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36章 皇天后土和国祀神系

时间:2024-03-10作者:凤凰北斗

    已经提前知道皇帝要询问宗教祭祀问题,曹思诚对这件事有所准备。
    在听出皇帝对九莲观音菩萨的重视后,他当即就回应道:
    “北京南京皆有真武庙,祭祀北极佑圣真君。”
    “南京有天妃宫,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这些庙宇皆由太常寺官员祭祀。”
    “臣以为九莲观音菩萨祀典,当仿真武庙或天妃宫。”
    这个回答,让朱由检极为满意。
    大明对北极佑圣真君极为崇敬,官方祀典非常重视。天妃妈祖同样在南京有庙,列入官方祀典。
    曹思诚把九莲观音菩萨的祀典和两者并列,朱由检自然很是满意。
    思索之后,决定道:
    “太后在人间为后,回归为菩萨后也应有天后位格,祀典要高于天妃。”
    “就按真武庙的规格,由太常寺官员祭祀。”
    定下祀典规格,朱由检安排曹思诚去办,写个奏疏阐明。
    同时,他还对北京城的庙宇有了兴趣,询问有哪些被官方祭祀。
    曹思诚不知皇帝的用意,一一列举出来:
    “除了真武庙外,两京皆有都城隍庙、关公庙、太仓神庙、司马马祖先牧神庙。”
    “北京另有东岳泰山庙、洪恩灵济宫、文丞相祠,一共八个庙宇祭祀。”
    “南京另有天妃宫、功臣庙等,一共十五个庙宇祭祀。”
    这些都是官方祭祀的正神,朱由检听着曹思诚的回复,心中暗自思索。
    除了太仓神庙和司马马祖先牧神庙这两个专门的神庙外,北京南京都有的庙宇,就是真武庙、都城隍庙、关公庙——
    这三个信仰,在大明最被重视,并被官方推广。
    真武庙和道教关联比较大,朱由检暂时没有发现什么操作空间。但是都城隍庙和关公庙,却让他看到了机会。
    尤其是都城隍庙,让他想到了后世的香火神道小说中的城隍神系。这一神系可谓大名鼎鼎,被他们构筑得非常完善。
    如果能把各地城隍整合起来,组成完整的城隍神系,再找一位至高神做代表,它是有可能稳定大明信仰、抵抗一神教入侵的。
    所以朱由检就问道:
    “城隍神是谁管辖,最高神灵是谁?”
    曹思诚回道:
    “洪武二年,城隍神附祭于岳渎诸神之坛,太祖命加以封爵。”
    “京都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为王。其余府州县城隍,封为威灵公、灵佑侯、显佑伯,衮章冕旒俱有差。”
    “洪武三年诏去封号,止称其府州县城隍之神。”
    “京师城隍附飨山川坛,嘉靖九年罢山川坛从祀,遣太常寺官员祭祀。”
    “各地城隍,当按朝廷级别上下管理,最高为两京都城隍。”
    朱由检又询问道:
    “两京都城隍和各地城隍有姓名吗?”
    “他们更往上的神灵是谁?”
    这个就比较难回答了,曹思诚斟酌道:
    “芜湖城隍庙建于吴赤乌二年,城隍神为徐盛,据称此为最早的城隍庙。”
    “其余城隍有的有姓名,有的没有姓名,未能详知。”
    不清楚就好,真清楚了就没有调整空间了。
    想着之前在黄帝纪年上的做法,朱由检决定“沟通上天”,整理城隍神系——
    这是他身为天子的权柄,谁都无法夺取。
    作为上天之子,天子天然拥有册封神灵的权力,可以代表上天封神。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军事上的事情朱由检现在拥有多少权力不好说,祭祀上的事情,他却有很大的发言权。
    所以朱由检已经打算在祭祀上发力,整理各个神系。
    考虑着这件事情,朱由检又听曹思诚道:
    “城隍原本从祀山川坛,如今山川坛已改为天神地祇坛。”
    “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神,在地坛从祀皇地祇神。”
    “故而城隍之上的神灵,当为皇地祇神。”
    闻言若有所思,朱由检道:
    “皇地祇神,就是后土皇地祇吗?”
    “道家有四御或六御之说,其中之一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同一神灵吗?”
    曹思诚道: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为前宋所上徽号。”
    “四御或者六御之说,都是道家的牵强附会。”
    “自古天地并称,称为皇天后土。”
    “皇天者,皇天上帝也。旧称昊天上帝,嘉靖十七年更为皇天上帝。”
    “后土者,皇地祇神也,礼如祀天。”
    这是朝廷祭祀的最高神祇,官方认定的至高神。
    其余三清六御、佛祖菩萨等等,并没有纳入官方祀典。甚至有儒家官员,直言“三清乃道家妄说”。
    朱由检听着曹思诚的解释,对大明混乱的神系,了解逐渐加深。
    此时,他已经认识到朝廷祭祀的神祇虽然有些和佛道二教有关联,却完全不是一个体系。
    以皇天后土为至高神的神系,可以称为儒教神系或国祀神系。佛道二教的神系,可以称为佛教神系、道教神系。
    道教神系的三清六御、大帝天尊等称呼,并不被儒家承认。例如五岳大帝,在官方祀典中只是被称为五岳之神,从祀皇地祇神。
    朱由检对道家乱七八糟的三清六御、大帝天尊同样很看不惯,觉得儒家制定的皇天后土至高神比之清晰得多。
    但是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虽然天地信仰很是广泛,老天爷更是很多人的口头禅。但是皇天上帝作为无形的天之化身,很难让信徒坚信,挡不住宗教入侵。
    玉皇大帝作为人格神,让人们感觉更亲切些。并且因为宋朝曾经给玉皇大帝上徽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导致很多人把玉皇大帝和昊天上帝混淆,认为是同一个神。
    道家通过这一点,把皇天后土两大国祀神系的至高神,纳入六御之中。又把三清置于六御之前,让三清成为更高一级神祇。
    这让儒家士子很是不满,直斥“三清乃道家妄说”,认为“以周柱下史李耳当其一,以人鬼列天神,矫诬甚矣”,揭道家的老底。
    但是儒家又信奉“敬鬼神而远之”,根本不主动传播信仰。所以道家的三清六御说法,逐渐在世人观念中扎根。例如《封神演义》之中,三清被列在昊天上帝前面。《西游记》之中,三清也在玉皇天尊前面。
    可以说,三清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更高等级的神祇,位在皇天后土之上。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