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 114章 周日值班,新护士的培训

时间:2024-02-23作者:工程狗

    “从这周开始,甄医生,贾医生,周日我们三个人轮流值班。
    赵胜利他们五个人,也轮流值班,每周一个人。
    这周就从我开始吧!”张衍看了一眼出来的甄医生和贾医生,笑着说道。
    “我们没有意见。”甄贾两人自然不会说不行。
    “张院长,要不这周我来值班吧!张院长刚结婚,家里事情多。
    不像我,孩子都大了。”贾医生讨好的对张衍说道。
    “没事,下周贾医生再值班吧!”张衍拒绝了贾医生的好意。
    敲定了值班的事情,张衍又看向陆科长刚刚送来的十二个女孩子。
    也不全都是女孩子,张衍一眼望去,有好几个应该是已经嫁人。
    这个年代,嫁没嫁人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这个年代还流行开脸。
    没嫁人的姑娘,是绝对不能开脸的。
    过去的人,也经常会用开脸,来形容年轻妇女。
    开脸,是过去结婚前一天去除面部、脖颈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结婚仪式,是以前女孩子嫁人的标志之一。
    女孩子一生只能开一次脸。
    不像后世,女孩子随便开脸,并且把这个当成一种美容的手段。
    这个年代女孩子结婚早,很多十七八岁就早早嫁人的,不能领结婚证也没有关系,先办个婚礼就行了,国家也承认。
    这种事,民不举官不究。
    就算是举报,又能怎么样?
    已经生米煮成熟饭,还能给人拆散?
    所以,基本上这种情况就是教育教育,等到了年龄补办个结婚证。
    也有很多,生活在一起,一辈子都没有领证的。
    国家照样承认这种事实婚姻。
    来医务室当护士,还是很吃香的,能来的基本上都有一些关系。
    更何况,张衍当时并没有说不要已婚妇女,只说是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年轻女性。
    这就让人事科钻了空子。
    也无所谓了,张衍也不在乎已婚不已婚的。
    其实,已婚更好,吃过见过,培训起来麻烦事相对还少一些。
    “首先我代表红星医院欢迎大家的加入。”张衍笑着说了一句开场白。
    “啪啪!”赵胜利、钱红英、梁燕等人很给面子的带头鼓掌。
    “我要和大家说的是,不要以为你们被人事科送过来,就等于进了红星医院。
    你们只能算是初步入选,接下来你们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考试合格之后,才能正式担任护士的工作。
    无法通过考核的,只能退回人事科,重新给你们安排岗位。”
    十二个年轻女孩(暂且都称之为女孩吧),都被张衍的话吓了一跳。
    还要培训,考试啊!
    通不过,退回人事科?
    她们可都是临时工,来得时候,就告诉她们了,能不能转正,红星医院说了算。
    人事科只管招人,能否转正是用人单位说了算。
    这要是退回去,不就等于好不容易得到的工作没了吗?
    “小赵,小钱,你们来给她们讲解一下,护士的工作职责。
    我去打个电话。”张衍又交代一句,转身走进办公室。
    他要去联系楚云龙,敲定培训的事情。
    外面赵胜利开始给十二个新来的临时工护士讲解护士的工作职责。
    这些他和钱红英都清楚,毕竟他们中专里就有护士专业。
    “楚院长,我张衍!”
    “你好,张医生!”楚云龙很热情的说道。
    “上次我和你提的事情,就是护士培训的事。
    我们厂里选好人了,您看什么时候把人给你们送过去?”
    “哦!这个事啊!”楚云龙有些失望,还以为张衍想通了呢。
    那样他就不用去找杨厂长那个土匪了。
    “明天一早吧,一早把人送过来,我给你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教她们。”楚云龙爽快的说道。
    “那我先代她们谢谢楚院长了。”张衍笑道。
    十二名护士肯定是不够的,不过不着急,慢慢来。
    有了第一批,还愁第二批,第三批护士?
