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52章 征兵

时间:2024-01-04作者:辣子兔

    第一批灾民在陆鼎峰的指挥下,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灾民中那些村长族老,俨然一副管理者的姿态,指挥着自己村的灾民架锅烧水、搬柴、搭茅屋、熬草药……
    等到那五千多名灾民陆续赶来时,男女分成两组,先被第一批灾民带到了洗澡的大池子里,全部剥了衣服洗澡。
    那洗澡池子里的水,加了石灰,十分的呛人,又烧皮肤。
    有些灾民不愿意,被第一批灾民痛骂:“不洗干净,你们身上万一带了疫病进来,不是要害死我们大家?
    桑葚姑娘说了,这石灰水,可以防疫,还可以杀死你们身上的跳蚤。
    谁要是不洗干净了,就不准住进安置点,也没有粥吃!”
    新来的灾民们这才不敢再挣扎。
    就连这些灾民们换下来的衣服,都丢进大缸子里煮沸。
    衙役们运来甘州百姓和富户们捐的衣服,给清洁好的灾民更换。
    然后,这些灾民被要求排队,每人喝下一碗防疫的草药后,才能依次去领粥。
    逃荒走了一个月,这些灾民终于喝上了甘州的赈济粥,没有一个人嫌弃这粥清。
    在他们看来,这碗里的粥能见到米,不会再被饿死,就感恩戴德了。
    徐修远自小生活在繁华的上京城,父亲是礼部尚书,姐夫是三皇子,徐家是诗礼簪缨之族,并不清贫。
    小少年何曾看见过如此之多衣衫褴褛、形若饿鬼的灾民?
    听到那些灾民被泡进石灰池子时的惨叫声,看着灾民们端起一碗清粥,不顾烫嘴,狼吞虎咽的模样,他不禁怀疑,这还是文人笔下那歌舞升平的离阳朝吗?
    这到底是人间,还是在地狱?
    小少年的眼睛酸涩,升腾起了雾气,快跑两步,来到陆鼎峰跟前问道:“桑葚姑娘,我现在该做些什么?”
    陆鼎峰想了想说:“人越来越多,你快点回县衙给楚大人传讯,跟她说这么多人,就地安置后,是否需要疏散到别的县?
    能不能想办法给这些人找点事做,这么多人闲着呆在一起,迟早要出事。”
    徐修远急道:“我会派人去问楚大人的,当下这里,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
    陆鼎峰扭头看了一眼徐修远,皱眉道:“那你先统计灾民人数、籍贯。
    新到的这批灾民,从他们中找出德高望重之人,让这些人帮着你管理灾民秩序……”
    得到了陆鼎峰的提点后,徐修远总算是镇定了下来,开始投入了天水县令的角色之中。
    陆鼎峰摇头叹息:“光读书有什么用?没有经历过实务,不过是眼高手低,还需历练啊!”
    当晚,天水县涌入大批灾民的消息,便报到了州牧府。
    楚天骄急忙找到楚清言一起商量。
    “这么多的灾民,确实不能聚在一起。
    不行就继续以工代赈,将人都往西边几个县迁移,去挖水渠,继续修路。”
    楚清言道。
    楚天骄沉思后说:“我想征兵。”
    楚清言一凛,悄声问道:“骄骄,朝廷是绝对不会同意你这个时候征兵的。
    私自征兵,你不会是想……?”
    楚天骄正色道:“太姑奶奶,跟您我就直说了。
    私自征兵,等同谋逆,这我自然知道。
    但是明知道西北即将有大战,楚家军缺少兵源,灾民就是现成的兵源,不用,太可惜了。
    反正都是我甘州自己凑钱凑粮养着,与其白白养着,还不如扩充军队呢。
    至于朝廷,得想个法子瞒着。”
    楚清言摇头:“瞒不住的,那么多的灾民,来自各个地方,动静太大了,肯定瞒不住的。”
    楚天骄心里有一团火。
    那种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却被朝廷制肘束缚住双手的窒息感,让她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
    “太姑奶奶,如果有一天,我被迫反了这陆家的江山,你会支持我吗?”
