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29章 石上有字‘天神将死,黄天当立,岁

时间:2024-02-26作者:不见青山远

    第129章  石上有字‘天神将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繁华似锦的长安城,因那位钦天监老监正的敲锣打鼓,一夜也未曾停歇。
    直到忙活到东方吐白,疲惫的五城兵马司中的军卒,方才在各自校尉将军的带领下离去。
    犯了天家忌讳的事情,可由不得五城兵马司中,那些招募来的兵丁去做。
    唐国都城长安之外,有十六卫大军拱卫,羽林军大批骁勇,拿着陛下的令旨,连夜开了长安城的东门,直奔长安城外的东山而去。
    金吾卫那些穿着华丽甲胄的军卒,则是代替了五城兵马司的人,在长安城中各个坊市间巡查,凡是有妄言陛下者,皆要入大理寺的牢中走一圈。
    谁也没有想到,想来不惧廷杖加身的老监正,居然选择了最简单,亦是最愚蠢的方式。
    来告诉陛下,天象异变了,民间亦有术士,有些论及传承,比之钦天监,亦是不逞多让。
    只是有真本事在身的术士,都不敢上街摆摊了,生怕被人给问住了。
    到底是该言明呢?还是装傻充愣呢?思来想去,还是待在家中比较好。
    但那些四六不懂的术士,在坊市内大放厥词,却是让金吾卫抓了个正着,宿卫长安的金吾卫,皆是出身大唐良家子,累世的军功,册勋之上皆有先祖之名。
    自然不会为了那几两碎银子,把自己的大好前程交代在这里。
    “奉,左金吾卫大将军,成将军令,缉拿帝国叛逆!”
    “长安百姓,闭户,不可出!”
    金吾卫军卒们,敲着铜锣,明火执杖的缉拿着,往日里长安城中的混混们。
    昨夜天象异变,有火流星坠落于长安东城外的山上,羽林军戒严长安。
    龙武卫两万军卒,把守长安内的各处主干道,以防不测之事发生。
    关门、闭户,鼓楼的大鼓响个不停,大雁塔寺的钟声、南门观内的鼓声,在今日却是戛然而止。
    长安城东城外的山谷内,唐王李仲易的依仗,一连排开了数里地。
    国师李青山、神符师颜瑟、黄杨大师,从书院前院借调来的黄鹤、公羊等教习,亦是随行而至。
    羽林军大将军长孙忌,亲自披甲而行,护卫于唐王左右。
    镇国大将军许世,站在那个被砸出来的数十丈的大坑中,神色凝重的走来走去。
    一方焦黑之色的巨石,静静地卧在坑中,焦黑巨石上星星点点的火星子,尚未完全散去。
    钦天监的老监正,领着徒弟精神抖擞的站在了,羽林军的封锁线外。
    在钦天监学了十余年,对于观星之术,通了九窍的宋通,瞅着那焦黑巨石,小心翼翼的问道:“司马公,这就是那从天上的荧惑星,掉下来的东西?”
    “您老人家见多识广,家学渊源,这玩意儿可有啥说法?”
    天上掉下来块焦黑巨石,俺的娘嘞,神殿那群孬孙,常说天上是昊天的神国。
    从神国内掉下来的东西,这要是卖到神殿,神殿还不得给他一葫芦的通天丸?
    老监正走过来,又走过去,可羽林军在前,陛下在后面,他这个不受待见的监正,又能如何呢?
    “小宋啊!好奇害死人,帝星飘摇啊!”
    “荧惑星上掉东西,这事儿只在两千三百年前发生过,那时候老夫的祖上,就是钦天监的监正。”
    说起自家老祖宗的辉煌,老监正的脸上多了许多的笑容,但很快又克制住了。
    传闻中那个时候,神殿的道官们不管事,把观星的手段,交给了几家人,这便是人世间,钦天监观星手段的来源。
    除了唐帝国外,人世界诸国的钦天监,皆归神殿天谕院统率,监正皆有道官的位子。
    哪像他老人家,将近甲子之年,还要挨板子啊!
    司马公勾起了小宋供奉的好奇心,却又不肯讲下去,熟悉自己老师的青年知道,自家老师这是揣起来了。
    “司马公,两千三百年前的事情,您老人家就讲讲吧!”
    宋通好奇的恳求道,观星手段他也学了十余年,可就是啥也没有学会。
    除了看个天气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历法倒是认识他,可是他可不认识历法啊!
