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37章 朱棣:骂名,朕一力担着便是

时间:2024-03-19作者:两广总督

    第137章  朱棣:骂名,朕一力担着便是
    鸡鸣寺。
    老和尚姚广孝微微沉吟:“陛下,如今我大明朝宗室制度是除太子外,其余皇子皆封亲王。”
    “亲王之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子皆封郡王。
    郡王之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子皆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之嫡长子世袭镇国将军,其余子皆封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之嫡长子世袭辅国将军,其余子皆封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之嫡长子世袭奉国将军,其余子皆封奉国中尉。”
    “无论多少代以后,只要年龄到了,都可以领朝廷的俸禄。”
    “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矣,恩养宗室,就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使得宗室制度更加健康。”
    朱棣认真听着,颔首认可了姚广孝的话,并示意他继续说。
    “贫僧的意见就是,王爵可以传承下去,但镇国将军之嫡长子只能封辅国将军,其余子皆封奉国将军。
    辅国将军之嫡长子封奉国将军,其余子为奉国中尉。
    奉国将军之嫡长子封奉国中尉,其余子为平民。”
    “而成了平民之后,则可参加武举,科举,或经商,种地,总要给他们自谋生路的机会。”
    听完姚广孝的话,朱棣的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按照老和尚所说,每一代亲王的子嗣都是郡王,那这一代又一代下去,得多少个郡王才是个头啊!
    虽说从镇国将军开始就递减,但效率太慢了,对国家财政,负担也太大了。
    他再次看向老和尚,也不说话。
    他知道,后者明白他的想法。
    察觉到朱棣的不满,姚广孝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随即道:“或者,也可以从郡王开始递减,直到平民。”
    “但是亲王爵位,是绝不可以削减的。”
    “不然诸王是不会答应的。”
    “不过,在诸王的待遇方面,还是可以稍作改变的。”
    朱棣微微点头,这倒不是不行。
    只见他轻轻叹了口气:“看来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朕不得不当一回恶人了。”
    语气当中充满了无可奈何。
    听到这话,姚广孝脸上的神情一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顿了顿,他还是说道:“陛下不必自责,这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相信诸位王爷会理解陛下的。”
    “但愿会如你所说的那样,要是有什么骂名,朕一力担着便是。”朱棣说道,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见此,姚广孝双手合十,诵了声佛号,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槽。
    接着,朱棣又拉着姚广孝仔细商议了一番削藩的细节。
    直到天色将要暗淡,朱棣才离开鸡鸣寺。
    朱棣并不知道,他刚刚离开,姚广孝就卸下了伪装,瘫坐在蒲团上,看上去很是心累。
    而朱棣回到宫里后,便立马下诏,召诸王入京面圣。
    ……
    四//川。
    对于俘虏的二三十万普通叛军,杨轩也想好了处理办法。
    全杀了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二三十万普通叛军,基本上都是青壮,还需要他们来种地。
    而且全杀了,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后再有叛乱之事发生,叛军就不会投降了。
    全部赦免放了,也不行。
    造反连一点代价都没有,那以后朝廷还怎么治国?
    可以说,这二三十万的俘虏的处理,对以后的此类事情,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刻,战俘营中。
    所有的俘虏都已经按照府县分好了队伍。
    衙门的官吏手里拿着杨轩亲自写的告示,在俘虏们的面前宣读。
    “你们这些刁民犯了什么罪,你们都应该知道。”
    “造反,按照律法,是要诛九族的。”
    “在本侯看来,你们这些刁民,统统该死。”
    “你们可知道,就因为你们造反,死了多少人?”
    “几十万啊,整个四//川才多少人?”
    “要是就这么放过你们,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几十万人。”
    “他们难道不无辜吗?”
    听到这里,下方的百姓脸色出现了变化。
    有人担忧害怕,有人面无表情,满是麻木。
    “可是陛下仁慈啊,不愿意杀你们。”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本侯已向陛下提议,把你们这些刁民的土地,全部没收,并且接下来的几年,还要承担比其他百姓更多的赋税。”
    “这就是你们造反的代价。”
    众人松了口气,还好,不用死了。
    至于多缴赋税,他们并没有什么反应。
    难道他们以前交的赋税就少了吗?
    “接下来几天,会有人把你们送回原籍,你们以后就老老实实的种地就好了。”
    “不过本侯也会留在四//川。”
    “等着你们这些刁民再造反。”
    “到时候陛下就算是想放过你们也没有理由了。”
    整张告示,通篇没有好话。
    不过众人也明白了两件事。
    一、钦差长平侯想把他们都杀了,但陛下免了他们的死罪。
    二、他们以后就没有土地了,全都沦为了佃户。
    原本有土地的百姓自然是心疼后悔的,佃户则是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
    听告示的意思,本来他们不用沦为佃户的,是钦差长平侯向陛下提议的。
    而且长平侯是真的想把他们都杀了。
    反应过来的众人,心里记住了这个长平侯。
    这不是个好人!
    ……
    远处,杨轩和铁铉观察着战俘营中俘虏们的反应。
    铁铉开口说道:“侯爷,如此一来,百姓们怕是会记恨你啊!”
    “随他们吧,记恨我总比记恨朝廷好。”杨轩不在乎地笑了笑。
    他这一招,可以说是把四//川一半以上的土地国有化了。
    此次叛乱,四//川的地主乡绅绝大部分都参加了叛军,叛乱平定,他们的土地自然是被朝廷收了回去。
    准确说,是变成皇庄。
    农耕文明,土地就是大家的命根子,你要抢走人家的命根子,他不恨你才怪。
    虽说最后还是由他们耕种,但毕竟不是他们自己的私产了,无法变卖。
    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杨轩之所以这么做,还是为了遏制土地兼并问题。
    新政可以缓解,但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杨轩只能一点一点,把土地给国有化了。
    当然,他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弊端。
    皇庄的产出,最后都进了皇帝的腰包。
    皇庄越多,那么朝廷收到的农税就越少。
    不过现在来看,那一天还远得很。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