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补第九十四章 改成免费了,因为删了1000多字

时间:2024-04-22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删了一些,改了一些,弄成四不像了,将就看下,和追订了的兄弟道个歉)
    苜禾农牧签订外贸大单的消息,在商界和畜牧界等媒体的推动下,迅速的传入千家万户。
    草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随后又是各路草业科学家站出来解释苜蓿是为何物,为什么苜蓿草对牛奶生产这么重要。
    但这些科学家写科研论文是一把好手,但在如何吸引媒体注意力方面就差点意思。
    导致火力不足。
    而这时赵曼玲的文章则通俗易懂的解释了科学家们想表达的意思。
    牛奶不好喝和乳蛋白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奶牛没吃上优质牧草。
    国内有优质苜蓿吗?
    那肯定有,岛国等外商都不远万里来国内进口呢,
    人们很快讨论起了牧草,
    但很快又被新的事件转移了注意力。
    有关部门收到了几份来件。
    一些信息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露出来,引起了社会群体的热议。
    几乎一夜间,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就变了。
    不论是跨国巨头,还是其它几位大哥大,都陷入了麻烦之中。
    但大哥们业务能力强,处理起来轻车熟路……
    这次也只是稍微麻烦些。
    有些东西,社会上看到了,也就看到了。
    其余几家也有样学样,有的靠良好的关系度过难关,有的负责人亲自到场交流……
    媒体们的报道重心开始转移。
    但这也可能是一个的暗示,是大病来临之前的阵痛。
    公众会把自己的情绪潜藏于内心的角落,等待着某天再次将内心的伤疤撕开。
    在国内市场上,消费者已经产生了恐惧……
    还有的则是直接选择不喝。
    但更多的人知道这是生活必须品,只能不停地更换品牌。
    兰市。
    牟宸是一名高中生,但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个子也不高。
    他穿好校服,背上书包,大声喊道:“妈,我走了。”
    “等等,儿子。”
    一位腰间系着围裙,脸上挂着和蔼笑容的妇女走了出来。
    手上还端着杯鲜牛奶,“来,把牛奶喝了。”
    牟宸疑惑的说道:“我们家不是在学校定了学生奶吗?”
    从卧室又走出来个魁梧中年男子,眼神一凝,说道:“叫你喝你就喝,哪那么多废话?还会害你不成。”
    “哦。”
    包兰瞪了丈夫一眼,“学校的牛奶不要喝,试试这个,陇省本地的奶,每天早上新鲜到户。”
    牟宸接过杯子,闻着淡淡的奶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喝吧。”
    牟宸先是浅尝了口,浓郁的天然奶香味让刺激着他的味蕾,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
    随后忍不住一口闷了。
    “伱慢点喝。”
    牟宸满足的大了个饱嗝,嘴角还带着奶渍,说道:“这牛奶太好喝了。”
    包兰笑了笑,“好喝就行,以后每天就喝这个配送到户的了。”
    “太好了。”
    “好你个大头鬼,还不去学校。”
    牟宸兴冲冲的走了。
    丈夫抱怨道:“河西牛奶太贵了,照这小子的喝法,一个月牛奶都得喝两三百块。”
    包兰也头疼,外地来的Y利、M牛一箱才卖24元,节日促销还外加两袋奶,本省同样价格的地产鲜奶,也会加一袋奶。
    但上市两年多的时间里,河西牛奶最低档的牛奶每盒都要4.5元,高档的每盒7元,而同类的只有2.5元。
    订送到户的鲜牛奶就更贵了,250毫升的鲜牛奶,每天最少需要7元。
    包兰说道:“现在国产奶谁还敢喝啊。”
    想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丈夫沉默了,“河西牛奶不也是国产的吗?”
    “那能一样吗?要不是没钱,我还想订大瓶的呢,你就不馋啊?”
    丈夫不敢吱声了。
    河西乳业虽然名声不显,即使是在本地也没多大的市场份额。
    但这两年来也做了不少免费推广活动,其口感醇厚,带有浓浓的天然奶香味。
    喝了河西牛奶,再喝其它的奶就如同喝水一样,完全没味。
    河西乳业在本地的广告也与众不同,蓝天白云下,茫茫草原轻风吹拂,阳光和煦水草丰茂,花白色的奶牛或悠闲的啃草,或慵懒的躺在地上。
    最关键的是嘉禾集团早已成了本地的明星企业,苜禾农牧的盐碱地改良和优质牧草出口更是家喻户晓。
    河西乳业是从苜禾农牧脱离出来的公司,其肯定是不缺优质牧草的。
    牧草也是自建的规模化牧场,不会和其它公司抢奶,奶源让人放心。
    但就是太贵了,有调查显示,零几年大城市居民平均每周花在乳品三上的消费是40元。
    河西牛奶的价格贵到让很多人承受不起。
    包兰看着眼前魁梧的丈夫,又想着身材矮小的儿子,抱怨道:“小宸现在都还没长个子,再不喝多喝点奶,以后不长个了怎么办?”