    许世从深坑边走出了羽林军的封锁线,来到了老监正面前,抱拳道:“司马公,您是帝国的老人了,侍奉两位唐王。”
    “如今天象异变,司马公你得给唐国的百姓一个解释,陛下还在后面等着。”
    “这件事情昨夜闹得太大了,近来长安城中很乱,我知司马公心中有气,可也该拎得清楚,现在是什么时候。”
    他是军人唐国的军人,而司马公亦是唐国钦天监的监正,面对此天象焉能坐视不管。
    司马公抚须笑道:“许将军,说笑了,只不过是寻常天象罢了,本就无碍呀!”
    从那一年的夜幕遮空,国不将国算起,再到一年前的火流星绕长安而过,这天象变得古怪,前两次还好,无碍于陛下也,可这一次不同啊!
    大凶之兆,兵戈之事,岂可乱言之!
    他这一颗大好头颅,还想在自己的脖子上,多待一段时间嘞。
    “老监正,但说无妨,朕赦你无罪,今日在场的老少爷们儿,皆可畅所欲言。”
    唐王李仲易不知何时,来到了羽林军的封锁线外,随着李仲易挥手,羽林军让开了路。
    许世躬身行礼道:“见过陛下、王后娘娘。”
    老监正领着弟子,小宋行礼后,爬到了坑边,看着那一颗焦黑之色的巨石,言道:“陛下,请恕臣妄言!”
    “据家史载,两千三百年前,那个时候统治着这片土地的国,还叫做‘乾’!”
    “那年冬末,风雨飘摇,有天象曰;‘七日己已夕,有新大星并火’”
    “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饥、兵。反道二舍以上,居之,三月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半亡地,九月太半亡地。因与俱出入,国绝祀!”
    “为王崩之象,人世间观星台,依仪轨而寻,皆可观测之!”
    “有火流星坠于长安城东山谷之内,所指之这已然明了!”
    老监正用尽了最后的勇气,将自己家史中所记载的那些文字一一说出。
    他那位老祖宗当年大抵也是说出来了,可是照样还是人头满地打滚。
    冬末北风呼啸而过,有着洞玄境界傍身的老监正,不停地打着哆嗦,任凭是自家弟子,给皮上了袄子,也顶不住啊!
    宋通愣在了原地,一时间也是大气都不敢出!
    娘嘞!
    宋通想到会是一件,捅破天的大事,可是从未想过,这一次真的是捅破天了,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王后夏天秀眉紧皱,看着神情严肃的唐王李仲易,满是关切的说道:“陛下,天象而已,况且有夫子在啊!”
    闻言老监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求饶道:“臣,死罪,死罪,死罪!”
    宋通愣在了原地,那青年想过去搀扶,却被司马公一把推开。
    李仲易看着满是担忧的夏天,轻轻拍着夏天的后背,说道:“是啊!”
    “不过是天象而已,之前的夜幕遮空、前不久的火流星,绕长安亦复如是啊!”
    “司马监正,朕何时说过要治你的罪了,伱这观天象的功夫不到家,不如交给宋通好了。”
    “朕,允你归乡,明日朝堂上,你上个乞骸骨的折子!”
    李仲易清楚这个老货无罪,只是惹出了不小的乱子,钦天监的监正啊!
    能为大唐的百姓,预知些灾害即可,看得太清楚了,扰得唐国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司马公从带着温度的大坑边爬了起来,满是欢喜的说道:“微臣谢过陛下!”
    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多年,终于还是熬到了,返乡间的时候,也不知老家村口的那颗桃树还在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能有一徒养老送终,也算是昊天眷顾了。
    小宋虽然于观星一窍不通,可钦天监供奉不少,到了甲子之年,他方才明白,难得糊涂真好啊!
    老监正一行三人,退出了巨坑附近,退到了外面等着!
    面对这一块焦黑,还闪着星星火光的巨石,一时间竟无人敢于上前。
    因为恐惧,所以不敢!
    “阿弥陀佛!”
    黄杨大师,宣佛号而来,说道:“陛下,天象异变,钦天监无罪呀!”
    “这颗黑色巨石,自天上而来,那么理应见一见其真面目!”
    他出身悬空寺,因他身份的缘故,自幼渡过不少典籍,对于那颗荧惑星,亦有所了解。
    长安城中不少朱紫门户,亦是遭了火流星之灾,只是只是些许碎片,这里的火流星才是正主。
    国师李青山面色苍白的看着,那巨坑中的焦黑巨石,心里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只是李青山的那一头黑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白。
    一黑一白两颗棋子,自李青山手中脱手而出,悬于半空之中。
    颜瑟一把抓住了李青山的手,说道:“窥天之能,预测此天象,把你耗死了,也看不到,你以为你是天谕吗?”
