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332.第332章 勤王救驾!

时间:2024-04-03作者:二手青椒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来到台阶上,小太监兴奋道。
    “哦?什么好消息。”瞥了范信一眼,李隆基掸了掸袖上的灰尘,心中宛如喝了甘泉一般畅快。
    “陛下有所不知,郭大将军派人传来口信,护国大军已经从河东大营出发了,再有半个时辰即将到达应天门。”
    “嗯,知道了,退下吧。”李隆基表面上一副淡然的模样,实际上激动的心都快跳出来。
    他的第一军神终于要来救驾了!一想到十二万大军进入洛阳,范信吓得跪在地上认错的场面,李隆基甭提多爽了。
    这才对嘛,皇帝就该要有皇帝的场面。
    一念至此,李隆基再看向范信的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
    什么恐怖的实力,抛开一切迷雾不过是个小范罢了。
    见李隆基不停的打量自己,手掌磨擦着下巴,时而阴笑,时而点头,范信微微有些不自然。
    他喜欢女人是不假,但对男人却并不感兴趣,故而开口道。
    “既然此间事了,微臣就先回去了,告辞!”
    目前他的部下正在围剿朝廷在河西和拢右的精锐,离进军洛阳还需要一两个月,所以这段时间他不打算图穷匕见。
    等到几十万幽州大军班师回朝时再解决了李隆基。
    然而李隆基刚刚得知爱将正率领大军驰援,怎么可能轻易放走范信,故而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笑眯眯道。
    “范卿千里迢迢从西域回来,这么着急走干什么,来来,你我君臣好好聊聊,朕有件事一个时辰后要跟你说。”
    “有事想跟微臣说?”范信一怔,只得回过头去让军医先给几位女眷疗伤,自己和李隆基边走边聊。
    就在怪异的一幕在应天门前上演时,远在数十里之外的河东大营正源源不断的向外涌出军士。
    这些人身穿明光甲,手持长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洛阳方向移动。
    “李公公,你是说范信小儿率领三千千牛卫就控制了洛阳局势?”战马上郭知运皱着眉头道。
    他才离开洛阳几天,没想到就被范信小儿钻了空子,这个该死的家伙是时候要教训一下了。
    内侍叹了口气,感慨万分道:“是啊,谁能想到大名鼎鼎的玄甲军和羽林军竟然如此不中用,连几个回合都没走下来就败了。”
    回想起杀戮玄甲军一幕,内侍至今还感到后怕。
    将他的表情收入眼底,郭知运不以为意的笑了一声。
    范信这个人他听说过一些事迹,什么单骑闯入突厥,以一几之力重创论钦陵四万吐蕃大军。
    看着挺厉害,实际上不过是仗着火器之利投机取巧罢了。
    换成是他也一样能创下如此耀眼的战绩。
    他就不一样了,战场上那可是真刀真枪的守住了鄯州城,打的三国联军溃散而逃。
    甚至连几十万大食联军都因为他的名头主动撤了回去。
    试问这种惊世战绩岂是一个投机取巧小儿所能比的?
    “这些年羽林卫越来越不争气了,数千兵马竟被一个黄口小儿吓破了胆子,想想都悲哀。”
    “等收拾了范信后,本将军一定向陛下谏言裁撤这支中看不中用的军队!”
    郭知运摇了摇头,一甩马鞭驱使战马向洛阳官道奔去。
    半途中,突然追上来一支斥候,大声抱拳道。
    “启禀防御使,后方二十里发现契丹大军,粗略估计人数十余万!”
    “吁!”
    猛地勒住马缰,郭知运不敢相信的看着部下。
    “你说什么,小汤镇发现十余万契丹大军?”
    “回防御使,后方确实出现一支人数高达十万的契丹军,正向洛阳方向而来!”
    确认是真的后,郭知运大吃一惊,脸色变幻个不停。
    契丹人想要进入中原必须闯过营州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兵指洛阳。
    他们是怎么闯过营州防线的?营州驻军为什么没有上报?
