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23章 走亲访友(3)

时间:2024-01-23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因为天黑骑的不是很快,兄弟俩回到家时,已经九点多了,此时天已经大亮。
    “老大,阿文你们回来了?”家门口,李德佑两兄弟急匆匆的正往回走来。
    “爸,二叔你们这是干啥去了?”李文看着身上湿漉漉的两人,疑惑道。
    “回去说!”
    李德佑提了门槛,让两人推车子进屋。
    回到家李德佑一阵解释,李文也恍然大悟,想了起来。
    原来这几年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给祖宗上坟成了陋习。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传统,是要祭拜祖先上坟的,但是因为忌讳,两兄弟趁着天黑偷偷去上坟的。
    李文明白父亲和二叔这是掩耳盗铃,今天大家都要去上坟的,只是不要在白天明目张胆的触霉头就行了。
    不过这会儿李文两兄弟回来的有些晚了,李德佑让两兄弟在家给先人的牌位磕了几个头,上两炷清香,心意到了就行。
    “妈,我去外公家里啊!”
    上完香,李文和家人打了一声招呼,从京都购买的年货里提了一些高级礼品出了门。
    这几天回来,李文还没来得及去镇上外公家,今天得赶紧过去探望一趟。
    在李文老家的当地习俗有长期出门在外,回家看望亲戚这个说法。
    李文今天除了去外公家,还得去二姑和小姨家,顺便还得拜访一下镇国营饭店大厨老吴,光头叔。
    因为时间太紧,李文还得赶在下午五点吃团圆饭前回来,所以就没有骑自行车,而是去大队部开走了王哥的汽车。
    车上李文从空间里放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粮食和肉,先是去了小姨家一趟。
    虽然李文四五年没回来,但是对小姨家还是门清的。
    汽车开进小姨家所在的村子时,消息不胫而走,数十上百个大小孩子追着车后面跑。
    李文甚至还从后视镜里看见几个小孩在猛吸汽车尾气,一脸享受的样子。
    汽车停到小姨家门口,李文提着一个麻袋,然后关好车门。
    此时小姨家门口也有好几个四五小孩子在玩,看见李文的车,也不敢靠近,只是好奇的趴在地上看。
    李文几年没回来,自然不知道这些是小姨家的孙子,还是村里的娃。
    看了一下小姨的家,依然是原来的土砖房子,看起来有些破旧,甚至不如他家以前的屋子,只是屋顶从原来的茅草屋顶变成了现在的小青瓦的。
    “你是文子哥吗?”
    正在这时,不远处的街道一个询问声传了过来。
    李文转头一看一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穿着一身还算整齐的棉袄谨慎的询问他。
    “你是满仓?”
    李文一眼就认出这个小家伙,当初他离开时这小家伙才十岁,几年过去了,看样子也只是长高了点,模样倒是没有太大变化。
    “嗯!文子表哥,我就是满仓。”
    王满仓对李文这个有本事的表哥有着深刻的印象,此时听到李文的回应,兴奋的不停的点头。
    “毛蛋,赶紧去你六婆家叫你婆回来,就说咱家来客人了。”王满仓大声朝一个正趴在地上看汽车烟筒的小男孩喊道。
    “二叔,我不去,我要在这看冒烟的大车。”小男孩听人叫他,回过头一看是王满仓,又嘟囔着继续趴了下去。
    李文看着这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立刻明白了,这是大表弟王为国家的小子。
    “毛蛋,去叫你婆,这奶糖给你吃。”李文拿出两颗奶糖诱惑道。
    “啥?奶糖!”
    小家伙听见吃的,蹭的从地上跳了起来。
    一旁的其他小孩,看见李文手里的大白兔奶糖也都眼馋的不行。
    “叔,我去喊我九婆,能不能给我一颗奶糖?”一个年纪稍大的男孩子鼓起勇气走上前问道。ωωw..net
    “行,给你。”
    李文的目地是让人叫小姨回来,不管谁去叫都一样。
    男孩接过李文的奶糖,撒腿就从人群中跑了出去。
    这下可炸了锅,一个个胆子大点的孩子纷纷嚷着要糖吃。
    李文也没有当好人,给这些孩子散糖吃,而是摇了摇头拒绝了。
    其他的孩子看捞不着便宜了,也不在要糖了,一个个兴奋的继续看起了汽车。
    而小毛蛋这小家伙看见李文把糖给了别人,立马在地上打起了滚,大哭了起来。
    看着在雪地里打滚的小毛蛋,李文一把就把小家伙提着抱了起来。
    “给,这不是还给你留了一颗嘛!”李文笑呵呵的把糖塞进小家伙的手里。
    因为是陌生人,小毛蛋在李文的怀里吓得一动不敢动,也不敢哭了。
    “都干啥呢!一个个得是血涨了,赶紧滚,围在这干啥?
    车跟前你几个碎怂,赶紧滚远些,把人家车摸坏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这时,不远处传来几声叫骂声,驱赶小孩。
    这声叫骂威力很大,不一会儿,围着汽车的小孩子跑了个精光。就是胆子大一点的也只敢远远的围着,不敢靠近。
    李文知道,这是小姨家的大队干部问询赶来了。
    这年代的汽车很珍贵,能开的起的最少也都是县级干部,大队干部收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跑了过来。
    “领导您好!”
    大队干部看着李文一身呢子大衣,脚蹬子大头皮鞋,很是热情。
    一阵寒暄,李文也和大队的干部解除了乌龙。
    不过当大队干部了解到李文是王春燕那个有本事侄子后,也是热情满满,丝毫没有看轻。
    最后,李文给过来的两个大队干部一人塞了一包大前门香烟,算是两人看车费用了。
    问询赶回来的小姨王春梅回来后,对在李文自然也是一阵热情。
    在小姨家坐了一会儿,李文了解到小姨家现在几个表弟还都在生产队务农,家里生活条件确实很艰难,这让他一时也有些内疚。
    都是亲亲的关系,自家小姨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家庭情况不说李文家了,比二叔家都是相差甚远。
    “小姨,这次回来我给县里帮了一个忙,落了点人情,到时候我申请两个工人名额,让两个表弟都过去上班吧!”李文拍了拍拉着自己双手的小姨,内疚的说道。
    “唉!小姨和你姨夫当了一辈子农民,也没个啥本事,没想动最后还得靠侄子提携。”王春梅感动的眼泪直流。
    李文也没有多说,只是拉着小姨的手一阵安慰。
    跟小姨还有表弟满仓说了一会儿话,李文放下手里的礼品开车离开了。
    路上李文也是一阵感慨,其实小姨家才是这个年代普通人的真实生活。
    没有吃铁饭碗和其他来钱的渠道,日复一日在土里刨食吃。
    今天都年三十了,姨夫和大表弟还赶着大队的牛车在集市上载客拉人赚工分。
    而只有十七岁的表妹王丽丽也在去年嫁到了邻村成了一户农户家的媳妇,让他很是感慨。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的一生吧!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