    人世间各家修行宗派,虽然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窥测未来之事的法门。
    可皆是窥测者,皆是不得寿终,唯有天谕大神官,得昊天神的眷顾,得以侥幸存活寿终。
    李青山皱眉道:“师兄啊!”
    “荧惑守心,你我皆是道门中人,应知其准确非是妄言,司马公亦是家学渊源,可追溯至神殿初创时。”
    “唐国,不可乱啊!”
    因之前种种陛下或许对他产生了疑惑,可他仍旧热爱着唐国,哪怕是寿尽,也是在所不惜。
    颜瑟淡然道:“慌什么,有夫子在,怕什么!”
    “你如果今天死在这儿,你可就看不到,这天象被破的时候了,司马公那老头,经常出错啊!”
    昨夜的确是天象异变,有火流星自荧惑坠落,可如今唐国安危,祸事会从何来呢?
    应,本无祸事才对啊!
    下一刻,李青山念力耗尽,他隐约间看到了什么,可是却又看得不太真切,似乎有一人道模糊的高大人影,在天上朝地上,扔了什么。
    李仲易宽慰道:“国师,无需担心,两千三百年前的天象,如何影响得了今日之唐国?”
    可唐王眉宇间散不去忧虑,却骗不了任何人,天象预言素来准确不虚。
    不仅仅是因为天象,更是因有人会因此天象,而借机生事啊!
    “谢,陛下关心!”李青山恭敬说道。
    日头高挂,长安城中那些,昨夜也遭了火流星的朱紫们,并着勋贵们,也是寻到了此地。
    只是被羽林军,拦在了外面,没有陛下令,不得放行之下,任你是一身的朱紫,也得乖乖听话。
    否则生杀予夺,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许世看着巨坑中的黑色巨石,直接跳入了巨坑之内,手持一口军中上好的横刀,直接砍在了那块焦黑巨石上,那一层焦黑的石皮,寸寸脱落而去。
    似有字迹,于巨石上显露出来!
    许世着急的喊道:“拦住司马公,请司马公,速速至此!”
    而后许世从巨坑中走出,走到了李仲易面前,回禀道:“启禀陛下,昊天有天谕至,应请司马公,入坑内辨别之!”
    那上面的所谓乾文,他并不识得,也不能识得!
    于是刚坐上马车,准备回观星台内,好好睡上一觉的司马公,又被恭恭敬敬的请到了坑外。
    司马公无奈苦笑道:“走不了喽!”
    而后司马公直截了当跳入了坑仲,小心翼翼的戳掉了焦黑巨石上的石皮。
    石皮褪去一颗朱红色的巨石,呈现在了司马公面前,坑边上的人离得太远,只能依稀看清楚巨石上的字迹,却无一人敢于观看。
    司马公看着那一行行的乾文,用只有自己能够听见的声音,说道:“天神将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书上记载的故事太过轻巧,老夫先祖当年看到的字可不是这啊!”
    “这究竟是道门哪位前辈,在搞这一手啊!”
    “怎们还换了字,之前是‘乾皇死,而地分,国崩!’”
    这又是一出的人造天象,只不过这一次,居然用了‘天神将死’二字!
    颜瑟站在坑边,问道:“司马老头,昊天降下了何等天谕啊!”
    数十丈深坑内的司马公,言道:“昊天降天谕;‘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寿命昊天,既寿永昌!’”
    司马公以道乐吟唱出乐昊天降下的天谕,而李青山却不敢丝毫的掉以轻心。
    不少人已然记下乐那几行字,任凭司马公把掉落的石皮,重新盖上去也是无济于事。
    李仲易松乐一口气,言道:“暗侍卫,运送巨石,入王工!”
    “于山谷内,为昊天神,建立庙宇,香火供奉,日夜不息!”
    “去信桃山,让其派遣神官,入庙宇,供奉昊天神!”
    这一场天象,算是了却了,只是那字,真的就是‘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寿命昊天,既寿永昌!’吗?
    不见得吧!
    身着各式衣物的暗侍卫们,在一旁的山林仲砍伐树木,制造笼子用以装载神石入王宫。
    羽林军护卫而行,朱紫们即可入朝中,等候朝堂议事!
    唯有坐在坑底的司马公,那是一口大气也不敢出啊!
    当宋通把司马公拉上来的时候,司马公已是两便而溺,再也不敢言语‘天象’二字。
    这一切皆被颜瑟看在眼中,他看着司马公,说道:“这是好事,昊天降天谕,无人能害了你啊!”
    朱红色的巨石,被抬入了笼子内,虽有数千斤重,可依旧是被树木包裹得密不透风。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