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90章 稀罕的珍珠

时间:2024-04-10作者:孤独将至

    第390章  稀罕的珍珠
    第390章  稀罕的珍珠
    也许是汪教授今儿个心情极佳,也许是鱼够大,给的价格大大超乎童瑶的些想象。
    这条210斤的苏眉鱼,以16块一斤的高价收购,卖了3360块的高价!
    政府不可能给那么高价的,汪教授自己补贴了三分之一。
    汪教授没有真正的经历华国那些年的动荡。
    当时苗头不对,他就举家搬迁到国外发展,前年才受邀回国。
    他回国后看到国家居然比有些国家落后那么多,心绪感慨万千。
    在京都适应了两年,休假时还去几个大城市考察。
    上个月来到这边,他没想到这边居然贫穷到如此地步。
    在当地各个县城的码头考察了一番。
    发现当地渔民的渔船设备比闽南、浙省那边还落后。
    而且大多数都是摇橹小木船,装柴油机的小木船少之又少,二手铁皮船的数量更不用说。
    这让他心理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因此真心体恤当地渔民的不容易。
    让渔民的辛苦得到多点回报,这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嘛。
    这才是给童瑶一家提价的原因。
    简而言之,汪教授是个有钱的教授~
    老样子,还是汪教授先垫钱,童瑶签了单子。
    上面会直接将钱报销打款给汪教授。
    这就不关童瑶的事了,她现在拿到钱就行。
    童瑶来不及摸钱,想起船上还有一个鹦鹉螺,小声的和陈局长说了一声收不收。
    陈局长:!
    “是成年的鹦鹉螺吗,还活着?”
    童瑶大概说了一下大小,说是死的。
    陈局长遗憾叹息,不过想到这个鹦鹉螺壳也蛮大的,转身问了下汪教授博物馆里需不需要。
    汪教授:!
    别说,问就是要。
    三人又低调的撤出人群,上船看螺去了。
    大家伙哪有功夫关注童瑶三人啊,此时正围着三辆哈雷摩托车转圈圈呢。
    杨溪俊被其中一个年轻少东家抱上摩托车坐着嘎嘎笑。
    杨清桦几个青壮年包括杨父三个老伙计都沾了光,可以凑近摸两把。
    这些没见过世面的渔民让三位少东家非常欢喜。
    就因为渔民们的没见识,才显现出他们的优越感。
    家里老子让他们跟陈局长这些领导处好关系,反正陈局长他们去忙了,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听听渔民们的吹捧也是一种体验。
    抱小家伙坐自己的车,单纯觉得这小胖墩长得顺眼。
    虽然穿着破旧,衣服裤子都是褶皱,仔细看还有少许脏污。
    但小脸小手都干干净净的,不吵不闹还会笑。
    不像家里的小孩,只会哭闹、又娇气十足,看着就烦。
    杨溪俊是有好看的衣服的,但出海嘛,童瑶怎么可能孩子穿那么好。
    农村孩子一般都是出街、逢年过节才会穿新衣新鞋。
    童瑶也不能免俗,也只有不用出海的时候,才会给自家娃打扮打扮。
    平日里还是算了吧,大家穿啥自家娃就穿啥。
    有孩子的都知道,再好看的衣服,穿他们身上,没过半天就变了个色。
    杨溪俊再乖再有洁癖,他本质上也是个爱玩泥巴沙子的娃。
    玩上头了,他才不管什么干不干净的,整个人躺甲板、沙滩上爬行都是常规操作。
    船上,童瑶将鹦鹉螺从船舱里拿出来。
    汪教授和陈局长看到第一眼,双眼发光。
    汪教授专业知识说来就来:
    “谁能想到啊,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
    但在经历数亿年的演变后,现在越来越少,我们做过调查,要是再过个二三十年,不采取保护措施,鹦鹉螺几乎要绝迹。
    目前鹦鹉螺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这说明鹦鹉螺的数量在历史上有所减少。”
    陈局长面色凝重道:
    “我们和海警部队那边做过交涉,他们抓捕到的走私犯里就有不少携带鹦鹉螺壳的渔船,从越越海域那边走私过来本国售卖。
    卖家会用来做装饰品和工艺品,有些有钱人家会买来收藏或者做护身符,说是鹦鹉螺壳具有驱邪辟邪、避灾消灾的作用。
    还有的卖给医药公司,医药公司会制作香袋或者敷在患处能缓解疼痛、治疗炎症。”
    汪教授十分痛心: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好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鹦鹉螺的保护开始重视起来,相信再过几年,鹦鹉螺会被列入保护动物的条例。”
    童瑶在旁边听得脑门子直冒汗,还好这个鹦鹉螺是死的,要是活的,估计要被汪教授和陈局长谴责了。
    陈局长瞥了一眼童瑶,失笑道:
    “你不必紧张,现在鹦鹉螺还不保护,哪怕你捡到的是活的,我们也不会抓你。
    不过最好还是放生,或者带给我们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至于鹦鹉螺壳,现在可以买卖,犯不着害怕,起码在有关法律出来前,你是安全的。”
    童瑶:……
    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童瑶摸了摸兜里的鹦鹉螺珍珠,更不想留了,眨眼就拿出来,期盼道:
    “那…那领导们,这颗鹦鹉螺珍珠你们收吗,是我在鹦鹉螺的螺肉里找到的。”
    “啥玩意?”
    “鹦鹉螺贝珍珠!我看看。”
    陈局长和汪教授前后惊呼出声。
    汪教授仗着年迈,先陈局长一步接过,细细查看,反复和童瑶确认:
    “真是从这个鹦鹉螺里找出来的?什么时候挖出来的?在那个位置发现的?”
    童瑶下意识忘记臭烘烘的螺肉,仔细回想,拿着鹦鹉螺和汪教授比划。
    汪教授大为惊叹,再搜寻脑海里的历史资料,得出结论:
    “这个位置找到的那就不奇怪了,六八年的时候我还在国外。
    在我一个美籍华人的家里见到过,她当时那颗是乳白色的,火焰纹,非常宝贵。
    还说要当传家宝珍藏,不会交给任何国家做展览。
    由此可见,鹦鹉螺确实有能力产珍珠,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相对罕见,并非不存在。
    前几年我还和老友研究过,得出一个猜想,鹦鹉螺珍珠想要产出珍珠,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和自然过程,
    所以它们的数量相当稀少,大约50000只鹦鹉螺中,才能在去肉以后得到一颗可用的珍珠。”
    陈局长听完,看汪教授手里的鹦鹉螺珍珠目光炙热了起来:
    “那岂不是全世界就两颗?我们国家目前能拥有的就这颗了?”
    汪教授失笑:
    “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民间不少有钱大户或者渔民们都拥有那么一两颗呢,谁有这种罕见的珍珠不是自己留着,还会拿出来给外人看。”
    拿给外人的童瑶:……!!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