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74章 朱雄英登基准备

时间:2024-02-16作者:河套大圣爷

    第274章  朱雄英登基准备
    第274章  朱雄英登基准备
    奉天殿内气氛瞬间一变,方才欢天喜地的百官,当下都不约而同低下了头
    啪的一声,朱元璋大手重重拍在了龙椅扶手上,
    吓的百官俱是一抖,
    “哼!荒唐!!”
    朱元璋喝一声,此时的朝中百官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也想不明白是什么事又招惹到了陛下,
    按理说,这军报听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啊,
    蓝玉眼睛一亮,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说的是!此事确实荒唐!小小的帖木儿,还打的这么费劲,
    要我看,这几位将军都是给大明朝丢脸的!”
    朱元璋正不知道朝谁撒气呢,牛眼一瞪,手指着蓝玉怒喝道,
    “滚蛋!”
    蓝玉委屈巴巴的看向常茂,希望常茂上前说两句替自己搭个梯子,
    可常茂也不愿意再配合蓝玉的表演了,低下头连蓝玉的眼神都不应,就连常茂都看出来了,老舅这回是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陛下生气的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儿啊,当然,你要常茂说出个一二,他也说不出来,
    蓝玉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可陛下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打算,又是喝道,
    “咱让你滚蛋,你还愣在那干什么呢?快滚!”
    蓝玉撇了撇嘴,气呼呼的就走出了奉天殿,就连陛下一向宠爱的日国公都滚蛋了,这下百官可是看出来不对劲儿了,
    更是不敢多说什么,都纷纷往百官阵列里紧缩过去,生怕陛下不顺眼,看到自己又是一顿臭骂,
    “陛下...”
    气氛正尴尬之际,礼部尚书,朱同上前一步,恭声说道,
    朱元璋抬起眼皮,没好气地问道,
    “干什么?”
    吏部尚书詹徽忍不住侧过眼神看了朱同一眼,不知道这只老狐狸要干什么,
    现在这形势,陛下正在气头上,这不是赶着往上送的吗,
    “陛下,微臣以为,圣孙殿下进京在即,是否要准备登基一事?”
    朱同此语,言惊四座,一些从各地州府举上来的新晋官员闻言,当下两腿一软,
    那再不懂事的人都知道,朱同此话说出来,那可是大逆不道之言!
    当下皇帝正值春秋,都还没退位呢,就在这安排上新皇帝了,那要把如今的陛下置于何地啊?!
    这位礼部尚书大人是不是干到了二品大员之后,嫌活的没意思,非得找死啊?!
    可没想到,朱元璋听到朱同的话后,愣了一下,随后脸上多云转晴,乐道,
    “哈哈哈哈,咱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对!得早做准备了!
    正好这事儿也是你们礼部负责,咱告诉你!不要怕花钱!什么东西都给咱往好的挑!
    要是让咱大孙跌份了,咱可饶不了你!”
    礼部尚书朱同恭敬道,
    “是,陛下。”
    朱同这番操作,算是把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给晃晕了,就连吏部尚书詹徽都不由深深地看了朱同一眼,
    到底是老狐狸嗯,还真是陛下的贴心人,当臣子的当到这份上了,那是想不升都难,
    而一众新晋朝官都不由看傻了眼,先不说洪武爷非但没有因为新帝登基的事情而生气,反而是大喜过望,
    这么说来,圣孙殿下继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把他们震惊的够呛,
    还有,初入官场之时,其余在京的朝官同僚反复强调,在京城做官最重要的是俭,
    因为陛下最为惜物,最好节俭,
    根据他们的观察来看,陛下也确实如此,
    可偏偏在圣孙殿下继位这件事上,陛下一反常态,陛下也不节约了,反而是什么都要最好的,可想而知这一次登基仪式过后,国库得支出去多少钱,
    等等!
    一众新晋官员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下意识的看向站在文官前列的户部侍郎夏原吉,
    这位夏大人可谓是大明貔貅!
    连陛下的面子都不卖,多少次陛下去户部要钱,都只能吃个闭门羹,陛下哪一次不是兴致勃勃的走入户部,再气急败坏的骂街出来,
    可偏偏就拿这位夏大人没什么办法,夏大人的官职做的也是稳如泰山,
    按理说,陛下如此铺张之举,必然是要往国库支钱,这就得过夏大人的一关了,夏大人如果坚决摇头不给的话,陛下岂不是也没有办法?
    众官员正想到这里,朱元璋也适时的看向了夏元吉,心情大好的问道咱大孙儿为这事儿得花不少钱,你先提前把钱给咱支出来吧,
    只见夏原吉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点头道,
    “是,陛下。”
    这一幕让一众新晋官员大跌眼镜,在心中狂吼道,
    我的天呐!这到底是什么情况?雁过拔毛的铁公鸡夏大人,竟然这么简单的就同意了?!
    不说十成十,这些新晋官员入京之后,最起码觉得自己已经领教了京城官场中的七八分门道,
    但今日朝会直接将他们这些莫名的自信全部打碎了,
    他们才发现,自己完全就不懂京城啊!
    但一众在朝中任职的老官员却是与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反而是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京城官场的水是深得很,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到底不外乎三个字,那便是朱雄英,
    只要彻底明白了这三个字的含义,不说在朝中混得多么风生水起,最起码步步高升是没问题的,
    当然,就算有些朝中的老官员看在同僚或者同乡的份上,会提点新晋官员两句,
    但这个究极真理,却没有人与这些新晋官员说过,笑话!这等升官发财的大道理连藏着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随便与人言说呀!
    要知道朝中的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人人都知道了这般道理,人人要上进,那还哪有自己上升的空间呢,
    这边是官场文化的一部分,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更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善意,一切都是以利益交换为最根本,要想明白啥潜规则,非得撞的一头包不可,
    “来吧,接着奏事。”
    朱元璋心情大好,底下一众官员也纷纷上前奏事,
    武事方面除了最大的帖木儿战争外,便是大致汇报下七殿下、十二殿下、李文忠、朱守谦各自的镇藩情况,
    而文事都是例行公事,无外乎户口,税收之类云云。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