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1章 您在二弟那受了气,凭什么拿我出气?

时间:2024-04-10作者:二哈囚笼

    朱元璋咂咂嘴,感觉自己亏了,可到手的三成国库收入,自己又好像没亏,但是第六感却告诉朱元璋,朱楷才是最大的赢家。
    “难道……楷儿说的对?”
    朱元璋又忍不住想起了朱楷要经商的时候给自己说的话。
    “钱花不出去,就是一堆金属,什么用都没有。”
    这是朱楷的原话。
    钱流通起来,那就要经商。
    商业发展,国库才能充盈。
    可是……
    怎么才能保证钱会流通起来呢?
    朱元璋想不通其中的道理,似乎涉及到了自己的知识盲点,又似乎丢掉了什么东西。
    想不明白其中关键的朱元璋,有些烦闷,到手的银矿也不那么香了啊,忍不住扭过头,抓住元奇就是两脚:“都怪你这老货,要不是你把咱的底透给楷儿,他的生意咱最少能占五成!”
    想不明白,就怪元奇!
    元奇嘿嘿的笑着也不当回事,反正朱元璋踢的也不疼,就当让他宣泄怒火。
    把银矿和铜矿给了朱元璋,朱楷后悔吗?
    不后悔。
    他们本来就在大明的土地上,朱楷自己去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挖矿,哪有卖奢侈品香?一个矿才多少钱,朱楷赚天下富贵人家的钱,那不比挖矿赚得多?
    到时候有老朱后悔的。
    再说了,挖大明土地里的金银,没什么成就感,挖版图之外的矿才有成就感。
    想到在超级远洋货轮的船员休息室内……那张世界地图上满满当当的金银铜铁矿,以及各式各样的有色金属矿藏,朱楷眼睛中也放出了圆形方孔的神色。
    随即,朱楷撇到了大明之外的倭岛,盯到了那个叫石见银山的位置。
    银矿山王国么?
    放心,你们是大明的!
    这座银山得一百八十年后才会被发现,朱楷完全可以让他安稳的休眠几年。
    朱楷只是在思考,自己得惹多大的祸,才能把这座银山拿出来免于一顿打。
    挖矿这种事,朱楷也就是想想,根本没有掺合的意思。
    没别的,太low!
    老子穿越到大明,还有装着三万多个集装箱的超级远洋货轮当金手指,这么雄厚的资本,是来挖地球的?
    看不上眼!
    发展商业,让百姓心里种下经商的种子,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想到自己未来的商业版图,朱楷叉着腰大笑了起来。
    可把我牛逼坏了.jpg!
    朱元璋不懂商业。
    等他知道经商有多赚钱以后,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老爹啊老爹,伱就瞧好吧!
    “哈哈哈……”
    站在地图前,朱楷笑得越发开心,来福也很开心,自家主上得到了五千两黄金,他也跟着高兴。
    ……
    朱元璋到谨身殿,把汪广洋和朱标喊过来,没别的事,就说经商的事,他总有一种感觉……商业里利润很大。
    既然经商有利润,那为什么不能是自己的呢?
    来来来,咱们不说北伐事宜,就聊商业。
    汪广洋还没说话,朱标就皱着眉头,对朱元璋反对道:“爹,这经商不好,商人重利轻义,而且做生意的大多是百姓,我们如果在大明范围内推展商贸,百姓的利润会越来越薄,那他们可就没办法养家糊口。”
    “愚蠢!”
    朱元璋骂了一句,随后询问汪广洋:“朝宗,你说。”
    这个你说,不是给朱元璋说,而是向朱标解答,汪广洋不掺和朝堂中争辩已久的‘太子和二皇子’之争,只服务于朱元璋,他对朱元璋的心思很了解。
    在让他说话后,汪广洋立刻对朱标解释道:“太子殿下,应天府内做生意的,有七成和公侯以及朝臣有关,也有不少商人附庸在朝臣身边,这做生意,不能说是与民争利。”
    朱标显然是知道公侯和文武大臣做生意这件事的,只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这么多?”
    朱标立刻意会到其中关键,对朱元璋说道:“爹,应天府都是如此,那其他地方可能会更严重,我们应该收重税,并且加强监管,防止国公朝臣做生意泛滥,危害百姓利益。”
    “你懂什么,这生意不做,钱怎么流通起来?钱不流通起来,那和一块块金属有什么区别?”
    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朱元璋把朱楷给他说的话,再给朱标说了一遍。
    朱标立刻明白,自家老爹应该是从朱楷那学到了什么知识,跑到谨身殿来卖弄,顺便按着朱楷的意思,把商贸发展起来。
    可是,生意做大了,对大明有什么好处?
    朱标想不明白其中关键,只能询问朱元璋:
    “爹,商贸发展起来,钱就流通起来了,这道理我懂,可是对我大明有什么裨益?”
    “这点道理你都不懂?”
    朱元璋一瞪眼。
    随后一副懒得和朱标解释的样子,继续招呼汪广洋:“朝宗,你给他说。”
    汪广洋:“陛下,臣也不明白。”
    我是士农工商里的士,又不是最低贱的商,你朱元璋说的这些道理,我怎么能明白?
    “……”
    朱元璋也不懂啊,朱楷没教他这个啊。
    早知道多问楷儿几句了啊。
    朱元璋虽然不懂,但却不会在朱标面前露怯,只是对朱标骂道:“你这不懂,那不懂,咱派了那么多跟咱打天下的人教你、辅佐你,你学了个啥?你都快十八岁了!”
    朱标一脑门黑线!
    我不会做生意,和我到没到十八岁有什么关系?
    “哦,对,说到十八岁,咱得告诉你,你明年就十八岁了,给你和楷儿举行及冠礼后,你就要自力更生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咱。”
    朱元璋找到转移话题的由头,开始教朱标:“以后,东宫的吃穿用度,你自己去解决,不是不懂怎么做生意吗?还是饿的不够,饿肚子了就知道该去怎么做生意。”
    把两件事混到一件事上去说。
    既没让朱标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又让朱标以后自力更生。
    啧……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朱元璋心里也很得意。
    自己可以拿一个儿子的经验去教另一个儿子,哈哈哈……天下怎么会有我这么聪明的爹啊!
    朱元璋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显得非常惬意。
    打败儿子的方法,就是用另外一个儿子教育爹的方式去打败眼前的儿子!
    “啊?”
    朱标明显没想到,朱元璋会给自己来这么一出。
    看着朱元璋脸上写满得意的样子,再想想朱楷……
    简直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是,问题还没解决,朱标还是更希望朱元璋告诉自己做生意的事,便问道:“爹,咱们发展商贸,对国库有何益处?我不明白,请爹您能解惑。”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