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5章 姚广孝:燕王?呵呵,有英选英!

时间:2024-02-16作者:河套大圣爷

    第5章  姚广孝:燕王?呵呵,有英选英!
    第5章  姚广孝:燕王?呵呵,有英选英!
    各路藩王的存在。
    无所谓好坏,是朱雄英未来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春秋战国分封制,弄得各诸侯国尾大不掉,
    中原大乱,
    一直到始皇帝才重新统一六合。
    汉朝郡县与封国并存,
    刘邦原本是想用同姓王,挤压异姓王,
    但是同姓王权力实在太大,
    逼得汉文,汉景,汉武,
    三代皇帝都在削藩。
    在汉武帝时,
    才算是彻底削完!
    晋朝的分封制就不说了,
    纯是烂的。
    而再下来的分封,就老朱的这次分封。
    就更有意思了。
    为何皇帝要削藩,
    因为皇权要集中。
    就算在外守藩的是皇族又能如何,你现在能用血缘联系,
    两三代人以后呢?
    谁还认这血缘啊?
    手里有实力,中央又虚弱,造反就完事了!
    周公大行分封,分了多少皇族?
    过了一百年后,
    人家该闹还是闹。
    血缘经不起时间的稀释。
    所以,皇帝上位就要削藩。
    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朱雄英看向姚广孝,
    笑了笑,
    显然没把削藩当一回事,
    不过,
    他挺想听听姚广孝怎么说的。
    如果是那些老生常谈,
    什么在外塞王都是殿下亲叔叔,能用则用之类的话,
    那么,
    姚广孝不过尔尔。
    只会拾人牙慧罢了。
    姚广孝在选择朱雄英,朱雄英又何尝不是在选择姚广孝?
    这是对姚广孝的考校。
    姚广孝连一刻的迟疑都没有,
    显然在心中把这答案想了无数遍,
    “殿下,贫僧以为殿下继位之后,
    能用则用,完全不必削藩。
    这些藩王若是势大,弹指可灭。”
    朱雄英闻言,眼中多了几分玩味。
    老爹死后,建文太子一派天天上蹿下跳就是削藩,
    一想到这些藩王,愁得觉都睡不着,
    继位以后,龙椅都没坐热乎,
    就开始猛猛屠龙。
    建文一派,为啥这么急?
    因为他们怕。
    可在他们眼中势如猛虎的藩王,
    在姚广孝口中仿佛是一只蚂蚁一样,
    弹指可灭。
    姚广孝如果不是个妖才,那就是个疯子。
    “继续说。”
    姚广孝平静道,
    “殿下,贫僧把藩王分为两种。
    听话的,和不听话的。
    我们都有招收拾他们。
    现在藩王没地没兵,塞王没地有兵。
    但这些都不作数,
    如果任由他们做大,雄据一个地方太久,
    有地有兵有权是早晚的事。
    那时候再动手不迟。
    对于那些听话的,我们可以大行推恩。
    就比如说秦王殿下,
    我们可以允许秦王殿下的庶子继承一小块藩地。
    这块藩地称为候国,比各府要低一级。
    由中央赐名,这块土地还不能世袭。
    庶子一死,
    这块土地立马收回中央,纳入地方州府之中。”
    汉武帝,推恩令。
    千古第一阳谋。
    如果按照姚广孝说得这么做,
    这一策,
    最狠毒的地方在于,
    玩弄人性。
    就算塞王知道这是中央要削他藩,又能如何?
    中央是打着将藩地分给塞王庶子的名义啊,
    咋的?
    就算是庶子,不是你孩子呗?
    而庶子越多,要分出去的地越多!
    那么有没有可能,
    塞王强行要求庶子不去瓜分藩地呢?
    完全不可能。
    这就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
    从庶子的角度来看,
    自己虽为大明藩王的孩子,
    但并不是嫡子,根本就没有继承权啊。
    自己爹再牛,跟自己也没有一毛钱关系。
    可如今,
    朝堂下令,能让你去分一块地。
    哪怕这会变相削弱你爹的藩地,
    你分不分?
    毫无疑问,
    大多数都是分。
    这跟孝不孝关系不大,
    这就是人性!
    而像秦王这样子嗣繁多的塞王,只要推恩令一下,
    不出几年功夫,他就成光杆司令了。
    不费一兵一卒的削藩。
    塞王知道中央要削藩。
    但他没办法。
    塞王庶子知道分地等于让自己爹慢性死亡。
    但他也没办法。
    这便是阳谋,
    所有人都知道会变成这样,
    但又不得不去这么做!
    对付听话的藩王,用推恩令。
    虽为阳谋,
    但姚广孝这招阴毒到了极点!
    毒到流脓水了!
    姚广孝显然已经进入状态,
    继续道,
    “对于不听话的塞王。
    我们要用朝中不听话的武勋去治他。
    如果朝中有哪个武勋让殿下看不顺眼,又不好动手,
    大可以将兵权交给他,再把他一家老小弄到京城。
    让他带兵去打藩王呗。
    打个两败俱伤最好。
    而若是这位不听话的武勋,还有些兵力,
    再让他转到江南扫一圈世家,
    最好弄的天怒人怨,
    最后殿下咔嚓一刀,给他砍了。
    即得了明君的名声,
    又坐收渔翁之利。
    如此可好?“
    朱雄英听得头皮发麻,
    如果说推恩是阳谋,
    那么这三王献鼎就是最纯粹的阴谋!
    阳谋用在听话的身上。
    阴谋用在不听话的身上。
    如果建文手下有姚广孝的话,
    还能如此用计,
    就算塞王尽起,也没有一丝机会!
    一点点都没有!
    太毒了!太狠了!
    他就像提着丝线的幕后黑手,
    所有藩王都是木偶,
    任由他捏扁拿圆!
    朱雄英感叹道,
    “推恩令加上三王献鼎,
    已经无懈可击了。”
    有这么一把悬在藩王头顶上的剑,
    他们只能任劳任怨的干!
    还不敢生出丝毫二心!
    姚广孝有些诧异,
    随后轻笑道,
    “原来殿下也想到了。”
    朱雄英如实说道,
    “我只想到了推恩,但没想到还有一手三王献鼎。
    你这手更完美。”
    姚广孝恭敬道,
    “贫僧不过是些小打小闹,怎敢与殿下争辉?”
    朱雄英起身,
    这一趟聊得是真痛快!
    “道衍,你收拾收拾,
    下午来常府找我。”
    姚广孝朝朱雄英行臣子礼,
    在朱雄英脚下拜倒。
    朱雄英看着姚广孝的背影,
    忽然有些好奇的问道,
    “道衍,你觉得燕王如何?”
    朱雄英实在是好奇,姚广孝是怎么看四叔的,
    毕竟,
    这俩人打配合,还真就靖难成功了。
    所以,
    姚广孝现在对于燕王的看法,
    会影响朱雄英对他的判断。
    姚广孝闻言有些惊讶,
    显然没想到朱雄英会这么问他,
    喃喃回答道,
    “燕王?也就一般吧。”
    朱雄英笑了笑,
    转身离开。
    徒留姚广孝一人在原地,满脑袋问号,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燕王是哪来的边角料?!
    有大明嫡长孙在这,我难道还考虑燕王吗?!
    这不二傻子吗?
    肯定是有英选英啊!
    但凡有一下迟疑,都是对我智商的不尊重!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