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二百四十二章月彩锦

时间:2024-04-06作者:边月

    “爱妻柔儿亲启:
    分别已五日,我自青县出,途经高石县,见高石县百姓食不果腹,流乞甚多,不甚感伤,出城外,偶遇一假母子……我与王先生、青詹被好送出山坡,入余关府,此地风土与青县、高石大不相同,夜无宵禁,因正逢泗水节,我行于长街华廊下,遍眼花灯,过往行人皆结伴而行,偶感身侧空旷……”
    姜柔儿读到这里,唇角再也忍不住扬了起来,倒是没有想到,他那样严肃的人,竟然能写出这般柔情似水的话来。
    “姜姐姐,你这么高兴,是宁大哥的信吗?”
    陈芷站在院外,趴在窗口上望着屋里捧着书信笑的眉眼弯弯的姜柔儿说。
    “是他的信。”姜柔儿点点头。
    “宁大哥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陈芷又出声问。
    “他没说。”姜柔儿摇摇头,小心的把信收到一个木匣子里,陈芷点了点头,却又欲言又止的看着姜柔儿,这倒让姜柔儿有些好奇,立马问:
    “是有事情吗?”
    谁知陈芷猛的红了脸,飞快摇摇头:“没……没什么。”
    “你真没有想问的?”姜柔儿不确定又问。
    “没有,我先去忙了。”
    陈芷转身就走,那仓促的背影竟然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感觉。
    姜柔儿疑惑的扬了扬眉,倒也没有多想。
    衡宜坊自重新开业后,来的人不仅没有少反而更多了,陈芷拨弄着算盘看着账本上的入账记录,心下高兴,那唇角一直高高
    扬起。
    不大一会儿,就有个人把一块布放在桌上,挡了她的视线,她抬头正要笑着说价钱,没想到看到竟是一张令人生厌的脸,她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一两银子。”她声音冷淡道。
    “一两银子?你莫不是见小爷我有银子就坑小爷吧,这么一块普普通通的布就值一两银子?”陈年扬高声音不可置信问。
    “你打开看看,这可是我们绣坊最新织出的月彩锦,上面的条纹像月光般流动,只有我们铺子里有,一两银子怎么就贵了?”陈芷皱着眉,心下已经觉得他是故意找茬。
    “月彩锦?”
    闻言,陈年挑挑眉,他对着身后下人示意一下,然后两个下人上前把锦布打开,就见那布月光打底,银线在其中若隐若现,偶尔还有金色在其中闪烁着,单是看着就觉得贵气无比。
    “这是你们衡宜坊的新品?”陈年眼里露出惊艳之色。
    “当然,这可是我们刘阿婆琢磨两个月才琢磨出来的,只有我们的绣坊才有。”陈芷骄傲的抬起下巴。
    “这布,也一般,但也勉强值一两。”陈年嘴不由心,但也从荷包取出一两银子交给了陈芷。
    “陈公子,好走不送。”陈芷收了银子,顿时笑了起来,噼里啪啦在算盘上一阵拨弄,头也不抬道。
    “哎,我说你这丫头,你收了银子就撵人走啊,有你们衡宜坊这么待客的吗?”
    “陈公子不是已经买完东西了吗?不
    走是要在我们绣坊里留宿吗?”陈芷瞥他一眼。
    她一直记得陈年砸铺子时那个嚣张模样,即便他现在已经改过自新,也不能让陈芷对他有半分改观!
    “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你了?”陈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哪里有得罪过她。
    反倒是她处处针对于他,每次来绣坊就对他冷言冷语。
    “没有,你让一让,有人还等着付账呢。”陈芷眼皮不抬道。
    “我就不让,今日你不说明白,我就不让开。”陈年来了脾气,胳膊往柜台上一撑,眼睛盯着陈芷目不转睛。
    他身后排着队的人不乐意了,有个女子抱着两匹布扯着嗓子喊:
    “你这人怎么回事,你结完账还赖着不走,没看到后面还有这么多人吗?”
    “就是,别以为自己是什么公子哥就可以赖着不走,我们夫人可是着急使这帕子!”
    “我媳妇也着急用这布子给我做衣裳,我说你别耽误别人,赶紧让开。”
    “……”
    后面那些人看不下去了,纷纷出声,陈芷有些不耐烦指指门:“我说陈公子,你没看到那些人在催你吗?咱那边请,慢走不送。”
    “小爷,我有银子,我还要买布料,那些都给我包起来,你慢慢算,一匹一匹来。”她越是对他没好脸色,他越是想较劲。
    “你……”陈芷指着他,“好,既然是陈公子想要,那我就好好算一算,您的眼光不错,这些都是月彩锦,一匹是一两,
    一共是十五匹,那就是十五两银子,我们绣坊概不赊账,你这些才十两银子,陈公子怕是买不起了。”
    她略带几分可惜道。
    “来,下一位。”陈年后面那个胖乎乎的女子早就等的不耐烦,听到这话,立即上前,一跨就把他挤到一旁,把自己要买的布和帕子一起放在柜台上,阴阳怪气道:
    “有些人就像螃蟹,占着路还不走,就该被人捉到锅里,用油好好炸一炸。”
    “螃蟹油炸哪里够,得在活着的时候用开水烫一下才鲜。”
    后面一位庖厨立即接话。
    陈芷忍俊不禁,“有些螃蟹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是螃蟹。”
    “麻雀凑一窝还真是闹腾,小爷我银子多的是,只是今日没带够罢了,十两银子,小爷就买十匹罢了。”
    他冷哼一声,即便听出那些冷嘲热讽,也懒得回怼回去,当即就带着下人离开。
    下人走在路上有些不解的看着他家公子:“公子,您不生气吗?”
    “生气?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这布可不是一般的布,是衡宜坊独有的锦布,你说她的绣坊里人那么多是不是就是因为这锦布?如果我们绣坊也能织出这样流光溢彩的锦布,那客人能少吗?”
    “公子说的有道理,只是小姐绝不会让咱们绣坊模仿他们的。”下人忧心忡忡道。
    “那就不让她知道,她也够辛苦了,这种小事,我来做就行,你告诉绣坊的那些人,必须在一个月……不,五日
    内就把这月彩锦织出来。”陈年走路带风,只觉得浑身舒畅。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