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81章 海军提督

时间:2024-03-10作者:凤凰北斗

    就在朱由检忙着印刷工业发展的时候,俞咨皋在京城中,和厂卫搭上了关系。
    这件事要从朱由检设立东宁卫说起。
    先前,他为了处理锦衣卫五彪,把五人废物利用,安排他们去海外开辟卫所,因此设立了东宁卫。
    东宁卫这个名字,是朱由检根据后来郑氏自称的东宁国王而来。地点也被他定在澎湖东面的岛屿,打算把这个岛开发一下,探索海外经营制度,引导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
    因为这个想法,他在后来处理阉党,为了让宫中太监安心、给他们弟侄世袭职位时,同样都放在东宁卫。
    所以宫中太监和锦衣卫,对东宁卫的事情很是上心。
    尤其是朱由检提出承天爵位设想、有意把世官改为世爵后。他们就更上心了,这些人都想获得爵位,以后成为爵爷。
    如此一来,东宁卫的事情,更被他们关注。甚至一些知情的大臣,同样也很关心。
    俞咨皋作为福建总兵,还曾经在收复澎湖时立功。他在进京之后,自然被厂卫关注,询问东宁卫的事情。
    这让俞咨皋很是惊喜,亲家吴淳夫被免的担忧,也消去了很多——
    吴淳夫虽是阉党五虎之一,却哪里比得上王体乾。这可是实打实的阉党二号人物,在阉党仅次于魏忠贤。
    尤其是在外人看来,皇帝对王体乾很是看重。不但让他继续担任司礼监掌印,以前由魏忠贤担任的东厂提督,现在也是王体乾兼任。
    可以说,王体乾就是魏忠贤倒台后的阉党核心,内廷第一号人物。东林党现在最想打倒的,除了首辅黄立极外,就是这个王体乾。
    俞咨皋区区一个地方总兵,和这样的人物搭上关系,如何能不惊喜。
    尤其是关心的人不止王体乾一个,高时明、王文政、刘若愚等宫中宦官,郑士毅、刘侨等锦衣卫指挥,同样都很关心。
    这让他知道,福建开始受到重视,不再以前在朝堂上没多少人关心的地方。
    这个局面,让俞咨皋既是欢喜又是担忧。欢喜的是他作为福建总兵会因此水涨船高,担忧的是厂卫介入后,会改变福建局势。
    作为福建总兵,他以前在福建仅次于巡抚、甚至敢把巡抚的命令顶回去。但是厂卫关注后,他就不可能为所欲为了。
    尤其是东宁卫那个地方,以前是李旦和颜思齐经营的。两人在两年前死后,郑芝龙继承了他们的地位。但是福建一带的商路,却是许心素继承。
    俞咨皋选择支持许心素,一起组成海上利益集团,和郑芝龙集团争得不可开交,如今正在战斗中。
    进京之前,俞咨皋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如今厂卫介入,明显是个变数。这些人为了东宁卫顺利开辟,极有可能招抚郑芝龙。
    这对俞咨皋来说,利益会受到损害。
    但是朝廷经营东宁卫,又对他这个福建总兵是利好。以后他的地位,会变得更加重要。
    这让俞咨皋纠结不已,思来想去之后,他觉得多想也是无益。作为朝廷的总兵,他不可能在朝廷还有权威时、违反朝廷的命令。如果朝廷选择招抚郑芝龙,他就只能执行。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帝召开处理兵部事务的常参会议、顺便召见他和毛文龙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愿不愿意来到朝廷,担任海军提督:
    “海军提督暂时驻扎在旅顺,统领所有北方水师,从海上进攻后金。”
    “如今朝廷的水师有优势,可以从海上任意发起进攻。”
    “海军提督的任务,就是带领水师,从海上解救辽东民众。”
    “俞卿家,这个重任你能担得起吗?”
    提督相比总兵是升官,俞咨皋如何不愿意。
    虽然有些不舍福建海上的利益,但是对他这个官员来说,明显是朝廷的官职更重要。他不可能放着好好的官员不当,专注海洋上的利益。尤其是他是世官,以后有可能转为世爵。
    想着海军提督要和后金作战,以后会有很多功劳可立,有可能把父亲俞大猷被追赠的镇海伯转为世袭爵位,俞咨皋当即回道:
    “谢陛下看重,臣万死不辞!”
    从福建总兵的职位上,转任海军提督。
    海军提督确定了,自然要确定海军护军使。朱由检提前跟袁可立打过招呼,袁可立提前做过准备,提出海军护军使的职位,可以由喻安性担任:
    “喻安性担任过辽东巡抚,还曾在担任广东巡海使时,和佛郎机人签订《海道禁约》,勒石永禁。”
    “此人熟悉辽东和海洋事务,先前又已被起复担任山西巡抚,可以转任海军护军使。”
    没料到喻安性还做过这件事情,朱由检详细了解了一下,觉得确实是个人才。放在山西那个地方,显不出他的能力。所以他下令道:
    “喻安性转任海军护军使。”
    “山西巡抚的职位,有谁可以接任?”
    袁可立对此也有准备,说道:
    “前任甘肃巡抚李若星,曾担任山西巡按,可以治理山西。”
    “其在甘肃巡抚任上,曾派将领出击河套松山诸部镇番,斩首二百四十余级。”
    “但是朝中魏逆当政,因为有传言说李若星将起义兵清君侧之恶者,不但没给他叙功,还把他给削职,杖刑一百、遣戍廉州。”
    “臣以为此等冤案,理当重审。李若星此人,可以起复在山西任职。”
    这又是一位东林党,朱由检推测可能是孙承宗向袁可立提起的。不过李若星的案子实在太冤,确实应该重审。
    尤其是看到袁可立呈上的李若星文章后,朱由检赞赏道:
    “民之一丝一缕,皆民之命也。”
    “这句话说得很好,当让所有官员牢记。让廉政总署记着,写成标语挂在衙门里。”
    “李若星的案子重审,他本人回京待命。”
    “至于山西巡抚的事情,因为喻安性还没上任,山西巡抚仍有三年任期,在常朝上廷推。”
    “二十九日常朝,廷推山西巡抚和南京官员。”
    没有直接把李若星起复,而是把这件事推后。
    他相信,经过这几日准备后,群臣一定会提出更多的人选,不可能都是东林党。
    《清史稿》:
    北洋海军规制,北洋海军,设于光绪中叶,直隶总督李鸿章实总之。
    其官制,设海军提督一员,统领全军,驻威海卫。
    总兵二员,分左右翼,各统铁舰,为领队翼长。副将以下各官,以所带船舰之大小,职事之轻重,别其品秩。
    总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副将五员,参将四员,游击九员,都司二十七员,守备六十员,千总六十五员,把总九十九员,经制外委四十三员。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