    这话,楚天骄只敢问楚清言。
    楚清言抬头凝视着楚天骄,四岁孩童的眸子中,透射出老成之色,她伸出肉呼呼的小手,放在了楚天骄的手背上,轻声道:
    “真到了那一步,我肯定支持你!
    其实我早就想跟你说,这江山在陆家人手中,永远没法太平。
    陆家人安于现状,耽于谋算私利,太祖和太宗之后,就没了强兵富民、天下一统的雄心。
    我楚家人一代又一代,用血肉替他们守江山。
    他们却忘记了居安思危。
    他们只防备我们楚家,看不到外敌虎视眈眈,看不到民生凋敝,百姓凄苦。
    与其这样,不如咱们楚家替他们定江山,一股做气,灭东夷,平西戎,谁来灭了谁,换天下一统,再无战事。
    到时,我楚家人,也好卸下戎装,休养生息,别再总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心中憋了很久的那团火喷发了出来,就再难抑制。
    楚天骄站起了身,对楚清言说:
    “好,太姑奶奶,那咱们就招兵!
    瞒得住咱就瞒,瞒不住了,朝廷真要怪罪,咱就反了!”
    楚清言眼中亦出现了坚毅之色,举着小拳拳道:
    “就该这样,咱们兵权在手,做的又是为天下苍生之事,何必总被他们陆家人掣肘?”
    楚天骄那股火气泄掉后,心里舒坦了不少,头脑也变得异常的清醒起来。
    “这次我去北胡搞回来五万只羊,又要在北荒大草原建立盐市。
    羊的事不必告诉朝廷。
    我招兵,就以招‘寻粮队’的名义招。
    这些人招到之后,全部带到北荒大草原去训练。
    时不时的送点羊到甘州,就说是‘寻粮队’在草原上找到的。”
    楚清言笑道:“这么一来,说不一定还真能瞒过去。
    到了草原上,再问这些人愿不愿参军。如果不愿意的,就扣下做牧羊人。
    大不了将他们的家眷,也一块儿送到草原上。”
    楚天骄点头:“对,北荒大草原这么大,将来就是我藏兵练兵的法外之地。
    今冬西戎来犯时,朝廷一定会急急忙忙征兵,到时这些人再入军籍不迟。”
    第二日,楚天骄就将自己的十二武婢派往了天水和庆阳城外,开始大张旗鼓的招“寻粮队”。
    灾民们一听“寻粮队”三个字,就被吸引了。
    再听说是到草原上去为灾民寻粮食,个个踊跃报名参加。
    凤甲等人却不肯都收,而是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不仅要身体素质没问题,还得家中有人照顾,可长期离家的。
    说法也是现成的:“出了甘州境,面对的是西戎和北胡铁骑。寻粮队想要在草原上觅到食物,危险重重。”
    这么一说,不少人就打了退堂鼓。
    但还是有很多人留下,要求参加“寻粮队”。
    一名叫戈虎的关中大汉振臂高呼:
    “照着这旱情,不出去找食,大家都要饿死。
    州牧大人组织人手去草原上找食物,也是为了我们这些灾民。
    咱们不能贪生怕死,堵死了州牧大人给我们留的活路。”
    戈虎一个村的青壮,纷纷走了出来,要跟着凤甲走。
    而后又有其他村的青壮,看着身边的亲朋饿得瘦骨嶙峋的样子,走了出来。
    “只要能让家人吃饱,让我们干什么我们都愿意。”
    凤甲保证道:“州牧大人说了,凡有参加寻粮队的人家,每户人家都将登记在册,县衙会优先安置。
    寻粮队队员,每人每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可由衙门转交给家人。”
    灾民们一听,就更乐意了。
    仅第一天,在天水,凤甲就招到了五百青壮。
    还有灾民在不断涌入甘州。
    照着这样,楚天骄想在灾民中招一万新兵的目标,很快就能达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