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章 知青点初次会议

时间:2024-03-06作者:鱼菲子

    看着眼前的知青宿舍大家都有些发愣,两间破旧的黄色泥土房,往里看黑漆漆的几乎什么也看不清,采光很不好。
    外头搭着一个简易灶台和棚子,充作厨房和吃饭的地方。
    沈青山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这就是知青点。村里空房子不多,这两间也是好容易腾出来的,确实是旧了些。”
    “沈同志!我们知识青年下乡,就是来支援农村建设!又不是来享福,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克服!”邵志勇大声说道。
    沈青山看了看他,继续说:“不过我爹说了,待秋天收完粮食,会组织大家伙帮你们修缮一下,屋顶和过冬的炉子也会帮你们弄好,不然太冷过不了冬。”
    听到说话声,走出来三个男青年,热情地接过他们手上的行李后开始互相介绍起来。
    领头的那个看着十分踏实稳重,“我叫陈平,今年22岁,来自辽省。是咱们知青点的小队长,以后有啥事都可以来问我。”
    说完他指着身边稍高一点,笑起来眯眯眼的男生说:“这是赵解放,今年19岁,和我是一个地方来的。”
    “我叫刘大勇,今年刚18,我是吉省来的!”另一个稍矮些,长着张娃娃脸的男生抢先自我介绍。
    陈平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转头说:“欢迎大家来山禾村,以后就是一起奋斗的同志了!”
    “我们四个都是吉省来的,是一个学校的同学,我叫邵志勇。她们是姜半夏、林春华和李胜男。”
    几人互相打过招呼后,陈平笑着说:“你们先进屋收拾吧!三个女生一个屋,邵同志和我们挤一个屋。忙好了就出来吃饭,咱们还得开个小会呐。”
    看他们都安排完,沈青山就道了别。
    姜半夏扛着自己的三个大包袱进了左手边的女生宿舍,这下才看清里面的布局。
    屋里不大,沿着窗砌了一溜大炕,一排睡四五个都没问题。
    对面放着一张桌子两条凳子,挨着墙角有个已经旧得看不出原来颜色的五斗柜可以给大家放东西,其他就没啥了。
    姜半夏叹口气,迅速接受了现在的恶劣环境,毕竟上辈子自己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随遇而安和苦中作乐了吧。
    行李全是原主的妈帮着收拾的,那会刚穿来光顾着惊讶自己穿越了,压根也没去管什么行李的事儿。
    一个包袱里打开全是衣服,好几件碎花的确良衬衫,居然还有两条做工很精细的布拉吉,一条红色镶了白色的蕾丝边,一条嫩黄色的还配着根腰带。
    姜半夏心里苦笑,好看是好看,可是没几件能穿着下地干活儿啊。
    “哇,姜半夏!你带了这么多衣服啊,件件都好看!”林春华毫不掩饰地赞叹着,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羡慕。
    “居然还有布拉吉!这得大几十一件吧!”忍不住上手轻轻摸了起来,滑嫩的布料让她舍不得撒手。
    “林春华!你怎么乱动人家的东西!”李胜男皱着英气的眉头,有些看不惯地责怪道。
    “呵呵,都是我妈和我嫂子给我收拾的,带这些哪儿穿的上啊。”姜半夏有些尴尬地解释着,心里不禁嘀咕,以后还是要尽量低调些,少给自己惹麻烦!
    另外一个包裹里是两罐麦乳精和两罐奶粉,还有各种饼干糖果小零嘴儿,塞了满满一大包。
    姜半夏禁不住扶额呻吟,看来原身家里果真是惯!
    要知道这个年代能吃饱饭,十天半个月能混上点肉星儿就算很好了,原主这发育得凹凸有致的身材,细腻白嫩的皮肤就是因为这啊!
    剩下的就是一整套新被褥,几条雪白的毛巾和两个搪瓷脸盆,外加各种洗头洗澡擦脸的瓶瓶罐罐。这配置放在现代也是不差了。
    贴身藏好贵重的各种票据和大团结,姜半夏就被李胜男喊着一起出去吃饭。等晚上都休息了再好好数数小金库。
    屋外简易棚子下,灶台前的陈平正在努力搅和着大铁锅里的玉米碴子粥,煮得很浓稠。
    他笑着和大家招呼:“马上就好啦,大家自己动手,能吃多少装多少,我今天特意多煮了些不用怕不够!”
    姜半夏端了满满一蓝边碗的玉米糊糊,就着小咸菜,一边吹气一边快速地喝着,折腾一天也真的是饿了。
    吃完简单收拾一下,大家就围着坐在一起开起了山禾知青点的第一次知青会议。
    陈平清了清嗓子“咱们知青点,一共是七个同志,四男三女。要在接下的日子里共同生活和工作。大家要互相理解配合!”
