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95章 假钞事发!

时间:2024-03-08作者:一江东月

    “回陛下!是……是大明强!”
    朱元璋的疑问刚刚落下,那几位刚才还载歌载舞的番人,纷纷笑着躬身,用着撇脚的汉话高声道:
    “我们现在看见您,就像是看到了天上的天主,你的战士们更是天兵,哪怕是最普通的,也比元人最骁勇的战士们更要强!”
    下方。
    来自于各诸部的番人,纷纷以最诚挚的语气说着。他们脸上挂着真诚的微笑,哪怕是最细致的观察,也察觉不到半分虚假。
    顿时……本来还准备继续刁难的朱元璋先是一愣。
    旋即再度哈哈的笑了起来。
    “说的正是,咱大明的儿郎,那都是历经百战,从尸山血海之中战出来的威名和本事,那是比天兵还要强!”
    “可惜,这个道理为什么你们总是得挨一顿打,才能知道呢?”
    说着朱元璋摇了摇头,似乎分外不解。
    而在这种时候,他仿佛也能理解唐太宗的癖好,不!应该说古之帝王,大多都喜欢的事情——
    不就是将不服管教的敌国首领,统统以强兵镇压,然后让他们在重大的宴会上跳舞取乐吗?
    不过,他办此次宴会的目的,可不只是如此。
    他的目光很长远,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
    西征、北伐!这是他洪武一朝要做完的夙愿!
    而目前,他已经非常清楚,除了草原的北元强敌之外,大明的西边还有广袤的土地,以及足够强大的劲敌!
    自己想要大明远迈汉唐,河西走廊必须打通,西番诸部必须统统在大明的掌控之下,只有如此,自己才能重走丝绸之路,将大明的日月之光,远扬于天下之外!
    而关于西番!
    洪武三年,自己就曾宣布帝诏:
    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大明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
    那时,旧元曾封的脱思麻宣慰司、吐蕃宣慰使,纷纷归顺大明,建立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统归陕西管辖。
    然而,此时的吐蕃,并非是唐朝时期,能和大唐你争我斗的吐蕃帝国。而是旧时臣服于大元的吐蕃诸部,地广人稀,其内居民大多信仰佛教,以牧牛、羊,马为生。
    由于其地理、人文、语言等等原因,大明并没有选择将其完全掌控。而是让他们这些在元朝时就臣服的“诸部”,纷纷携带元庭印信,前来大明受封。每年或者是两年一次进贡就行,甚至他还设立了“茶马互市”,即用茶叶换取他们的战马。
    而正因为以上原因,虽然距离陕西、宁夏等地方近的,纷纷表示愿意归顺降服。但整个西番的地方太大了,好些部族根本就不理会,甚至还将大明派出去的使者杀害。
    此次邓愈沐英征讨的,也只是这一部分“部族”。
    整个西番,现在依旧有很大一片,属于“自我”管辖,更有甚者,依旧归统旧元,屡次侵扰大明边塞。
    而朝廷之中。
    关于西番,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论调。
    其中最大的论调在于,大明眼下的强敌只有北元,只要做好防范北元的力量,其它地方,暂时安守即可。
    眼下大明的重点,应该在于宣扬王道,教化百姓,内治安稳,休养生息。
    混乱纷争了数百年,哪怕是吸取“前秦”“前隋”的教训,大明也应该立刻,放弃继续征战甚至北伐的思维。
    而是即可与民生息。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他当帝王这些年来,别的不敢说,史书他看了很多。
    而此次盛会的目的……
    一、庆功!进一步加强帝王的权威,打压在朝中动不动就要喊着“休兵”派系的臣子力量。
    二、将这些臣服的吐蕃诸部,实现进一步的掌控。除了派兵常驻之外,他还要加强朝贡体系!
    三、利用这些臣服的吐蕃,以此向其它诸部发起“归顺大明”的旨意,臣服者进贡,并逐步接受大明对他们的掌控。
    四、加强“茶马互市”!准确的说,利用茶马互市,他不仅能要他们的战马,还要在吐蕃之地推行宝钞!
    对于吐蕃,朱元璋非常清楚,那里不是汉化之地,不可能用王道去教化,除了强兵镇守,他更需要他们一代代的臣服于大明,削弱他们的武备,分管他们的政务。
    而他也是如此做的!
    苏闲的话,给予了朱元璋非常大的“灵感”,甚至仔细思量之下,未来的谋划已经揭开一角。
    他先让勋贵打下江山,然后让儿子们去镇守这些江山。
    茶马互市成了“钥匙”,进一步推行宝钞,用宝钞再加强对西番的控制。
    秦王、晋王,恰好一西一北。
    两位藩王就藩之后,要成为自己延伸出去的眼睛和耳朵,不仅要管控各地政务,看看是不是有贪官污吏,再毁坏自己的谋划。
    还需要整顿军务,时不时的要提点那些都指挥使,让他们不要放松军备,更不要整天听那些臣子的聒噪,说要马放南山。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省出些粮草,然后继续北伐!
    因此……
    这些东西,只有自己的儿子,才能真心实意的帮自己。
    一边想着。
    朱元璋看着下方,端坐如初的秦王、晋王等诸皇子……
    对于未来的大明,他有万丈雄心!