    “郭将军,陛下还在洛阳等着你去解围呢,你可要想好了呀。”
    见郭知运想要调兵回去,内侍脸色一变焦急提醒道。
    闻言,郭知运苦笑着拱拱手。
    “李公公有所不知十万契丹大军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让他们闯进河东辖区,无论是否攻击洛阳,本将军都得被朝廷砍掉脑袋。”
    “范信不同,他只有三千千牛卫,充其量给陛下点下马威,还不至于谋朝篡位!”
    “所以下官只能率军回援,以防契丹人攻城陷地。”说完就要走人。
    内侍奉皇命而来,正等着给皇帝搬救兵呢,哪里会让大军回去。
    “郭大将军,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陛下在范信手里有个好歹,你是什么下场杂家就不多说了。”
    “是啊大将军,李公公说的有道理,攘外必先安内,契丹人想要攻城陷地就由他们去吧,大不了事后再收回来。”
    “我们可不能让陛下在应天门前丢了面子啊。”几位副将跟着劝道。
    眼见众人不同意自己回防,郭知运叹了口气,一挥鞭子,制止住众人。
    “也罢,本大将军就带六千精兵前往应天门前救部下于水火。”
    “廖文清,你率九万大军立即构筑防线盯紧契丹人,以防他们进军洛阳!”
    几个大将面面相觑,犹豫了一下说道。
    “大将军,六千精兵是不是太少了点?要不要再派四千?”
    “笑话,区区三千卫士也配本大将军调动万人精兵?”
    “少废话,立即按照军令行事!”
    “末将遵命!”众将一抱拳调转马头率领大军前往小汤镇奔去。
    将目光从大军身上收回来,郭知运深吸一口气,对着内侍道。
    “李公公,我们前往洛阳吧,陛下还在等着我们回去救驾!”
    内侍伸出大拇指笑眯眯道:不愧是大将军,这份胆气和忠诚杂家真是佩服。”
    “难怪能在鄯州以区区六万兵力打的吐蕃联军望风而逃,大食人不战而退!”
    郭知运哈哈一笑,指着洛阳意气风发道。
    “儿郎们,拳打范信脚踹叛军的时刻到了,随我前去勤王救驾!”
    “大将军威武!”
    三军雷喝一声浩浩荡荡向洛阳杀去……
    洛阳,应天门前。
    李隆基双手负在身后一边听范信讲诉西域情况,一边用余光看向城门口。
    都一个时辰了,郭知运就是用腿走路也该率领大军到达了才对,怎么这么久还没消息呢。
    难道是出了意外?
    “陛下,微臣看您心事重重,不停看向城门口,莫非有什么事?”范信的话在耳旁响起。
    回过神来,李隆基强行打起精神笑道。
    “范卿想多了,这大唐盛世江山由你们替朕守护,朕能有什么心事,咱们接着往下说高仙芝这个人吧。”
    范信微微一笑,也不戳破李隆基的心思,接着说道。
    “陛下不知,高仙芝这个人识大体,懂兵法,作战勇猛,治军有方,最关键的是他对朝廷非常忠心。”
    “臣在拢右时见过他一面,曾提出让他帮着训练千牛卫,结果此人说什么都不干,非要为朝廷效力。”
    “陛下,你有一员虎将啊。”
    换成别人说这番话,李隆基自然是感动万分。
    但偏偏说这话的是范信,自己最大的敌人。
    既然是敌人的话那么还能信么?
    更何况先前他已经接到了魏大元的密报,在拢右期间高仙芝数次密会范信,两人之间要是没有关系,猪都不会信。
    在李隆基看来范信这番说辞不过是想在自己身边埋下一颗钉子罢了。
    一念至此,李隆基咳嗽一声,笑眯眯道。
    “是啊,我大唐能有高仙芝,李嗣业,封常清这些猛将是何其的幸运,等他们回来了朕一定要好好的奖赏。”
    说到奖赏两个字时,李隆基眼底深处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杀意。
    就在两人谈话时,大地忽然传来一阵震动,随后一名身穿明光铠的大将骑马而来。
    在他的身后跟着两队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军士。
    看到这支军队出现在应天门前,上至李隆基,文武百官,下至卫士小吏全都松了口气,眼中有着激动之色。
    姓范的仗着三千卫士嚣张了这么久,总算到他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报!启禀陛下,郭知运大将军率领大军已经进入城门,正向应天门而来!”羽林卫大将军章涛激动道。
    “哈哈哈来得好!不愧是我大唐第一悍将,对得起朕给予他的信任!”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中,郭知运率领护国军向应天门前走来。
    这些军士身材魁梧,动作整齐,行走之间自带一股气势,看的李隆基连连点头。
    “范信,你久在前线,这些护国军可能入你的法眼啊?”
