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38章 价格先等会,咱们先办证

时间:2024-03-05作者:孤独将至

    第338章  价格先等会,咱们先办证
    他转身看到两块巴掌大的红珊瑚,眼睛瞪得老大,转身去里间拿出一副手套戴上。
    再小心翼翼的拿着两块红珊瑚仔仔细细的辨认。
    最后闭了闭眼,万分确定的张口:
    “真的是天然的红珊瑚,表面还有生长层,这种表层都属活,可惜打捞上来慢慢干裂了。
    20年长一寸,300年才能长一公斤,还不可再生,当真是海底精灵,你们这两块加起来估摸有一斤重。”
    陈局长来不及和她们细说,再拿出专业的设备称重,保存。
    最后更是丢下童瑶一家老小兴冲冲的去给京城老师打电话。
    童瑶一家老小呆愣愣看着那位脚底抹油,消失得无影无踪的陈局长。
    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年轻小伙觉得有些尴尬又好笑,从来没见过自家局长那么冒失过,还带了点没礼貌咧。
    年轻小伙只能为自家没礼貌的局长善后,他咳了咳,指了指木沙发道:
    “先坐吧,我们局长去给京城领导打电话,等打完电话就过来和你们商量后续的事情。”
    童瑶笑着点点头:
    “好,没事,领导先忙。”
    随后将儿子放在沙发上,从他面前的口袋拿了块红薯干给他慢慢吃,转移点注意力。
    小家伙本来还想继续要娘抱,但看娘也坐了下来,他才松了口气,乖乖的捧着红薯干吃。
    吃一口又埋头在童瑶的臂弯里,整个小人就是不好意思。
    一会又转头悄悄观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
    年轻小伙看到这小孩长得精致可爱,打开了话匣子。
    “小朋友多大了,脸皮薄的咧。”
    杨母此时放松了下来,见有人喜欢自家孙子,愈发骄傲的给年轻小伙介绍自己的小孙子,后来还反问多大了,哪里人,结婚了没。
    灵魂三问,让年轻小伙莫名觉得压力巨大,这不就是自家老母亲语气吗。
    童瑶几人好笑的看年轻小伙紧张又羞涩的回答问题。
    杨母最后惋惜不已,哎,可惜自己没有适龄的女儿,不然还能借此机会做个媒。
    再想想村里适龄的姑娘,暗自摇了摇头。
    村里适龄的年轻姑娘也不行啊,要么就是人才不行,人木讷,估计这小伙子也看不上。
    长得不错的吧,又订了亲。
    再好看点的,被杨清立唆使出去了,那几个心思多,还是别祸害人家了。
    再一个,现在也见不到人。
    年纪大的妇女总是热衷于给人牵红线。
    就在年轻小伙快顶不住的时候,陈庭军满面春光的走门。
    陈庭军看到童瑶一家人,才后知后觉自己好像、似乎有点怠慢这家人了啊。
    随后看到童瑶一家人舒适的坐在沙发上,桌上也有茶水,他赞许的看了一眼手下。
    童瑶一家见到陈庭军来了,脸上带着不介意的笑容,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啊。
    杨母甚至悄咪咪搓了搓手指,哎呀呀,看着大领导的表情,还挺满意。
    估计…估计能有点奖励吧,不要多少,几块钱也行啊,起码能报销车费,剩下的,回头再去农贸市场买只鸡回去。
    家里还剩点小海参呢,今晚再炖个鸡吧,小祖宗今天在车上看到鸡都快馋哭了。
    陈庭军是个人精,难能看不出来这家人的小心思。
    不过他并不觉得这家人贪心,毕竟换成他,能得这种珍贵的红珊瑚,上交后也想政府能给点鼓励和奖赏,人之常情嘛。
    他对童瑶说:
    “童瑶同志,之前你和我老师打电话,想必你也知道他那边和国家申请了特许,我们按照市场价格跟你收购。
    由于是用于科学研究,价格肯定不像珠宝店那些成品那么贵,毕竟珠宝店那些是进口过来的,进海关和办证都是成本。”
    童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听陈局长的铺垫,估计也卖不了太多钱,但能给国家做奉献,管他呢,有点鼓励就行。
    她此时的心情都和杨母的心境统一了,有个几块钱也行,等会一家老小能去吃点好吃的也不错。
    陈庭军絮絮叨叨的铺垫了一大堆,看到童瑶一家人没什么不满,心里满意了几分。
    这家人思想觉悟真高啊,不错。
    陈庭军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杨溪俊看这个国字脸的伯伯津津有味的喝水水,他也捧着自己的水壶也一口,学着咂吧嘴,表现出水很好喝的样子。
    陈庭军没忍住笑了出声:
    “这小子倒是好玩。”
    童瑶尴尬的摸了摸自家小家伙的小脑袋,这孩子咋啥都学。
    “好玩~”
    杨溪俊大着胆子念叨一句,又笑着喝了一口,反应过来,躲在娘臂弯里不好意思了。
    陈庭军好笑的看了他一眼,才道:
    “具体价格等会有两个专家过来订,我是能看得出来,但真正要上报给国家的,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写数据上交,来,你们先填这个表,然后跟我去市公安局和政府那边找领导签字盖章。”
    杨父本来听着陈局长扯一大堆官腔,还有些云里雾里的,最后又说要专家过来才能定价格,他内心有些欣喜。
    还没等回味呢,又要填什么表,还得去公安局和政府,这是干啥啊。
    老父亲心情跟过山车似的,纳闷又担心的问陈庭军:
    “领导,那啥,这咋又要填表,这个是干啥啊。”
    陈庭军笑着安抚:
    “老哥别担心,这个是珊瑚开采特许证,有我老师做担保,以后你们家再钩到珊瑚直接送过来,我们都按照市场价格收。
    下次你们再遇到直接用海水养着,第一时间送过来,像今天这两个直接死了,没法再养着研究,我们国家打算研究人工养殖珊瑚,这对以后海洋环境有莫大的影响……”
    陈庭军并不认为童瑶一家能再钩到红珊瑚,或者是别的珍贵珊瑚,毕竟珊瑚生活在深海,没有专业潜水设备,怎么可能再遇到。
    要是那种白色的珊瑚,估计还能偶尔钩到点,别的吧,就算了。
    他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去跟上面领导打这个申请,反正他不能理解。
    不过他也乐得卖个人情,毕竟这事也有顾老爷子的担保。
    童瑶听完,内心都活跃了起来。
    哎呀呀,她知道以后珊瑚是能人工养殖的,其实在古代都有人搞养殖了。
    就是麻烦。
    俗话说“千年珊瑚万年红”,珊瑚多难生长,古代专门给皇家贵族提供珊瑚的渔民。
    那是发挥了顶级的智慧,老渔民们没有潜水设备下海底打捞没关系。
    他们会在发现珊瑚的海域,将铁网沉到海底,令珊瑚贯网而生。
    每年能长高两三尺,然后待其长成珊瑚树,再拉起铁网。
    珊瑚长得慢,通常这一辈放下铁网,等到了下一辈再收获上来。
    爷爷放,孙子捞,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你看,古人这来钱的法子有智慧吧,童瑶佩服得不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