    “既然如此会说,那就要赏!”
    最初的歌舞已经欣赏完了。
    很快,苏闲就看到了这位洪武皇帝的目的。
    随着“赏”字一出,很快,数道身影脚步匆匆,举着早就准备好的托盘,纷纷来到了大殿的前方。
    乌斯藏诸部、朵干诸部、以及其他吐蕃势力的首领,纷纷朝着那些托盘看去。
    他们之前,除了此次被抓回来丢人现眼的“玩意”之外,大部分其实是诸部派出来的“使臣”。
    在这之前,他们早在洪武三年就开始朝贡,而大明皇帝的赏赐也很丰厚,除了许诺的“官职”之外,还有一些光滑柔顺的丝绸、茶叶、白银等等。
    当然他们知道明廷皇帝的目的,就是建立“茶马互市”。
    以往,他们是非常期待这一环节的,毕竟,他们每次来只需要带着镀金的佛像、经书、锡杖,就能获得大量赏赐。
    可是现在,那托盘上摆放的,却让他们愕然。
    那赫然是一张张纸……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乌斯藏诸部的几位使者中,其中一位年长的男子,眼神犹疑不定,看向朱元璋。
    “这是……”
    朱元璋高坐在皇位宝座之上,反而是一位鸿胪寺官员上前喝道:
    “这便是陛下给予诸部的赏赐!”
    “以往,陛下赏赐给诸部的,只是一些可见的固定之物。可陛下常言:仅仅是那些固定俗物,尚不能表示我朝天恩。须知天恩浩荡,可化万物!”
    “此……便是万物!”
    鸿胪寺作为专门和使臣打交道的官员,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可苏闲分明看到,那群使者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更有甚者,已经细声低语起来,眉目之间,可见的变得有些怒火,但很快就压制下去。
    想来他们却是根本无法接受,自己的赏赐就是这些。
    而就在其中,最领头的那个留着胡须的老者,却是顿首。
    他的语调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来和明人的差别。
    “多谢陛下的赏赐。”
    “只是,我等身居苦寒之地,诸部既然已经臣服于陛下,请陛下大发明主善心,赏赐……赏赐伱们说的俗物便可。”
    嗯?
    朱元璋当即眉眼一挑。
    而此刻,鸿胪寺官员猛地变脸。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天恩所赐,何敢明拒?”
    “非是我等明拒,而是我西番儿郎,不识明廷宝钞,所以,也无用啊……”
    老者表情苦涩,似乎真的遇到了难题。
    鸿胪寺官员见此,不由得神情暗恼,这个时候诸臣都看着,赏赐也不能停在这里,发不下去。
    而他则想看向陛下,却不用转头都能察觉到,陛下已经因为生气,而变得凌厉的眼神。
    他不由得善心解释道:“既然说此为万物,便可化万物。尔等在这大明停留良久,也该知道此物是何物?与黄金白银并无区别,依旧可以在我大明购买货物。”
    “拿回吐蕃,尔等也不用担心,届时我大明会在宁州、河州等地,继续开展互市。到时,便可以此为交易往来。”
    他自认为自己说的,已经足够的委婉,解释的也非常详细。
    然而,那位名叫图骨尔的老者,依旧一脸难色。
    而早在他之后,那些身形魁梧的使者,一个个的表情似乎已经有些控制不住,议论声越来越大。
    一时间……
    整个欢庆宴会的气氛,也越加的严肃。
    越发的安静。
    苏闲看到,这种场面已经让朱元璋越发不喜,诸多臣子也是面带威严,就连前方坐着的诸王,也是不耐心了。
    他们今天的主题是父子同心,君臣同乐,在这上面浪费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这些人怎么如此不识规矩?
    而就在这种寂静的环境下。
    突然……
    那些番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图骨尔一直站着并未喝止,正在这时,一道似乎控制不住情绪的声音,有意无意的响彻而起!
    “他们打的主意谁不知道?想用一堆破纸,以后换我们的牛羊?我们可不是那些愚蠢的牛羊!”
    此话刚刚出现,大明的一众官员纷纷大怒。
    虽然这些人里,有太多的文臣,认为现在不应该大兴干戈,但开国之初的强大武备,却给了他们不惧一切的强大威望。
    “大胆!”此刻,就有礼部官员怒目站起,大骂道:
    “尔等是忘了自己如何来这儿?还敢狂言?”
    “是要试试我朝宝剑是否锋利吗?”
    其话音刚落。
    一众官员纷纷跟着怒喝。
    “不听教化之徒,愚昧无知!”
    “礼数都无,谈何使臣?”
    更有武将怒喝:
    “这宝钞你们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好好说话是赏赐。不好好说话就是兵事!大不了……我们再来一次西征!”
    眼看着局面越发控制不住。
    终于……
    “砰”的一声,为首的老者跪拜下去,其声音慌张,仿佛真的惧怕到了极点。
    “陛下请知,非是吾等不接赏赐……而是,而是实在有难言之隐!”