    “那以后就定河西的牛奶吧!”
    “哼,我们局长家的女儿喝的都是河西最高档的鲜牛奶,那品质才是传的神乎其神。”
    “我也在单位里听说了,限量供应,还得有关系。”
    ……
    天涯论坛。
    05年的天涯社区已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会员数达300万人,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
    用户属性也更加多元,社区论坛内容也更加丰富,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赵曼玲作为一名新兴的网络媒体人,每天浏览天涯社区也是她必不可少的爱好。
    近几天,奶业的战火也烧到了天涯社区。
    她看到一个网友发表的帖子,贴子的层数已经很高。
    【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曾在某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职位——收奶员。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
    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
    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等几项。
    奶站是私人老板的,
    由奶站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
    ……(省略)
    ……
    ……(略)
    ……
    ……
    ……略……
    ……
    ……
    ……
    读完,赵曼玲只感觉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但这个帖子的内容有些地方她并不是很认同。
    ……
    ……(省略几百字)
    ……
    看到这,赵曼玲不自觉的笑了出来,随后又笑不出来了。
    她也体会到了这种苦。
    但这时,她又想到苜禾农牧大量出口的苜蓿,想着,“苜禾农牧养牛不?”
    “那么好的草,不拿来养牛可惜了。”
    赵曼玲又跑到本地社区下开了个帖子,问现在还有什么比较让人放心的牛奶品牌啊。
    很快,就有网友回复了她。
    “我喝燕塘。”
    “三元每天配送的鲜牛奶也不错,巴氏鲜奶口感醇厚。”
    “我家也是每天配送的鲜奶,厂家在郊区就有牧场,从挤奶到我家要不了12个小时。”
    赵曼玲想到她每天都是踩点上班,“就没有盒装的高温灭菌奶推荐吗?”
    ……
    ……(略)
    ……
    ……
    “没事,别听人瞎说,……。”
    “有些大品牌还是不错的。”
    “我亲戚从老家给带来的奶,感觉特好喝,在我老家那边还小有名气。”
    赵曼玲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什么牌子的?”
    “河西乳业的,有好几个子品牌,其中有个牌子的牛奶被我妈吹上了天。”
    河西乳业?
    赵曼玲感觉有点熟,她好像在哪里看得到,想了一瞬,“苜禾农牧!”
    “河西乳业是嘉禾旗下的!”
    “怎么一直没有注意到。”
    “下班去超市看看。”
    她又看起了其它信息,让她意外的是她那篇【华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吗】,也被搬运到了论坛里。
    同样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笑死我了,奶牛居然不配吃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是有失偏颇,我是崇明岛养牛场的员工,牧场养了2000多头牛,平常也都是买苜蓿和羊草喂牛,
    但草价太贵,甚至根本买不到草,饲料价格也每年都在猛涨,成本高涨,但原料奶又太低,牛场也快倒闭了。”
    “我以前在澳洲留学,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到中午都不饿。回国早上喝一杯牛奶,十点就饿了,就是蛋白质的含量少了。”
    “那苜禾农牧还大量把优质牧草出口到国外?”
    “奶牛场觉得草贵,但是种草的又不赚钱啊!”
    看了一会儿,赵曼玲也没理出个头绪,只觉得好复杂,她还是找她的牛奶去了。
    但找了一圈,才发现粤省没这个牌子的牛奶卖。
    我怎么这么难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大乳企的公关也取得了效果,地方媒体和各种官方媒体对奶业的关注少了下来。
    但老百姓总得有个发泄的地方,天涯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就成了最大的聚集点。
    而另一边,有关部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抽检。
    草业界人士的报告也递交给了G务院,但却迟迟没有结果。
    主要提出了四条意见,简要概括:
    一,确立苜蓿产业的战略地位;
    二,发展大规模的苜蓿产业基地,实施“苜蓿-奶业”安全工程,推广规模养殖的“苜蓿-奶业”模式。
    三,通过补贴,扶持奶牛饲养户广泛开展‘种植苜蓿,饲喂奶牛’行动。
    四,培育苜蓿产业龙头企业。
    【意见】的内容远不止这四条,其中免不了涉及各种是非。
    引起了相关利益方的激烈争执,只是也不好打口水仗。
    “当前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尊重相关事实和G情。”
    “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往往就在房前屋后,卫生环境不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生鲜乳菌落群数更容易升高。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奶源供求关系。”
    “那不是倒退吗?”
