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4章 苏闲来了!

时间:2024-03-08作者:一江东月

    监牢内。
    地面并不潮湿,相反还很干燥,天窗靠南,从早上能晒到下午。
    桌椅板凳一一不缺,床上还有厚厚的被褥。
    每次吃饭前,还有人端着三菜一汤前来,只是三天过去,食物换了又换,苏贵渊却是很少动过。
    现在看日头,已经是下午。
    “你这户部府衙的九品检校,命倒是不错。”
    “这里可曾是秦王、晋王那几位犯事的时候才会来这儿住几天,你也算是见到了咱们亲军都尉府的顶级待遇,死了也不亏了。”
    苏贵渊躺在床板上。
    目光呆滞。
    这三日来,他几乎是把儿子给自己说的话,翻来覆去的想了一通又一通,然而,不知道是他脑子笨,还是儿子根本没说清楚。
    他根本想不出来!
    或者说,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善后空印案”的答案。
    是啊。
    儿子今年才六岁,他如此信誓旦旦的原因,是因为在他的小脑瓜里,有些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肯定”占据一切,这世界上的问题,是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可他都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些问题,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完了!
    曾经在那“屠刀”之下,他对他之前的人生,都已经产生了怀疑。
    他甚至发誓,想要改变。
    想要一个机会,从头再来。
    可是,根本没有了机会。
    “走吧,第三天了,你曾信誓旦旦,在百官和圣上面前夸下海口,也该说说伱的答案。”
    “这几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不知多少人都没这个福分。”
    “但有多大的能耐,才能享多大的福分。”
    “咱们兄弟倒是真好奇,你是否名副其实?”
    “上路!”
    说着,几人打开牢门,苏贵渊呆滞的起身,同时他也利用这最后的时刻,好好在脑子里思索。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有时候脑子里面灵光一现,就是最好的答案。
    然而。
    从亲军都尉府的衙门,到文华殿的时间却很快,快到苏贵渊还没有反应过来,再抬头时,便看到殿内的数十个身影,齐齐的朝他望了过来。
    今日审他并不在奉天殿,那是百官上朝、谈论国事的地方。
    实际上苏贵渊上一次去,甚至连踏入其中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
    看到对方到来,今日齐聚在文华殿的,也大多是圣上特意邀请的臣子,以户部最多。
    “苏贵渊,咱给了你三日机会,当日你不是说,世间也有两全法吧,说说吧,在场的诸位可都听着呢。”
    苏贵渊一愣,他低着头。
    “怎么?不是说这空印案……咱是为了止住小贪,而放纵了大贪吗?”
    “不是说,你有什么日行千里,且足以成规模的好马,或者是有那神仙手段,可以早起在山西,下午就到京城吗?”
    “不是说你今日就能给咱答案吗?”
    “怎么现在聋了,还是哑了?”
    苏贵渊低着头,
    “回陛下,前两句……是您说的。”
    “放屁!”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说实话,看着苏贵渊这幅样子,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失望。
    相反,还是满足。
    因为他早就清楚,这是其欺骗的手段。
    “苏贵渊啊苏贵渊,不得不说,你这胆子真是大得很!咱这些年收拾了这么些人,见过死到临头不悔改,还骂咱的!”
    “但还真没见过,死到临头,拿着自己六岁娃娃的名义,来糊弄朝堂,糊弄百官,甚至糊弄咱的!”
    “咱今天就实话告诉你,哈哈……咱就从来没相信过你,咱给你机会,是给那可怜巴巴,让你指使着在那奏疏上写下那么多所谓肺腑之言的小娃娃的机会!”
    “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咱,还说的神乎其神,让咱给你机会,就是欺君!”
    “咱当初怎么说的,这几天你吃了什么,咱就把你给做成什么!”
    苏贵渊来得快。
    似乎走的也快。
    甚至在群臣百官,还互相对视,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要被朱元璋给轰出去解决了。
    然而。
    在朱元璋发号命令之后,他却发现,其身后的士卒根本没有丝毫动作。
    “苏贵渊聋了,你们也聋了吗?”
    其身后押着苏贵渊到来的两名亲军都尉府的千户,却是赶紧低下头,无奈道:“回禀陛下,苏贵渊这三日,什么都没吃,我们也不知道……该,该做成什么。”
    “哈!”朱元璋都被气笑,“你隔着找咱话中的漏洞呢?”
    “那就拉出去砍了!”
    “是!”