    而且,明年修建了医院办公大楼之后,就能成为正儿八经的医院,以后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向上级索要医护毕业生。
    现在,虽然顶着个医院的名头,可是没有一项达标的地方。
    也不知道,当初轧钢厂的领导,怎么弄到的红星医院的营业执照。
    是的,按照国家51年颁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十张病床,两名医生,护士三人以上才满足最低的医院要求。
    这里的护士,可不是梁燕她们这样什么都不懂的护士,而是正经经过培训,有护士证的护士。
    这个年代是有医师证,护士证、助产士证、药剂师证的。
    张衍也有医师证,是当初入厂之后,老梁头给他弄回来的,正儿八经的医师证,有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证。
    像一张奖状,上面有他的照片,还有大红方印,骑缝章。
    轧钢厂通过一些手段拿到了医院的执照,却也成为了一个笑柄。
    现在医学生这么宝贵,人家学校也得为学生,为国家负责。
    怎么可能把学生安排到你一个连病床都没有的所谓的医院里?
    至于说轧钢厂的待遇,这个年代的工资,基本上都是同工同酬,医生在任何一家医院的工资都是一样的。
    除非是去外地,地区类别不一样,才会有不一样的工资。
    轧钢厂不可能,也不敢单独提升待遇来吸引医学生。www.bǐqυgetν.℃ǒm
    如今,这种窘迫的情况,终于有了转机,部里已经批准明年修建医院大楼。
    有了医院大楼,张衍再闯出一点名气,自然就能吸引到刚毕业的学生。
    同时,学校也愿意把学生交给你。
    ·········
    挂了电话,张衍走出办公室,见赵胜利和钱红英还在给大家讲解着护士的任务,以及需要学习的各种技能知识。
    “我已经和西城医院联系好了,明天一早送你们去西城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到了西城医院,不懂得要多问,多看,多学。
    说是一年的培训时间,但是期间只要你们有把握,能够考出护士证,那么就可以提前转正。
    同样,一年之内无法考出护士证的,只能继续做临时工,延长培训期。
    两年依然考不出护士证的,直接退回人事科。”张衍走出来对着十二个新来的临时工交代道。
    “知道了,张院长!”
    “现在你们可以先回去了,回家准备准备,明天早上在西城医院门口集合,我送你们去培训。”
    “张院长,我们要准备什么?”有大胆的临时工小声问道。
    “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把老护士教你们的东西记下来,慢慢琢磨。
    另外,再去书店,找找应该有一本叫作:护理学的书,买回来,平时多看看。
    别的东西,到了西城医院,那边会发给你们。”张衍笑着说道。
    “知道了!”众人齐声回答道。
    “好了,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了!”张衍笑着宣布道。
    “张院长再见!”
    “再见张院长!”
    一众临时护士,很客气的和张衍挥手再见,然后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走出医务室。
    “好了,你们几个没事抓紧时间看书!我家五岁的小萝卜头《医学三字经》和《汤头歌诀》都能通篇背下来,你们一个《濒湖脉学》到现在还没背下来。
    连个五岁的孩子都不如,怎么好意思在这聊闲篇。”张衍看向赵胜利、钱红英、梁燕等人,一脸嫌弃的训斥道。
    张衍的话,狠狠的在五个人心口扎了一刀,让赵胜利五人备受打击。
    默默的转身去看书学习。
    可惜,他们不知道,小萝卜头之所以能够背下来,是因为有张衍的传道授业解惑光环,给小萝卜头他们开挂。
    张衍要是给他们开挂的话,他们也早就会背了,不仅《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他们也早就背下来了。
    不是张衍不愿意给他们开挂,而是特意考验他们的耐心。
    学中医耐不住性子可不行。
    所以,凭自己的本事背诵《濒湖脉学》四本医学启蒙书,就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
    通过考验了,以后张衍也愿意拿出一些时间来,给他们开挂加快他们的学习进度。
    其实,张衍这种考验已经很轻松,很容易达到。
    过去封建社会,想要学中医,考验可比这个更加的严格。
    三年学徒,基本上都是打杂,学不到真本事,这三年想学本事,得靠偷师学艺。
    三年之后,通过考核,师父才会传授技艺。
    过去,手艺人讲究三年学艺,两年效力,学本事全在后面的两年效力的时候。
    这是普通的手艺人,医学虽然也算是手艺,但是更加的严格。
    没个十年八年的别想出师,出师之后,不给师父打几年下手,学不到真本事。
    张衍看的依然是《伤寒杂病论》,第二遍比第一遍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虽然快,但并不代表,张衍是一目十行的去看,依然是细细品味每一句话。
    之所以快,是因为他对古文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很多。
    这也算是一个隐性技能。
    第一遍的时候,需要他品味许久,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