    国内原先也是有大牧场的。
    只是从1987年时,就提出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把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企业。
    随后逐渐演变成了奶农-奶站-企业的奶源供应模式。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想法是不错。”
    ……(略)
    ……(略)
    ……(略)
    ……(略)
    而在草业方面。
    也明确了不可能有补贴,按草协的方案,每年需财政扶持资金10亿元左右。
    粮食补贴政策去年才推出,国家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刚有所提升。
    贸然推出种草补贴政策,只会导致更大的粮食危机。
    但草业科学家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和建议。
    “美利坚是全球最大的苜蓿种植国家,正是因为苜蓿为美利坚奶业、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植物饲料蛋白来源,美利坚才有可能将附加值高的大豆大量出口到我国。”
    “摒弃种草占用良田,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荒滩、荒地等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苜蓿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作用和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领导想到了还在沦陷之中的国产大豆,想到了苜禾1号。
    又了解了翻情况。
    国粮和农发集团的2000万亩盐碱地改良,推进的并不顺利,各种扯皮纠纷,哭穷喊穷。
    地方上闹得就更凶了,每年的中低产田改良都要上级财政拨款,更何况是难度更大的盐碱地改良。
    粮食、经济作物、大豆……现在又来了牧草。
    土地资源有限。
    所以还是只能从盐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入手。
    民间力量的力量得发动起来了。
    相关的规程紧跟着开始制定。
    ……
    就在国内乳业陷入泥潭时,嘉禾集团却大张旗鼓的宣布要进军全国乳业,引起了各方震动。
    “德隆畜牧牵手河西乳业将重现活力。”
    “嘉禾集团踌躇德隆畜牧并购。”
    “整合天山畜牧业。”
    “河西乳业进击全国市场,自建超大型牧场,配送中心。”
    随之而来的是河西乳业的广告宣传,虽没有铺天盖地,但却选择了精准投放。
    许多人都被那悠闲自由的奶牛吸引。
    奶业的热点还未散去,前期的几次出圈也让嘉禾集团、苜禾农牧等字眼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个信息仿佛肉弹冲击,震得奶业群雄脑瓜子嗡嗡的。
    今年各地奶价大战,各种‘战役’打得人们眼花缭乱,嘉禾却要在这时大肆扩张?
    搞没搞错啊?老表?
    奶业群雄很快冷静了下来,对嘉禾的大肆闯入却并不看好。
    “国内的奶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连帕玛拉特、达能、卡夫、联合利华等国外巨头都先后离开了国内市场。”
    “河西乳业连陇省市场都没有占据,谈何进击全国。”
    “河西乳业在陇省都说不上话呢。”
    “陇省乳业市场现在是四面楚歌,四足鼎力,奶源危机,结局未定。”
    “买一赠六,降价促销,新品促销……”
    “还来?”
    “现在我是无利经营。”
    “大佬们,以前是每年搞两三次价格战,现在是每半个月就要来一次,遭不住了啊。”
    “奶业可不是种草,河西乳业这下得交学费了。”
    “岂止交学费,搞不好嘉禾集团都要被拖入泥潭。”
    “我喜欢河西乳业,因为它不打价格战,从来都是高高在上。”
    “附议,我袋装纯牛奶从每袋1元降到0.6元,河西乳业还是每盒卖4.5元。”
    “。。。。”
    “那么贵?有人买吗?”
    “奶牛场破产了,出售高产优质奶牛,腰斩大甩卖,每头6000元。”
    “我上个月喊价5000元,都有价无市,无人问津。”
    当然,也有很多人期待河西乳业的产品上市,比如说赵曼玲。
    ……
    兰市。
    穿着防护服,郭阳带队走进河西乳业的第五牧场。
    四周群山绕,绿荫掩映。
    牧场坐落于一座推平的山头上。
    高大宽敞的棚舍挂着一排排通风扇,几十头奶牛正在活动场悠闲的散步,也有的正卧着休息,地面上铺满了稻壳、木屑做的垫料,看起来非常的松软。
    认真看了一圈,郭阳也松了一口气,近半个月时间里,他挨着把所有的牧场都看了个遍。
    没有发现问题。
    河西乳业苦练内功的成效出来了。
    单头牛产奶量大幅提升,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准,蛋白质含量等指标也遥遥领先。
    郭阳看向河西乳业营销负责人付秋雁,说道:“今年的广告宣传就先这样保持下去。”
    “但明年的营销计划要先出来,另外,奥运会的独家乳制品赞助商资格,河西乳业一定要拿下!”
    (本章完)
    (https://www.yqwxw.cc/html/43525/43525580/10100828.html)
    www.yqwxw.cc。m.yqwxw.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