    而这时,苏贵渊也已经反应过来。
    尽管自己没想出来,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启禀陛下,尽管微臣资质鲁钝,并未想通,但欺瞒陛下的事,臣并没有做。”
    “那封奏疏,也的确是出自吾儿之手。请陛下念其为父之拳拳之心。其上有诸多童真之语,均是出自其对世界的童真看法,不追其罪名。”
    “但该说的还是要说,吾儿曾言:或许那两全其美之法,在那‘买菜’的学问之上。”
    “朝堂衮衮诸公,可否能想通其中一二?”
    苏贵渊所说的,其实也是自己的心里想法。
    当初儿子说的那般笃定,虽说他猜测儿子不知世道运转艰辛,随口乱言。
    但这个时候把能说的,也就全都说出来吧。
    然而。
    买菜?
    这两个字一出,本来还在四周看热闹的官员,却全是一愣。
    这怎么把苗头放到自己这儿了?
    连朱元璋也是恼火道:“这里是文华殿,是百官议论国事,开经筵的的地方,不是菜市场。”
    “要买菜,下辈子去!”
    “尔等还等着干什么?等着他胡言乱语,再浪费咱的时间吗?”
    “赶紧拉出去砍了!”
    朱元璋挥袖,现在的他,却已经是愤怒至极。
    说句实话。
    他在此之前,虽然理智上不愿意去相信,但从内心而言,还是期待能有一个真正的有才德者,能把这让人头疼的空印案善后了。
    可是,满朝文武,一个没有。
    相反大多数还是猜测他光打雷不下雨的,那他就好好的给他们下一场雨,下一场“人头如瓜”的雨!
    可就在这时,好不容易来了一封赞同他的奏疏。
    他心里怎能不高兴?
    最重要的,甚至还说出了他心中的“真正想法”。
    可谓知己!
    谁能想到,他当初听到那涂节念到那奏疏上的话时,心中的复杂情绪?
    他当初看到后面的那些话,更是激动不已。
    有人能和他共鸣!
    然而,当清楚这奏疏的主人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时。
    他失望了。
    这也是他之所以不愿意相信那封奏疏,是出自一个孩子之手的原因!
    这更是他,愿意给苏贵渊机会的原因。
    这还是他,这几天让人盯着苏家,想着能真正抓住这个“共鸣”之人的原因。
    可是现在……
    没有!
    那还等什么?
    心中的隐约期待,彻底化为乌有。
    更有一股恼火,和愤恨!
    他也就不再顾忌,重新规划案件,一切回归原轨!
    杀!
    ……
    而此刻,苏贵渊被带走,倒也是坦然了。
    他不像第一次那么愤恨和无奈。
    他尽力了。
    他这三日三夜,不吃不睡,都想不通其中关键。
    他死起码也不是死在了那憋屈的“兢兢业业”,然后被连累的罪名上。
    值了!
    就是妻儿。
    直觉告诉他,洪武皇帝或许真不会对他妻儿如何。
    毕竟,这三日,他也没有因为这个奏疏,去抓来自己的儿子盘问。
    一边想着。
    他洒然一笑,罢了,罢了……
    已经过了奉天门,走在前往午门的路上,那片地方曾屠了许多朝廷大员,甚至还有三品,他曾经认为在天上的官员。
    未来或许也有许多许多。
    倒是也不孤单。
    就是儿子,或许被流放,但愿他平平安安的长大。
    唯一的遗憾,就是曾经没有走通关系,让他去“国子学”。
    否则,以吾儿的聪慧,来日未免不可朝堂为官。
    届时,太子殿下仁德,太孙殿下也应宽容。
    大明百废待兴,休养生息。
    官场必不会如洪武这般滥杀。
    如此想着自己的儿子,他倒也越发的放下了。
    可惜,最后就是没见到自己儿子一……面!
    下一刻。
    苏贵渊的脚步一顿,目光呆滞。
    进而傻眼一般,看着前方,如遭雷击!
    怎……怎么会?
    ……
    而与此同时。
    就在苏贵渊被带走不久之后。
    文华殿内。
    毛骧一脸惊异,匆匆而来,“陛下!”
    朱元璋抬起头,眼下他正在处于失去“知己”一般的伤感和愤恨之中。
    对百官都没好脸色,毛骧将他打断,他更是恼火。
    “何事?”
    他刚问出声。
    下一刻,却见毛骧很快凑到朱元璋耳边,弯腰躬身,语气快速而震惊。
    “苏闲来了!”
    朱元璋正皱眉,突然听到这话,猛地抬头。
    “什么?”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