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522章 增援

时间:2024-01-04作者:辣子兔

    布扎托想到过巴特尔可能会攻城无果,却没想到他会大败身亡。
    “输给楚家小二,巴特尔并不冤!
    是儿子大意了,没有及时制止查干部众人追杀进乌鞘岭。”
    首战惨败,对右贤王带来的大军,士气影响特别大。
    看着王帐内众将都耷拉着头,布扎托知道必须用一场胜仗扭转士气。
    “胜败乃兵家常事,别哭丧着脸,大家想想,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另一名部族首领南樊齐,发现布扎托的目光正看着自己,瑟缩了一下,他可不想赴巴特尔后尘出战。
    可他又不能不表态,只得硬着头皮道:“乌鞘岭易守难攻,既然有楚家人亲自把守,很难强攻拿下。
    我以为此时并不是出击的好时机,不如等等可汗的军令,看看是转道阳关,还是继续围攻姑臧关。”
    南樊齐不愧为老谋深算之辈,明明是怯战,却被他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布扎托又看向其他人,其他人都纷纷附和南樊齐的意见。
    布扎托暂时也无计可施,只得将乌鞘岭的情况,传回了主军。
    西戎这次南征,不仅仅是出动了三十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十万奴隶军。
    奴隶军中,大多数是回鹘人。
    这些回鹘人,原本居住在甘州之外的灵州、河套等地,成立了沙洲回纥、铁勒回纥等许多西域小国。
    近年来,这些小国,都被西戎吞并,回鹘人,也大量沦为了西戎人的奴隶。
    左贤王扎哈尔率领十万大军,刚刚赶到玉门关,便下令让奴隶军开始攻城。
    西戎可汗阿史那陀钵则率领另外的二十万大军,围住了阳关。
    右贤王布扎托的军报送到后,阿史那陀钵气急败坏。
    “是谁走漏了消息?”
    布英想到了在巴彦浩特劫持莎珏的奸细,没有吭声。
    “姑臧关奇袭不成,只能靠玉门关首战告捷了。”
    阿史那陀钵在等玉门关大捷的消息,并未下令立即强攻阳关。
    这些年,他多次南征,玉门关早被他打得破碎不堪。
    去年一战,玉门关已经被西戎拿下,进攻阳关时受阻。
    结果被离阳侯带兵增援反攻,不仅将他赶出了玉门关,还连下几城。
    不过这一次,他在来的路上,轻松又将那几座西域小城收回了。
    玉门关的城墙下,连泥土都是黑色的。
    这些年,这一片土地,不知已经埋葬了多少两国士兵的血肉残骸。
    玉门关实际驻守的楚家军,只有三万,还有七万人,驻守在阳关。
    阳关才是西戎攻入甘州的最后一道防线。
    平时,楚炎都守在阳关,而此时,他已经带着两万人,赶到了玉门关增援。
    西戎人根本不在乎那些奴隶军的性命,他们被驱赶到关下,一波接一波的往关上爬。
    不断有云梯搭上城墙,飞虎爪勾住玉门关残破的城墙。
    关上的士兵不断地往下射箭,奴隶军爬上城墙,又被一个个的砍杀,丢下城墙。
    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不知有多少回鹘奴隶军,葬身在玉门关下。
    关上的楚家军,亦有死伤,楚炎看着这情形,愁苦道:“如果不出关应战,玉门关迟早会破。可出关应战,兵力又不足。”
    楚天骄进入了姑臧关,得知楚珉宇的战绩后,很是高兴。
    “二哥,你这一战胜得漂亮,起到了震慑作用,想来关外的右贤王,定然不敢再冒然进乌鞘岭强攻。
    如此一来,姑臧关暂时会进入僵持战,那就用不着咱们兄妹守在这里了。”
    楚珉宇点头,“我该回玉门关了,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