    “咱们就是为建设新农村奉献青春才下乡的,以后一定会好好表现,不丢咱知青的脸!”邵志勇表着决心。
    大家都跟着点点头,陈平接着说:“你们新来的还没有口粮,要先去队里借,年底的时候凭工分抵扣,具体你们明天去找咱村的大队书记大川叔。”
    “我们能领多少粮?到年底会不会工分不够扣啊?到时候要怎么办?”林春华有些担忧地问道。
    “大概一人一百斤玉米糁,再五十斤红薯或土豆。年底要是工分不够自己预支的粮食,那就只能花钱买啦。”陈平解释道。
    姜半夏看看自己小身板,估计原主也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要想赚够工分估计困难。
    “什么!一点细粮都没有的吗?”林春华有些不能接受地问道。
    陈平三人  像看傻子似的瞅着她,林春华的脸“唰”的一下变得黑红,额头也冒出了些汗来。
    “你们刚从城市过来,习惯了吃供应粮还不知道。农村是没那么多细粮给大家吃的,就算有也舍不得自己吃。”
    陈平接着和大家解释:“这两年已经是好很多了,能靠粗粮吃饱肚子。听老乡们说,前些年树皮都被大家吃光了。”
    “那也没得买吗?”李胜男也忍不住开口道,“一直吃粗粮估计怕是扛不住。”
    “买自然是有的,可以拿粮票和钱去公社的供销社买,还可以买肉,但也要肉票。不过量很少很难买。”陈平很耐心地和大家解释。
    “不过过年的时候,村里交了给公家养的猪,就会杀年猪,到时候可以去问问卖不卖,那些不要肉票的!”刘大勇忽然接口说着。
    赵解放也一脸幸福回忆地说:“是啊,去年过年,我们就买到一斤肉,一斤猪下水,可是过了个肥年!”
    邵志勇三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了,显然都低估了农村的艰苦程度。
    只有姜半夏倒是一脸接受良好,她爸妈离婚后都不要她,从小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从小就爱听她外公讲史,这个特殊的年代也是属于外公那辈人的青春。
    所以她穿过来后,知道下乡做知青已是木已成舟,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虽然条件会艰苦些,相信只要勤快努力,再加上自己有对这个时代的“预知”能力,日子总能过下去的,
    “咳咳…”陈平清了清嗓子说:“这几天你们还没拿到粮就先从我们这儿拿,回头还给我们就行。还有咱们知青点的分工问题。要和大家商量着办。”
    “队长,你就安排吧,我们刚来都不了解,全听你的!”邵志勇又代表新加入的四个知青表了态。
    陈平点点头,继续说:“我想着呢,女同志们负责做饭,我们每人一天交一斤粮,统一放在一起做,怎么排班你们女同志内部商量,你们看行不?”
    看三个女同志都陆续点了头,陈平继续说“咱们男同志就负责体力活,打水啊砍柴这些,也轮流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李胜男先举手发言“我觉得我也可以挑水砍柴!我是来支援农村的,男同志能做的我都能做,不需要特殊照顾!”
    她刚说完,姜半夏就看到林春华的脸都快绿了,两只手也紧紧搅在一起,焦急地朝自己眨着眼。
    姜半夏想想也是头大,挑水砍柴可是重体力活儿,就她这副小身板估计也是干不了。
    “胜男同志,妇女能顶半边天,分工不同责任不同。我看烧饭的活儿也不轻松啊,粮食多珍贵,给我们这些大老粗来做,万一糊了多可惜!”邵志勇立刻出来解围。
    李胜男想了想也就犹豫着点了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了。
    陈平很高兴这么快解决了分工问题,就嘱咐大家伙早点洗漱休息,明天还得上工!
    回来简单洗漱躺下后,姜半夏听着耳边传来两人平稳的呼吸声,才小心翼翼借着月光开始数起自己的家底。
    数完还真是吓一跳,大团结加上零碎的一共有两百七十五块八毛,肉票十斤,布票二十尺,副食品票五斤!还真是个小富婆啊!
    要知道这年代,一般普通城市家庭一个月也就半斤到一斤的肉票,一尺布票,农村布票更是一尺难求!更别说奢侈的副食品票了!
    不过想来这些也是原主爸妈和哥嫂能拿出来的全部了!姜半夏心里涌入一股暖流,被关爱和偏爱的滋味自从外公外婆去世后,真是太久没有尝过了!
    看来老天待他真是不薄啊!上辈子爹不疼娘不爱的,这辈子倒是给了她女儿奴的爸妈。
    藏好自己的小金库,终于可以放心地美美睡一觉了,明天还有艰辛的农活等着呐。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