兔分开喂养,自然劳动量又增加了一些。
    徐苗和小树两人的房子,则是按照老村长的意思,将两人的房子盖在了众人中间,尤其离得老村长和罗青远他们几个很近。
    “在呢,桂花嫂嫂,怎么了?”徐苗一边答应着一边开门,要将桂花嫂子迎进来。
    “徐阿爷呢?去做活了?”
    桂花嫂子看徐苗身后没跟着人,不由问道。
    “是嘞,阿爷去盖房子了,您找他有事?”
    “张里长带着衙门量地的人来了,现在在我家歇着呢,阿公让我来喊你们,你快去喊徐阿爷来我家里吧!”
    买地是大事,徐苗既是个小娃娃,又是个女子,自然不能将这地记在她名下。
    但小树今年也才五岁,更是不用想了。
    商议过后,徐苗决定还是将买的地都记在老村长名下,反正徐阿爷的人品她是放心的。
    ”欸,我这就去喊阿爷,麻烦刘阿爷先照应着了!“徐苗扑打了一上的灰尘,和桂花嫂子道谢后,麻溜朝新房子那边跑。
    就算一群人的房子离得再近,也有九家人,靠一嗓子将人喊来有些不切实际。
    ”去吧,不用太着急,别摔着!“桂花嫂子看徐苗小腿扑腾的急,连忙朝跑掉的徐苗宽慰道。
    看徐苗跑远,自己也赶回家帮着婆母和大伯娘准备茶水、午饭去了。
    ——————
    ”阿爷!阿爷!县里来人了,要给我们量地了!“
    徐苗看老村长正站在房子底下往房顶扔茅草,急忙跑到老村长跟前说道,
    “他们现在还在刘阿爷家里坐着呢,咱们快去吧。”
    “这么快?”上次刘老哥说尽快把这事办成,没想到这才过了三四日,县里就来人了。
    “对,咱们快走吧!”徐苗见老村长呆在原地没有动弹,不由拉着他的袖子就要往外走,“咱们得快些,晚了让人印象不好。”
    “别着急,咱先去换身干净衣裳。”人靠衣装马靠鞍,自己这副邋遢模样不好出门见人。
    “阿武,你去镇上买些猪肉来,再打两壶酒来;
    永发、孙平,你两带着大强他们几个小伙子去河里抓几条大鱼;
    咱们不能让刘老哥替咱帮忙,还让他吃了亏!”老村长说道。
    “知道了,阿爷!”
    “知道了,徐叔!”
    三人应声答道,放下手中活计就往外走。
    徐武和徐苗、老村长一道,往大家正居住着的院子走去。
    ”徐武哥,别骑大黄了,骑我家小红,还能快些!’徐苗看徐武正解着自家大黄牛的绳子,连忙说道。
    “阿爷,这次的所有花费都是我来出,您别和我抢!”徐苗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铜板子,
    “徐武哥,这是买肉、打酒的钱,要是还不够,你先帮我垫上,回来再还你!”
    “这···”徐武看向自家爷爷,不知这钱是当接还是不当接,一时没有动作。
    “阿爷,这可是我们早就商量过的!
    我出钱,您帮着出力,要是一直占大家伙的便宜,那我还做什么生意!”
    徐苗看徐武只听老村长的吩咐,不由跺脚急道。
    “拿着吧,早去早回!”老村长朝大孙子点点头,示意他拿着。
    “欸,我快去快回,耽误不了事!”
    ——————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收拾收拾,去刘老哥家帮他们家女眷做做饭、搭把手。”
    老村长挑了自家两个儿媳妇去帮忙,还特意让年轻媳妇留下,显是有过一番思量的。
    两人略略梳洗一番,就往刘阿爷家中赶去。
    老村长一身粗布短打,普通庄稼人模样,但是衣服没有一个补丁,褶皱也很少,明显是没穿过多少次的;
    徐苗则是将第一次出摊时穿过的豆绿色短打,因着就穿过一两日,且不久才做出,倒是版型合身、精神利落的很。
    “是是,确实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我家两个儿子也是每日轮流着卖的····”
    刘阿爷家院中种了棵年岁有些久远的杏树,这会儿杏子已经采摘完毕,倒也不怕掉下来砸到人,正适合留人喝茶、聊天。
    这不,刘阿爷就正与管理杏花村的张里长和衙门派来丈量土地的差役坐在杏树下的石板凳上喝茶呢。
    “小老儿来迟了,还望诸位莫怪!”老村长走上前,团手、弯腰朝正端坐着的几人道了个歉。
    “巧了,刚说到你们呢!”刘阿爷听着老村长的声音转过身来,招呼他道:“徐老弟,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咱们恒安县的主簿大人,这两位是王差爷、吴差爷,这位是咱们这的张里长。”
    刘阿爷将四人一一介绍道,老村长也一一问好。
    主簿大人留着胡须、清瘦挺拔,年纪大概四十左右,倒是一副文雅模样;
    两位差爷皆是身穿青色长袍,手持铁尺,体格壮硕,正当壮年。有一位王差爷还有些眼熟,是当初带着众人来杏花村的衙役;
    张里长是四人之中最年长的一位,胡须已经到了下巴处,隐隐有几根已经泛白,却也比老村长和刘村长年纪稍小一些。
    “恒安县里几个镇上卖的红火的酱香饼就是你们这里卖的?”被人称作主簿大人的男子问道。
    “正是,这是我们的祖传手艺。
    要不是赶上旱灾,逃难到这里来,也没办法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
    说起来,还得多谢咱们恒安县官爷们治理有方,让我们有个安身之地、让咱们县人丁兴旺、百姓富庶,让我们的饼子卖得出去!”
    把酱香饼说成是祖传手艺,这是经过大家商议后、一致决定了的,这样能避免不少麻烦。
    至于后边那些话,全靠老村长的临场发挥了。
    “哈哈哈,徐老哥太过客套了!”长者为尊,主簿大人说道。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