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27章 家底翻倍!

时间:2024-04-17作者:孤独将至

    第427章  家底翻倍!
    带鱼是7250块,没办法,带鱼量大,单价也高,四毛钱一斤呢。
    接下来迎来大汛期,童瑶三条船换上拖网正正好。
    杂鱼干童瑶不光和村民收,自己也没有卖全晒干,甚至让赵有富也晒一部分。
    赵有富开收购点,主要还是卖鲜货,不能没货交给老板,只能晒三分之一。
    其他收购点全巴结上来,有样学样跟着晒,统一卖给童瑶。
    这就不得不提悲催的肖老板,和家族权力巨大的谢磊了。
    肖老板回县城后,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查,最终没能查到。
    这还没啥,关键是谢家暗地里是真打压。
    肖老板往内陆卖的干货都快干不成了,日子是过的苦不堪言。
    有次特地带上厚礼上门,哪知童瑶夫妻俩的面都没见到,家里就两个老人家。
    问两老十句,他们就耳背的回:
    “内广咩?啊?”
    而后阿公就拿起鱼竿,走人:
    “我去钓鱼先,不得空。”
    阿嫲则是把收音机调大声:
    “嘿,怎么听不清,唉老了老了,耳朵不好使,那啥,喝糖水,我不懂年轻人的事,老咯。”
    就这么的,肖老板只能憋屈的告辞,去到收购点打听。
    这一打听更离谱了,谁还不是生意人了。
    赵有富带着所有收购点的老板,热情招待,把厚礼全分完,扯东扯西,就是不扯正题。
    最后肖老板忍无可忍,问起童瑶收杂鱼干的事。
    几家老板双眼亮晶晶的盯着肖老板。
    肖老板暗道有门,赶紧追问。
    然后就被气着了,这些地头蛇一个个的漫天要价,说杂鱼干你要收吗,真好耶,你真是个大好人,你去跟童瑶说啊,只要你给高价,她肯定卖给你哦。
    肖老板:……
    他想把厚礼收回来走人的,哪知道这些狗东西一个个跑得比狗都快,抱着厚礼烂拖鞋都跑掉了,生怕他追。
    就这么的,童瑶夫妻俩杂鱼干收入十分理想,共4000块。
    相比起来,延绳钓和地笼稍有逊色,才1610块。
    两个多月来,开销也有的。
    家里人多,吃得也好,进入冬天,衣物要置办。
    童瑶偶尔买好的也会让娘家人过来拿,
    伙食费就去了三百块左右。
    茅台花了两百七十块,第一次谢胜天送来15瓶,童父4瓶、童华童翔各2瓶。
    他们当时也是说着玩,童瑶确真的给他们拿回去,重点建议要存着保值。
    几人一摆手,别拿回家了,让童瑶统一存放吧。
    阿公和杨父杨母本来也给了钱预订的,临到头也是闹着玩,反正他们的也是阿瑶夫妻俩的,随便童瑶这么保值。
    杨溪俊那一毛钱投资的一瓶,没有话语权,爹娘保管。
    12瓶一箱,童瑶箱子都没拆,直接放木酒柜里存着。
    多出来的六瓶用其他纸盒简单装好放在木酒柜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要不是童瑶经常和谢磊买水果,家里还没有纸盒箱呢。
    第二次谢胜天拿回来也是15瓶,童瑶照旧。
    这个茅台吧,她没打算放弃,打算一直买。
    有关系还在,那就继续买呗,每个月买点,过年过节来一两瓶,其他的全存着。
    接下来就是柴油和冰、渔船维护的开销了,这方面开销确实大,花了510块。
    零零总总的算下来,家底翻了个倍,44728块。
    看着挺多吧,实际上是累出来的。
    这两个月来,有一大半的天数都是勤劳出海。
    没有出海的日子,童瑶一家也不得闲,家里家外都得忙。
    童瑶想去看船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接下来是要大力捕捞带鱼。
    不同的海域、不同的鱼场。
    这次不抓住机会,下一次带鱼群不知道会不会洄游到那片海域。
    天气千变万化,洋流也会变。
    洋流的变化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球自转、外部能源、海底地形、大陆漂移和地球外引力作用。
    最重要的是排放物,全球目前工业发展已经在大力推广,并迅速发展。
    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极大可能导致洋流的流动速度、方向、强度等发生变化。
    而洋流对海洋环境是起到重要影响的。
    简单来说,洋流有助于营养盐类的扩散、循环和分布,为海洋生物的生存提供条件。
    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它可以促进渔场形成,对气候和海运也有一定影响。
    这些专业知识童瑶这些渔民是不懂的,她们只知道抓住眼前看得到的机遇。
    大船什么时候都能买,庞大的带鱼群汛期却不易遇到。
    这年代的海洋资源丰富,沿岸作业的渔船都能捕捞到大把带鱼。
    这些天村子里的渔民一个个都干劲十足出发,收获满满回岗。
    见到童瑶一家都跟看财神爷似的,因为童瑶之前教他们做的章鱼陷阱太爽了。
    这就跟赚外快一样,不,比外快还赚。
    而章鱼旺季结束,童瑶一家还收杂鱼干。
    甭管是不是拖网作业的都乐开花。
    村里老人家都能在岸边放围网,潮水一退,就去收网。
    鱼货不算好也没事,杂鱼可以晒干卖钱啊,比新鲜的贵几倍不止呢。
    “俊俊,哥回来了,想我了没。”
    顾南见到杨溪俊,瞬间化身好大哥,一把抱住杨溪俊来回蹦。
    还不忘开心的和童瑶、杨清桦打招呼。
    杨溪俊十分想念这位…南哥!
    小家伙乐得找不着北,抱着顾南一个劲的说俊俊想,俊俊爱你。
    这俩孩子两个多月未见,并不陌生。
    因为时不时就打电话,离谱的是,顾南还让爷爷教他寄信、寄东西、寄照片。
    没有回信他也乐此不疲。
    是的,小小的娃,他们说真会来事啊。
    村里电话肯定不能这么经常打,半个月打一回吧,固定的时间,晚上十点,两三钟。
    老村长特批的,别问他为什么,他不会说的。
    不能出海的时候,老父亲、老母亲会穿上雨衣雨鞋,骑着二八大杠,负重前行,带着小祖宗去镇上电话亭,给两孩子煲电话粥。
    没个十来分钟休想挂的那种。
    顾老爷子对孙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不听。
    自家孙子是真的挑人玩,回京城那么久,压根不搭理别的孩子。
    男娃女娃都不行,脾气开朗的、内向的、古灵精怪的等等都走不到他心里去。
    (https://www.yqwxw.cc/html/66260/66260855/10100584.html)
    www.yqwxw.cc。m.yqwxw.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