    闻言,范信向迎面而来的军士看去,淡笑一声。
    “不错,有点气势。”
    “哈哈!”李隆基大笑两声转过头继续回过头去观看。
    一个即将被斩首的死人而已,自己犯不着生气。
    很快,郭知运率领数千卫士来到台阶下,双手抱拳道。
    “末将拢右节度使,河东防御使,龙武卫大将军参见陛下!”
    “爱卿…”
    李隆基双目湿润的呼唤一声,因为激动右手都颤抖了。
    “陛下!”
    感受到陛下的深情,郭知运往前走了两步,扶住李隆基的胳膊,愧疚道。
    “对不住陛下,臣来晚了.”
    “不晚,一点都不晚,走,咱们进宫。”
    李隆基擦擦眼角正要拉着郭知运进宫,不料后者摇了摇头。
    “不急,在进宫之前末将要替大唐清理一下隐患。”
    说到这郭知运猛地抬起头看向范信,冷哼一声。
    “如果本官没有猜错,你就是率军劫持囚犯的范信吧?”
    面对郭知运犀利的眼神,范信风轻云淡的笑了笑。
    “是我。”
    “好,敢承认就好!”郭知运深吸一口气,冷冷道。
    “唐律疏议明文裁定,劫持法场救走死囚者,按同等论处。”
    “范信,本官就问你一句,你想怎么死?”
    此话一出,在场文武大臣皆是松口气,面带笑容,心里跟喝了甘泉一样畅快。
    李隆基虽然恨不得立即将范信处死,不过表面上还是装模作样道。
    “郭爱卿你误会了,范卿的两位夫人只是被诬陷的而已,谈不上死囚。”
    “诬陷?”
    郭知运一怔,看了一眼李隆基,后者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郭知运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拔出战刀指向范信。
    “陛下,您不用说了就算范信夫人是被诬陷的,谁给他的权利带兵闯进内城,杀戮玄甲军和羽林卫!”
    “今天不把这件事交代清楚,谁也保不住他的性命!”
    “这……”李隆基一脸为难的看着范信说不出话来,似乎被难住了。
    “陛下不必为难,这件事臣自会解决。”
    范信淡然一笑,目光平静的看着郭知运。
    “法场是本官劫的,玄甲军和羽林卫也是本官杀的,那又如何?”
    “好好好,死到临头还敢这么嚣张,真是无法无天!”郭知运怒极而笑。
    下一刻,他猛地的大喝一声:“来人呐,给我将这一众叛军拿下!”
    “是!”
    六千护国军大喝一声,亮出兵器向千牛卫冲去。
    千牛卫也不是好惹的,见这些不知死活的勋贵子弟冲上来,不屑的笑了一声,迎了上去。
    双方一交手顿时爆发出刺耳的铁戈声以及惨叫声。
    护国军里大部分是来混资历的勋贵子弟,别说上战场,平日里连兵器都很少摸过。
    本以为凭借人数众多能够快速解决掉敌人。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铁血老兵。
    几番厮杀之下就占据了上风,并逐渐缩紧包围圈,大有全歼的架势。
    看到这一幕,正在幸灾乐祸千牛卫能坚持多久的文武大臣渐渐张大了嘴巴,眼中带着难以相信之色。
    刚刚还不可一世的护国军,怎么一转眼就狼狈逃窜了?这变得也太快点了吧。
    相比文武百官的表情,最震惊的莫过于郭知运,为了勤王救驾他特意挑选了一支精锐。
    谁能想到这护国军如此没用,堂堂六千兵马竟然连千牛卫都打不过,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想到这里他一羞愧的向李隆基看去。
    果然,看见护国军被杀的狼狈逃窜,李隆基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就差没亲自提着刀冲上去了。
    “唉,这些中军真是没用,要是我的河西军现在赶到就好了。”郭知运暗暗想道。
    (本章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