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8章 租房子

时间:2024-01-26作者:超级学靶

    徐太平压制杀意。
    耐着性子与王岗闲扯。
    待王岗放松警惕,忽然问:“你为什么要让王明强当捕头?”
    王岗苦笑道:“没办法,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也不喜欢读书,更不愿意当兵,思来想去,只有当捕头还算个出路,至少离家近,而且能多少照料到家里的生意……”
    说到这里连忙道歉:“小人实在不知徐爷您也想做的捕头,不然,小人无论如何也不会——”
    徐太平摆摆手。
    打断王岗。
    “你儿子什么时候入的道?”
    “半年前。”
    “嗯?拜的是清净山?”
    “对,清净山一个内门弟子。”
    “什么样的缘分?”
    “说来也是巧,小人去安南州运粮时,受人委托往清净山稍点东西,犬子同行,被清净山那位弟子看中收为徒弟,并赠送玉简一枚,便是徐爷您用的那枚。”
    王岗说到这里,陪着笑脸道:“说起来,您也算是清净山的弟子。”
    徐太平却继续追问:“送王明强当捕头,当真发自内心?”
    “对。”
    “没有任何人点拨?”
    “没有。”
    “你确定?一次也没有听人说过?”
    王岗这时略微有些犹豫:“这……”
    徐太平轻喝:“说。”
    王岗急忙道:“真要说起来,我生出这个念头,多少因店里掌柜而起。”
    “具体怎么回事?”
    “大半个月前,店里遇到一点麻烦,请捕快班的捕爷们出面,花了不少银子,他就说,要是明强是捕头就好了。”
    徐太平眯起眼睛。
    是有这么回事。
    就是几个小地痞上门勒索,待在聚福号门口死活不走,但也不打架不干犯法的事,就赖着。
    后来,聚福号掌柜找到捕快班,花五两银子请周大富等十来个捕快出面赶走那几个地痞。
    当时,他已经在跑徐青的关系谋划捕头之位,没参与,但知道这事儿。
    没想到,这事儿还引出这么个剧情。
    那么。
    老掌柜那句话,真是随心地有感而发?
    还是专为点拨王岗?
    就像……点拨孙悟空入龙宫、下地府、上天庭、远渡重洋求学拜师的老猴子。
    没有证据。
    但又实在太过巧合。
    很难不引人怀疑。
    不过。
    徐太平没有再问。
    问太多,容易引起怀疑。
    徐太平微微点头,转移话题:“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不说了不说了,王老板,倒是我有一件私事求你。”
    王岗连忙道:“徐爷吩咐。”
    “我现在没地方住,准备租一套房子,你知不知道哪里有不错的小院子出租,不用太大,干净整洁即可。”
    “这个您可问对人了,有,有,在城西就有那么一个小院子,长六丈,宽四丈,七八个房间,有门房和库房,有前后院子,很雅致,也很清净。”
    “出租?”
    “对,出租,租金也不高,一年只要二十两银子,什么都有,带一套被褥就能入住。”
    “房东是谁?”
    “我一朋友。”
    徐太平听到这话,笑了。
    朋友?
    哪有那么巧的事儿。
    不用说,肯定是王岗自个的产业。
    所以,心照不宣地点点头。
    取出二十两银子放在王岗面前:“这是一年租金,麻烦转交你的朋友,再写个收条。”
    “哎,徐爷,银子不急……”
    “我急,我今晚上就要住进去。”
    “那好嘞,小的着人打扫一遍,再让人领徐爷认认门。”
    “多谢。”
    “应该的应该的。”
    王岗说完。
    拿起银子一步三回头地告辞。
    吴六一等人见王岗离开,这才一涌而出:“徐爷,王老头……”
    徐太平打断吴六一的话:“让你买的启蒙书,买来了吗?”
    “买来了,徐爷。”
    “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一起识字?”
    “七八个吧。”
    “行,本捕头就给你们当一次扫盲老师,免得你们连名字都不会写。”
    县令书房。
    周玉成双手抻着一幅山水画仔细欣赏。
    良久。
    随口问:“徐太平做了什么?”
