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59章 数字经济和网红经济

时间:2024-02-14作者:绷子床

    胶南市花桥镇,是胶南市南边最靠海的乡镇。
    这里的风景,在整个黄海市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
    走在花桥镇的清新干净的街道上,看着不远处蔚蓝色的大海,江云皓感觉一片心旷神怡。
    “江书记,这里的风景真好。”
    说话的是杨曼。
    今天江云皓邀请了她和四方集团鲁东分公司的几位高层,来一起参观花桥镇。
    其目的,当然是请杨总考察考察这里,看看是不是能立项一个富有特色的海滨小区。
    杨总的大名,不要说黄海市了,放在整个鲁东省都是响当当的。
    数年之前,这位杨总就在省城和当时的省长公子张泽凯斗的非常厉害。
    即便被逼出了省城,她也没让张公子好过。
    据说四方集团当初将鲁东总部搬离泉城市的时候,还最后抬了一手全市地皮的价格。
    她这报复性的举动,使得张公子的“鼎盛集团”多花了不少钱,才拿下了那几块地皮。
    至于后来的事情,就更不用多说了。
    张省长和“鼎盛集团”倒台之后,坊间有很多关于这起事件的传闻。
    传的最多的,就是江云皓和杨曼的关系。
    这个也不难理解,毕竟在“鼎盛集团走私案”这场风暴之中,江云皓和杨曼的身影几乎遍布整个过程。
    甚至江云皓,更被很多人认为是“鼎盛集团”这艘走私巨舰覆灭的主因。
    而杨曼和她的“四方集团”,则是“鼎盛集团”倒下之后最大的受益者。
    别人怀疑他们二人的关系,那再正常不过。
    市委办主任李军站在二人身后,并不胡乱插口什么。
    作为胶南市比较有分量的干部之一,他当然也听说过一些传闻。
    比如说,书记和这位杨总有私情;
    又比如说,书记和这位杨总有亲属关系,是杨家的私生子等等。
    这些传闻,在李军看来都不大可信。
    首先,如果书记真是杨家的私生子,那之前绝不会默默无闻。
    至于说书记和杨总有私情,那看着更不可能。
    这两位真要是有私情,那肯定都是要避嫌的,几乎不会在公众场合见面,更别说主动邀请了。
    只能说,书记和杨总大概真的是因为一些偶然,才保持了非比寻常的“友情”。
    李军暗暗思忖的时候,江云皓就笑着开声了。
    “杨总,我们花桥镇的环境,真的不错吧?”
    杨曼唔了一声,对他的话表示认同,却没有多说什么。
    江云皓接着道:“四方集团这两年在黄海市搞了不少有特色的房地产项目。怎么样,杨总有没有想法,在我们花桥镇再搞一个?”
    听了这话,杨曼倒是没有直接答应。
    她笑盈盈地看向江云皓,发问道:“江书记,凭咱们俩的交情,哪怕是亏钱,只要您开口,一个中等项目我也会答应下来。不过,我想这绝对不是你的初衷吧?”
    江云皓闻言,连连摆手道:“当然不会让杨总你亏钱。既然邀请你和四方集团来投资房地产项目,当然是有构想的。”
    “哦?愿闻其详!”
    杨曼饶有兴致地应和道。
    她对江云皓的能力,从来都是不怀疑的。
    之前在宁台市的时候,江云皓让自己投资的几个项目,就没有不赚钱的。
    尤其是中宁-SK新能源科技研发公司这个项目,更是让她和SK集团赚了个盆满钵满。
    私下里谈到这个合作的时候,中宇集团的副会长、中宇集团华夏公司会长宋孝贞也是惊叹不已。
    具体到房地产项目,江云皓的几次点拨,更是如点睛之笔。
    无论是宁台市的房地产项目,还是黄海市的房地产项目,四方集团都是盈利不少。
    除了盈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口碑。
    毫不夸张的说,在连续几个房地产项目都“叫好又叫座”之后,四方集团这个品牌的名气已经彻底打出去了。
    在黄海市房地产品牌之中,绝对称得上是一线品牌。
    这种情况下,杨曼对江云皓的构想有很大期许,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眺望远方,江云皓平心静气地说出了一番话来。
    “杨总,关于数字经济和网红经济,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杨曼闻言一愕,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数字经济这个词,杨曼已经不止一次听说过了。
    但真正关注,却是不多。
    至于网红这个词,在她看来似乎是贬义词吧?
    这两者,怎么会被江云皓如此看重?
    沉默片刻,杨曼就实话实说道:“数字经济,我了解一些。网红经济的话,倒是不太了解……”
    江云皓微微颔首,对她的回答倒也不意外。
    慢慢将目光从远处的海岸收回,江云皓一五一十地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互联网的发展,如今算来已经有近二十一年了。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移动通讯设备的飞速更新换代,年轻人群深受娱乐文化的影响。”
    “如今,这一人群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工作与消费的主力。他们的文化偏好与消费习惯也在消费市场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互联网特性。在技术与环境的加持之下,消费产品的多样化与信息的高度互通,‘网红效应’、‘粉丝经济’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聆听着江云皓的陈述,杨曼不时点头认可。
    对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理解,她确实不如江云皓来得深刻。
    “如今的网络经济,已经由过去以网络写手和女性话题人物为主的2G网红时代,跨越到了如今以段子手、大V视频主为主的网红3G时代。”
    江云皓解释道,“毫无疑问,如今是一个数字经济的风口。如果能把握住这个风口的话,能收获到的东西会很多很多。GDP、就业率、企业利润,这些都将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目光转到杨曼身上,江云皓笃定地表示,“这其中,网红经济是成本最低、最容易把握,却又最容易出成绩的一个。”
    “网红经济……原来是这样的~”
    杨曼目光灼灼地看着江云皓,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