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101.第101章 易尊易鼎的造王爷

时间:2024-03-24作者:大米爱吃鱼

    第101章  易尊易鼎的造王爷
    董昭所言有轻有重,有虚有实。
    但满朝公卿谁都听得出来,
    什么上应先皇治世之道,下恤黎民离乱之苦。
    根本就是信手拈来的屁话!
    难道朝廷不恢复九州。
    天下百姓就搞不清自己的籍贯吗?
    此时也是不由得感慨。
    在君臣道义上还是压着曹孟德一头的!
    董昭学识本就不如荀彧。
    荀彧更是回过头来,眼睛死死盯着董昭问道:
    怎么脑子一热便说出这么一句话?
    “纵观古今,又有哪一朝可万世而一系?!”
    连给人董昭提鞋都不配啊!
    而就在董昭慷慨陈词完。
    处心积虑为曹家谋发展的勇士!
    要不是这满朝公卿都在场。
    当即,提高嗓门道:
    “此正是大义之举!”
    这番话真正的重点,恐怕只有那句:
    感念曹丞相劳苦功高之心!
    这根本就是在拐弯抹角告诉刘协和百官。
    “董大夫!你是说无万世不变之法?”
    这番话根本牛头不对马嘴。
    连忙向天子磕头请罪:
    “臣一时紧张,口不择言!”
    乃是战国之士的伪作。
    “这天下哪有万世不变的道理?”
    “郗公,您老怎么看?”
    这番批驳有理有据,堪称无懈可击。
    “你口出此言,用意何在?!”
    为这位老哥暗暗点赞。
    今天曹丞相在此他岂能退缩?
    看来这荀彧他是说不过了。
    而刘协见董昭被荀彧驳得体无完肤。
    董昭见状也是猛然抬头。
    董昭闻言也是一愣,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荀彧却再次举笏反驳道:
    “董大夫所言大谬!”
    “还是说无万世不变之朝?!”
    吓得叩头请罪,心下暗暗称快。
    他自当年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
    一个个只能装聋作哑,做继续当木头人。
    那些丞相府属官,又还未来得及去附和的时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再不愿蹚一次浑水了。
    可虽然手无实权,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君主。
    这董昭董老哥,当真是用心良苦加巧舌如簧啊!
    随即他便把目光转向群臣道:
    这场辩论他更是从一开始就不占理。
    此言一出顿时四座皆惊!
    满朝公卿闻言顿时哗然不已!
    无奈之余寄希望于其他人。
    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观当今天下,唯有曹丞相。”
    天子此时命令董昭退下,可他哪有退路?
    这事被荀令君挡着了好几个月。
    “行非常之事,才可立非常之功!”
    荀彧闻言也是冷笑一声,随后便说道:
    “那《尚书·禹贡》今人早有定论。”
    “诗经有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听到这里,满朝公卿也是如芒在背。
    称赞这位,易尊易鼎的造王爷——董公仁!
    “沿袭至今已历四百年!”
    “你且退下吧。”
    见此情形董昭也顾不得人臣之理了。
    闻言却是有气无力说道:
    董昭这一番言论显然站不住脚。
    论经史学问,他荀文若精通历代典籍制度。
    如今哪能说得过人荀令君?
    对着御史大夫郗虑问道:
    奉天子以讨不臣更是他所提出。
    群臣公卿闻言甚是为难。
    董昭这完全是以曹操为背书来压荀彧。
    可论资历论地位,人荀令君自打曹操起兵时就跟随。
    “奉天子以讨不臣,如今武功赫赫,复兴汉室!”
    有怎么敢当场下令治罪?
    只能表面上摆了摆手道:
    “董大人只管与他人商议,老朽跟从便是。”
    如今搞得声名狼藉,半生清名毁于一旦。
    董昭的理论依据便是不攻自破了。
    直面天子上奏道:
    “陛下!圣人治国自有常理。”
    “由此可见,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董昭见状心中也是暗恨不已。
    “我辈士人自当助丞相,兴复大汉。”
    荀彧此时抓住这一点发难。
    “秦奋六世之余烈,却仅历二世而亡!”
    却矜持着强词夺理道:
    “圣人为政自有其道。”
    “周行分封,秦立郡县!”
    这是咱们曹丞相的意思!
    你们不这么干,对得起为大汉呕心沥血。
    他立马就得当场被下狱论处!
    “荀令君方才不也言道。”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表示,曹氏当兴而刘氏当亡?
    这要是放在董卓之乱以前。
    “千百年来,未有划九州者,如今何言复之?!”
    “何况复辟九州此等大事!”
    “故此,董大夫之言不可听信也!”
    “昔孝武更替高帝之法,盗贼半于天下。”
    而董昭见自己引经据典站不住脚。
    “朕知董爱卿乃无心之言,不必如此自责。”
    就是一直在旁边看戏的司马德。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一心重整山河的曹丞相吗?
    “观昔日数百年之政,便管中窥豹!”
    他之前已经给曹操当刀子,帮他干掉了孔融。
    “老朽如今年迈昏聩,不敢妄议此事。”
    不愧是始终冲锋在对抗汉室的第一线。
    就是有帝之名而无帝之实。
    据后来人考证,《禹贡》一篇并非《尚书》原文。
    他此时肠子都悔青了。
    为曹魏首席篡汉谋臣!
    比起这位今日直面天子的造王爷。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难道你们也不同意复置九州吗?!”
    鍏??竴.浜屼簩涓??涓??洓涓??浜斿叚
    干脆硬着头皮说道:
    “元帝改孝宣之政,大业遂衰。”
    却见韩嵩耿纪,徐璆刘艾,王邑钟繇等公卿。
    但他们既不敢违逆曹操,又不愿为虎作伥。
    “乃昔日东周之士,假托夏禹之名所作。”
    此时连看都不看董公仁一眼。
    满朝公卿闻言此时也是连连点头。
    心说你董公仁懂不懂规矩?
    都说这份上,怎么还搁这死皮赖脸的?
    “乃非常之功也!”
    他司马德此时真想冲过去。
    “列位大人,你们怎么看?”
    恢复九州,那些乱臣贼子就会诚心归附吗?
    董昭见郗虑只会和稀泥,又把目光扫过其他大臣。
    直接便让荀彧抓住了把柄!
    《禹贡》为夏史官或大禹本人的著述。
    “九州之制,上合天道下应民心!”
    “我辈后人正当仰其至德!”
    天子刘协本人也是如鲠在喉!
    “还望陛下恕罪!”
    郗虑望着董昭阴森森的目光。
    而天子刘协此时虽满头大汗,却也是连连点头。
    在这大汉朝堂之上,他岂能坦言自古无万世之朝。
    “如今陛下阶前,大汉朝堂之上。”
    “非出于先贤之口,岂可为据?”
    后来那些逼刘协退位的华歆王朗之流。
    但他也清楚董昭乃曹操心腹党羽。
    “而自我朝高祖皇帝始分天下为十三州。”
    皆是低头不语,假装没看见。
    董昭却是不着急,只要耐心寻找。
    总会有人愿意跟他一起承担骂名!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