    徐青连忙回答:“东家,徐太平自城东回来,就一直在晒太阳,看样子吓得不轻,应是借晒太阳平复心情。”
    “还有呢?”
    “见了王岗,收下王岗送来的地契,又花二十两银子租了王岗在城西的小院子,王岗走后,领着几个捕快读书识字。”
    周玉成嗤笑一声:“捕头不破案,干起了学政的活儿。”
    徐青小声道:“徐太平曾许诺吴六一,教授吴六一武道功法。”
    周玉成冷笑一声:“从识字开始教授,教到猴年马月也教不会,真当武道功法是什么人都能修炼的?”
    “确实,没有传功玉简,以文字教授武道功法,实在太过艰难,一篇《玄门周天功》有上万字,夹杂大量经脉、穴位以及道门玄学专属词汇,便是饱读诗书的书生,也要钻研多年才能理解,再修炼,又要一步步摸索,修行之难,可见一斑。”
    “不用管他,”周玉成轻哼一声:“差点坏我好事,好在快了,还有十四天。”
    徐青偷眼望去。
    见东家脸上隐有兴奋之色。
    兴奋之中还带着些许紧张。
    也忍不住紧张起来。
    跟随东家五六年,知道东家一直在布局,却不知道所图何事,更从未在东家嘴里听到只言片语。
    甚至,直到这两天,才发现端倪,才发现东家要搞大事情。
    可是。
    身为一名为东家出谋划策的师爷。
    却不知道东家的谋划。
    这种感觉很糟糕。
    就是那种对局面失去掌控的感觉。
    所以,忍不住问:“东家,您所谋何事?”
    周玉成迅速收敛表情:“你是聪明人,本分做事即可,待到事成,自会知晓。”
    徐青凛然,急忙点头:“小人明白。”
    周玉成直接转移话题:“再给那徐太平布置一个任务,别让他闲着,还是原计划,助他破案,为他扬名。”
    “是,东家。”
    捕快班。
    徐太平率领众捕快,恭敬行礼:“见过师爷。”
    徐青微微点头。
    将一份卷宗摆在徐青面前:“这也是一桩陈年旧案,你带人看看,能破最好,不能破,就封存吧,再不破案,受害者家属都要没了。”
    徐太平神情肃然:“属下一定努力破案。”
    徐青点头,转身就走。
    徐太平连忙跟上,将王岗送来的地契奉上。
    徐青收下,依然一言不发,径直离开。
    徐太平眯起眼睛,目送徐青返回县衙,这才打开卷宗。
    还真是陈年旧案。
    两年前的案子。
    穿越前,两年前的案子真不算陈旧,十年以上还差不多。
    可在这封建时代,两个月前案子就是旧案,破获几率就很低。
    两年?
    正如徐青所说,两年过去,受害者家属可能都不在了。
    这年头,稍微有个头疼脑热人就没了。
    这案子的受害人家属,情况比头疼脑热惨得多。
    这案子是
    卷宗记录。
    案件性质:杀人案。
    案发时间:宣宁二十五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晚。
    案发地点:城南吉庆坊,被告人王老根家。
    受害人:王老根老伴王氏。
    案情经过:王老根连夜报案,称儿子王水生在厨房以菜刀砍死亲娘王氏,随后逃遁。
    待捕快抓捕王水生,王水生却自称中秋当晚根本没回家,而是在群芳楼与一群同僚饮酒,并有数十人包括群芳楼伙计、丫鬟、花娘以及客人作证。
    再三审查,王水生确实没有作案动机和时间。
    卷宗又有记录。
    王水生早年因家产与父亲王老根发生冲突,已有十多年不曾往来,甚至在官府见证下断绝父子关系。
    所以,有人怀疑凶手是王老根自己。
    怀疑王老根杀了老伴嫁祸儿子以出胸中恶气。
    但也只是怀疑,没有证据。
    倒是也曾严刑拷打,但王老根死也不承认。
    于是。
    这案子只能搁置。
    只是,王老根年龄大,又遭受酷刑,留下严重病根,身体急速变坏,苦熬两年,眼看就没几天活头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