    楚天骄思忖后道:“我原本是想来将塔子窝三万士兵换走,留下五万新兵驻守姑臧关。
    这三万士兵,你带走吧,增援玉门关。
    我查看完姑臧关的布防后,会赶去阳关驻守。”
    楚珉宇来不及休息,带着姑臧关的三万人,连夜赶往玉门关。
    这三万人,有两万是甘州大营的士兵,还有一万,是在关中灾民中征召的新兵,一开始就放在了塔子窝训练。
    说起来,这三万人都未正式打过仗,也算新兵,但好歹训练了一段时间了,比楚天骄刚刚带来的五万豫州兵强上太多。
    用五万豫州新兵守姑臧关,是楚天骄能想到的弥补战力不足的最好办法。
    毕竟,姑臧关有乌鞘岭为屏障,相比起玉门关和阳关,更容易守得多。
    邓勇和陈连到了甘州后,被楚天骄安排人带去了塔子窝,如今也在姑臧关内。
    楚天骄将他俩留了下来。
    毕竟这两人,曾经是豫州起义军的首领,有一定的领导力,正好让这两人,跟这些豫州新兵在一起建功立业。
    楚天骄很看好这两人,希望他们能迅速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陈连和邓勇也很乐意,他二人如今虽然只是小小的什长,但刚经历了楚珉宇的首战告捷后,正热血沸腾的给那些新来的老乡们讲楚珉宇大战巴特尔的神勇。
    甘州大营的副将肖奇被任命为了姑臧关的守将。
    安排好这些豫州新兵后,楚天骄对肖奇说:“肖将军,我明日就要赶往阳关,麻烦你驻守姑臧关。
    姑臧关的战略是只守不攻,肖将军千万不要冒然出关应战。”
    肖奇笑着拱手应允:“大将军,您放心,老肖我一定能守住姑臧关。
    若只守不攻,姑臧关其实用不了五万人,给我两万人足矣。”
    楚天骄摇头:“都是新兵,毫无作战经验,两个顶不了一个,留五万已经有些危险了。”
    肖奇这才没有让楚天骄多带些人走。
    李匡一直在旁边偷偷的看楚天骄。
    短短一年的军营生涯,李匡又长高了不少,身材也变得魁梧了起来,已经脱去了少年人的模样。
    楚家人能毫无芥蒂的接受他一直待在楚家军中,李匡心里十分感激。
    所以他无论训练,还是做事,都力求全力以赴,希望自己能真正的融入楚家军中。
    他几乎没有多少的时间与楚天骄相遇。
    虽然见不到楚天骄的时候,他还是会偷偷的思念,他却深知,楚天骄根本就没有谈情说爱的心思,他唯有将自己逼成跟楚天骄一样,才配得上她。
    楚天骄看见李匡,唇角勾了勾,露出了微笑。
    “三师兄,重甲营是你帮着我训练的,你可愿随我去阳关会一会阿史那陀钵?”
    李匡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柔和得如春风拂面,他肯定的点头,用大战后变得有些暗哑的嗓音说道:
    “谨遵大将军令!”
    楚天骄只在姑臧关停歇了一晚,第二日就带着六千精锐,奔赴阳关。
    这六千精锐,便是她初来甘州时,带的一千老兵,和多招的五千私兵。
    当时朝廷只给了西北征兵两万的名额,楚天骄却赶到了武胜县封地,在楚珉宇的帮助下,多招了五千人。
    甘州大营两万士兵,实际上一直都是两万五千人。
    从这两万五千人中,楚天骄选拔出了五千人。
    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训练,加上原本的一千重甲骑,终于有了三千重甲骑兵和三千辅兵,合计六千人。
    也幸好有这六千精锐,楚天骄才有依仗,能在离阳侯带着十万楚家军赶来增援前,守住阳关。
    楚天骄和楚炎,都往朝廷发了紧急军报,要求增援。
    离阳侯与皇帝本已经说好,带走西山大营的十万楚家军,增援西北。
    就在离阳侯点齐人马,准备开拔时,一纸东线急报,送入了上京。
    东夷向离国宣战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