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章 谨言慎行

时间:2024-03-10作者:凤凰北斗

    回到信王府中,徐应元迫不及待地为自己表功。
    把刚刚前往涂文辅外宅、说服对方支持的事情,得意地告知朱由检。
    听到徐应元所言,一直跪坐在神龛前、整理记忆的朱由检,心中着实惊讶。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身边的这个太监竟然如此大胆,而且立下大功。
    御马监在内廷之中,权势仅次于司礼监。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内廷之中,唯一掌军的衙门。
    有了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的支持,朱由检继位的事情就稳当了——
    至少魏忠贤那边,已经无力在内廷动兵。
    揣摩着这件事的影响,朱由检有些悬着的心,又放下了许多。
    因为他从这件事已经看出,内廷并非是铁板一块。魏忠贤这个“九千岁”,对内廷的掌控力,远不像外界认为的牢固——
    徐应元这个魏忠贤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棋子、涂文辅这个魏忠贤的心腹,都已心怀异志。
    如此一来,他就能从容布置,利用这些人的矛盾,逐渐掌控内廷。
    对面,徐应元生怕朱由检看轻自己的功劳,继续道:
    “涂文辅在宫中是我照管的,因此称我老叔。他能攀上魏忠贤,就是我举荐的。”
    “魏忠贤不通文理,各种文书都是王体乾、梁栋、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分投互看,朗诵讲解。宫中发出来的中旨,草创者多是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
    “宫里宫外有什么动静,涂文辅一定会知道。”
    微微点了点头,朱由检终于开口,赞赏道:
    “这件事做得很好,你立下了大功!”
    “告诉涂文辅,他的心意我知道了,让他好生办事。”
    “如今是非常之时,你们传递消息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人发觉。”
    徐应元闻言大喜,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来日信王登极,一定会重用自己。
    但是朱由检此时,心中却着实有些后怕。徐应元这次联络的涂文辅对魏忠贤怀有异心,下一次联络的人立场就不好说了。
    他担心徐应元胆大妄为,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同时、带来什么惊吓,嘱咐道:
    “这几天你就不要出去了,找个可靠的人传递消息就行。”
    “还有,这几日信王府闭门谢客,无论什么人来,都不要见。”
    “我要在府中为皇兄祈福!”
    正想大展身手联络他人,徐应元哪想到自己这就被朱由检禁足了,有些不甘心地说道:
    “殿下,我在外面还有很多好友,李永贞、石元雅等人,或许能拉拢过来。”
    “明日百官觐见后,还要来拜见殿下。”
    “殿下为何在这个时候,闭门不出呢?”
    不为所动,朱由检坚持以静制动的策略,淡淡道:
    “打探消息一个人就足够了。”
    “百官觐见之后,为何要来拜见我呢?”
    徐应元理所当然地道:
    “当然是陛下册封殿下为皇太弟,百官进表笺庆贺,定下君臣名分。”
    朱由检反问他道:
    “如果皇兄不册封我为皇太弟呢?”
    不管是天启皇帝还想着能痊愈也好、魏忠贤阻挠也罢,朱由检都知道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有当过皇太弟。
    这就决定了他在这个时候,不能跳得太欢。免得被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知道,事情出现变数。
    不是皇帝,也不是皇太弟,没有和百官定下君臣名分,百官对朱由检连道义上的忠君责任都没有。
    他现在能够指望的,只有天启皇帝“吾弟当为尧舜之君”这句话,以及《皇明祖训》规定的“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
    这是他最危险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
    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朱由检当然不敢在这时候结交朝臣,更不敢放徐应元外出,给自己捅出篓子。
    被朱由检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再想到涂文辅说的话。徐应元终于认识到:
    信王殿下不一定会当上皇太弟,继承皇位的事情,也非十拿九稳。
    如果他还想成为九千岁,就不能在这时让魏忠贤知道,迎来对方打击。
    统一认识之后,徐应元很快按照朱由检吩咐,命令王府的人闭门谢客,无论什么人拜见,一律不用理会。他本人更是亲自布置隔间,供朱由检在祈福时歇息。
    王妃周氏在朱由检入宫后,一直怀着担心。但是朱由检一回来就为皇帝祈福,让她不敢打扰。眼看朱由检吩咐闭门谢客,还要在神龛前为皇帝祈福,连歇息都在那里。这让她终于忍不住,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不知道如何面对王妃,也担心她从细微的生活习惯中发现自己变化,朱由检道:
    “不用担心,也不用做什么事。”
    “皇兄今天召见我,对我说‘吾弟当为尧舜之君’,我心中有些惶恐,在此为皇兄祈福。”
    “伱把府中照看好,过些日子事情就会明朗了。”
    陡然听到这些话,周王妃如何能不担心?天启皇帝这句话看似传位,却又没有明确册封皇太弟。万一皇帝的身体好转,以后再生下皇子,朱由检这个信王就变得尴尬了。
    如今她也只能期待这件事,能按预期发展了。
    “殿下一定要保重身体,家里面的事情,可都指着殿下呢!”
    和朱由检说了会儿话,周王妃吩咐侍女和太监仔细布置隔间,又去安抚内眷,向府中再次下令,让他们无事不得外出。避免这些人肆意妄为,给王府带来灾难。
    然后,她又亲自下厨,给朱由检准备饭食。
    从徐应元那里知道周王妃的动作,朱由检微微点头,对此很是满意。他不指望周王妃有什么大才,只要能执行自己命令、安稳内宅,就符合自己期待了。周王妃在这两件事情上,显然做得很好。
    现在,他只需要等待天启皇帝过世,自己继任皇帝。
    一夜无话。次日,朱由检仍旧在神龛前,为天启皇帝祈福。
    百官再次觐见天启皇帝的结果不出所料,天启皇帝只是说了“昨召见信王,朕心甚悦,体觉稍安”这句话,暗示他离世后由信王继位,却没有明确册封信王为皇太弟,更没让百官拜见,定下君臣名分。
    朱由检对此早有预料,也没觉得失望。只是再次吩咐府中人员谨言慎行,不要惹出争端。
    《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
    《酌中志》:而逆贤不识字,从来不批文书……
    至于一本一本口奏姓名、党逆朋比者,王体乾也;
    帮助逆贤查姓名,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三人也……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