    一边说着,图骨尔似乎想到什么,连忙看向旁边。
    顿时,在他身旁的年轻人,就从口袋里摸了摸天,终于摸出了两个铜板!
    看到它,诸臣一阵疑惑。
    朱元璋也是疑惑看来。
    “还请让陛下知道,这可是大明所用的铜钱?”
    一行人再度疑惑。
    朱元璋更不知道,这群人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
    御史台中,御史大夫陈宁微微抬起眼睛,看向后方,侍御史涂节赶紧谄媚点头,又将目光看向了前方胡相之处。
    陈宁见此,也跟随看去,胡相和右相汪广洋,也纷纷看去……
    而正沉默之际,礼部官员内,尚书吕本一步踏出。
    其声音隆重有力,在他出现后,其它官员也是纷纷止住要喝止的意思。
    除了对方的身份,本就是一众文官认可的领袖之一外,更重要的,还是其女也早成为了太子的嫔妃。
    其早年是元庭官,后来归降陛下,先是在国朝几部的衙门里任职,从刑部到吏部,都曾总览过一把手。
    最后又被弹劾,下放做盐运使,然而没过多久就重回中枢,如今正是礼部尚书。
    威望、能力、手段一一不缺。
    “正是我大明所用之铜钱!”
    “那请诸位大人看看,有何不同?”图骨尔再度问道。
    吕本目光一皱,旋即先朝着陛下看去,在看到其默许之后,这才快步来此,一眼看去。
    却见其中一枚粗糙无比,其中一个却精细浑厚。
    他皱眉越发不解。
    而图骨尔则很快道:“这段日子,我等游访大明,京城之地,天子脚下,我等也用白银与铜钱。”
    “却见白银有碎银,有成色最好的纹银,但也有假银。”
    “正如这铜钱,有品相好的铜钱,也有品行差的假钱,但无一例外,都可在民间使用。”
    说到这里。
    就算是傻子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果然。
    下一刻只见图骨尔,拜于地面,“假钱想必并非,大明有意铸造,定是民间私仿!”
    “然京城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千里之外的河州、朵干、乃至我乌斯藏地区,一旦用此物,若有私仿,又作何解?”
    “白银、铜钱尚且如此,仅仅用纸物所做的钱币,又该如何?”
    “京城与我等故地,有千里之遥,我等子民,的确不如大明百姓接受王化,故而愚昧无知,不识天子赏赐。所以,也决然无法接受用此物来交易!”
    “用牛羊换茶叶,岂不更好?”
    呼!
    听见这一席话。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刚才他还在畅想美梦。
    谁知道第一阶段就受挫!
    连这使者的一关都不过去,以后难道还能指望,他们帮自己推行。
    不由得,他甚至亲自下场。
    “正是因为民间私造假铜钱,假银众多……所以咱才推行宝钞,咱赏赐的宝钞,难道还有假的不成?”
    此话一出。
    那图骨尔仿佛一直,就在等着这句话。
    闻言,他不再看向旁边青年,而是自己在衣服内衬一阵摸索。
    终于,他似乎摸到了什么,连忙取出,将其高高举起。
    大声喝道:“陛下赏赐的自然都是真的!”
    “但陛下请看,此物哪个是真的宝钞,那个是假的宝钞?”
    刹那间。
    其话音刚落,朱元璋便猛的站起。
    而这时,胡惟庸缓缓收回视线,就说静观其变、顺其自然。
    小儿狂言之语,不切合实际。
    也就是陛下,心中装着雄途大略,还真以为那张纸就能托起来自己的万丈雄心?
    但事实会告诉陛下!
    民间的百姓私心也会告诉陛下!
    甚至就连吐蕃这些使臣,更是会告知陛下……
    大明的国事,是要脚踏实地的走,不是拿纸做梦的!
    纸梦,终有会戳破的一天。
    正如他们这段时间,百般劝解陛下重新商定就藩之策。
    但陛下不听,以后也要顺其自然。
    他就不信,这朱家的每一个藩王,心中都装着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都愿意自己舍弃私利,共同和兄长谋划宏图大业?
    甚至都能拒绝美色和钱财、贪婪和堕落,而变得如陛下一样勤勉为政?
    到时乱事一起,这番美梦,正如这张纸梦一样,也会同样破碎!
    ……
    “给咱拿上来!”
    此刻。
    朱元璋已经想到什么,直接看向吕本,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怒火。
    而后者脚步匆匆,立刻从图骨尔的手中接过宝钞,然后快步的走向朱元璋。
    将两张宝钞拿在手中。
    朱元璋眯着眼,仔细比对了半天。
    却是越看越是心神惊怒,越看越是感觉到,自己刚才的那番雄心,真是一场梦!
    太像了,甚至根本分辨不出来。
    假钞他相信有,但如此相像的,他甚至愿意相信,是不是有人将制作纸钞的泥板,偷偷带了出去。
    私下里也就罢了。
    竟然闹到了他这除夕之夜,庆功之宴上。
    一时间,他再也忍受不住,将这两张纸拍在桌子上。
    冲着某个方向就怒喝道:
    “苏贵渊!你给咱作何解释?”
    今天起年过完了,更新恢复正常。
    还有一章。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