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96章 不能翻脸二

时间:2024-04-08作者:清茶和美酒

    他们不是傻子,刘备现在说的话,代表的想法是什么,他们一眼就明白过来。
    无非就是以教化为名义把他们迁往边疆,让他们进行胡汉杂居,于荒野之中建立城池,分散他们的精力。
    然后内部广开教育,刺激百姓的人才成长。
    这样一来,皇帝和世家就是在拼速度。
    世家速度快,率先在荒野之中完成开疆扩土,那必然会拥有一块巨大的基本盘,手中力量会大幅度上升,拥有更好威逼皇帝的实力。
    甚至于,一群世家联手,架空皇帝都有可能。
    而皇帝速度快的话,可以在民间快速收拢到足够的人才,然后统合完大汉的国力。
    到时候可以把世家在边疆的成果收入怀里,把世家继续向外赶,理由也很简单。
    代天子而牧天下。
    这也是世家代言人们纠结的原因。
    因为这是一把双刃剑。
    他们赢了的话,他们这些世家完全可以以手中的势力彻底架空皇帝,把汉室变成他们的模样。
    他们输了的话,那他们的子孙以后就将成为汉室对外扩张的先锋。
    一代又一代的先锋。
    甚至于,称之为鬓狗都可以。
    心情不好的世家再次瞪向贾诩。
    实锤了,肯定是这个老阴比给刘备出的主意。
    人家诸葛亮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肯定不会阴。
    法正父亲是道德高尚的蜀地大儒,所以法正的人品也可以相信。
    就贾诩,天幕实锤的可以伤天和,但是不能伤文和。
    所以,肯定是他出的坏主意。
    而贾诩则心里苦啊。
    他算是明白了,自己被诸葛亮法正给算计了。
    唯一好的是,刘备挺仁慈,给他了大笔的好处。
    朝堂之上一时间陷入安静。
    谁都不敢说话,做出决定。
    坐在丞相位置上的诸葛亮看到这一幕,微微一笑,眼神看向荀彧。
    感受到目光后,荀彧思索一下后,平静的起身,对皇位上的刘备行礼,侃侃而谈道:“陛下所言甚是。”
    “在这个天下百姓对世家贵族并不信任,而人口又不足以支撑世家外迁的时代,让世家以古之礼仪,行古之职责,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臣赞同世家外迁边疆,代天子而牧天下,对百姓广开教育,实现圣人口中的文华盛世。”
    荀彧说的慷锵有力,态度明确。
    而在场的世家代言人们则心头巨震。
    不是,你有病吧,干嘛现在就做出决定。
    吐槽还没完,陈群紧接着站出来道:“臣也觉得陛下所言甚好。”
    在场的代言人忍不住集体在心里吐槽道:“你们俩不愧是翁婿。”
    随后诸葛亮带着关羽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表态。
    逼着其他未曾表态的世家同意。
    世家只得无奈跟上。
    按照以前的套路,遇见不好解决的事,一向都是拖过去,拖到想实施的人死掉就好了。
    谁让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了,如果皇帝太菜,他们甚至会推出来一两个人进行弑帝。
    可惜,刘备是他们杀不了的存在。
    刘备这次统一用的打土豪,分田地行为,给他招揽到太多的民心。
    甚至于可以说一句,刘备出去逛个街,都不用带侍卫。
    为啥?
    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他的画像。
    拿到土地的百姓对刘备极其崇拜。
    大家认为刘备是救世主。
    如果刘备意外死亡,有人再在民间吼一句的话。
    以这个时代士为知己者死,燕赵大地多义士的民风,所有身上有嫌疑的人,睡觉时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不然早晚得被刺杀。
    大家都同意后,诸葛亮迅速拿出一份合理的方案。
    条条框框,大大小小都整理好了。
    朝会散了以后,荀彧找到诸葛亮。
    “你就确定我一定会站出来支持这个计划?”
    诸葛亮闻言笑笑,认真的道:“你因为是保皇党荀文若啊。”
    荀彧叹口气,转身离开。
    他终于明白为何诸葛亮不允许他退休回家了。
    可以说,对方一直在算计着这一天。
    至于陈群紧随其后的支持,荀彧都明白原因。
    首先是陈群本人就很喜欢刘备。
    当年没跟着刘备的原因,是刘备没对他发出招揽,他拉不下脸来。
    其次,陈群的陈家向来很会做人。
    一个能和十常侍打好关系的家族,你觉得他们为人处世如何?
    诸葛亮开始在刘备的武力支持下,在大汉内部进行各种改革。
    晋朝的司马炎对于这次天幕给出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敢乱动。
    纨绔子弟也好,迷信也罢,他都无法插手。
    与世家共天下,还不是完整打下天下的他无法对世家出手。
    原本应该混乱的南北朝。
    在经历了之前的各种刺杀后,这个时代的人成功坐下来和百姓谈了谈。
    把该给百姓的权利都给百姓。
    只是随后他们陷入了迷茫阶段。
    接下来该怎么治理?
    继续打仗,不给百姓活路肯定是不行了。
    最后大家东凑凑,西凑凑,凑出一个散装联盟。
    里面有百姓代表,有世家代表,有各个种族的代表。
    然后发出了第一项联盟令,百姓如果认为联盟高层不作为,有权刺杀他们。
    年轻的慕容恪觉得这项联盟令很酷。
    隋朝。
    隋文帝也面临了司马炎的难题。
    但作为比司马炎猛的多,现在还有精力造小孩的隋文帝,选择了怀柔手段。
    隋文帝把世家们召集到了一起,摆烂道:“反正我大隋二世而亡,我正在研究怎么生孩子,培养后代,再加上我没有做对不起百姓的事,你们也造不了反。”
    “所以说,你们要么和我一起摆烂,要么自己改变。”
    行为很流氓。
    让一众世家觉得憋屈不已。
    最后大家只能咬咬牙,选择自己改变。
    天幕都说了他们世家的下场,再不改变还能如何。
    贞观年。
    世家们又一次找上李世民。
    希望他能看在大家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上拉一把。
    李世民本想打死他们着,但是想想大唐现在稀缺的人口,只得咬牙道:“让我想想。”
    他太缺人了。
    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最后李世民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怀柔的办法。
    “给百姓补偿,然后家族内的纨绔子弟,统统剥削家族姓氏,赶出家族,扔入边军之中。”
    “同时,一生的富贵,都需要用来补偿百姓。”
    “我记得天幕说过一次基金会,我们可以尝试成立一个。”
    “钱,就用那些纨绔子弟建功立业赚的钱。”
    李世民觉得自己是真仁慈啊。
    那些纨绔子弟有一些不服,然后被李世民当场砍死。
    剩下的果断选择服从。
    李世民狠声表示:“也就是大唐人口太少。”
    “但凡我有开皇时的人口,我一定砍死你们这群败类。”
    为了防止有人搞破坏,李世民让魏征亲自监督。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