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13章 千年科举第一榜。(求订阅)

时间:2024-01-22作者:天下第一白

    第213章  千年科举第一榜。(求订阅)
    “兄弟们,大家有没刷到西湖的视频?”
    “废话,还要说,当然刷到了。”
    “我以为大家没刷到呢,那首西湖的歌曲,实在是太牛逼了。”
    “你是说青城山下白素贞?”
    “不仅仅是这一首,是那首,啊啊啊,啊啊啊……”
    “什么啊啊啊,是西湖美景,三月天……”
    “对对对,就是这首。妈蛋,完了,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一首歌不断的循环。”
    “我也是,不但循环,我听其他的歌都听不进去了。还有,我现在听啥歌都感觉是西湖美景,三月天。”
    “哈哈哈,不只你。跟你说个乐事,刚才有一位500多万的唱歌主播。今天原本她是准备唱他几首原唱歌的,可唱着唱着,这妹纸竟然不小心,也跟着唱起了西湖美景,三月天……当时可把全场人给乐死了。”
    “哈哈哈……”
    是的。
    在江宁现场演绎之下。
    比之第一天唱的【青城山下白素贞】还要更火。
    《渡情》一出,当真是席卷了互联网所有的脚落。
    而首当其冲的。
    那便是西湖这一边的人流。
    原本西湖在江宁的宣传之下,就已经火得一踏糊涂。
    这会儿。
    直接一个王炸出来。
    这让原本已经人满为患的西湖,这又是里三层,外三层。
    “兄弟们,别去西湖了,真的别去了,去了伱会后悔。”
    “为什么?”
    “人实在是太多了,你知道吗,老子在断桥走了一个小时,这才走500米。”
    “这么多人。”
    “那可不。”
    “既然这样,那我更加得去了。”
    “我去,这么多人还去。”
    “废话,没人我都不想去。”
    “但现在也太挤了,以后找个时间去。”
    “我也想。但我只是一个普通打工的,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现在能抽出时间来已经很不错了。再下次,哪里知道猴年马月。所以,今天必需去。”
    “是,我也必需去。怎么说,也得去断桥那里打个卡。”
    “对对对,这不是白素贞与许仙相见的地方吗?”
    “啊啊啊……西湖美景,三月天。”
    当然。
    游客面对着恐怖的人流,可能没觉得什么。
    但是。
    对于西湖景区的管理者来说,他们都要哭了。
    几近几天的安保加强了10倍不说。
    现在连他们这一些安保人员,都有一些没地方可站了。
    甚至。
    有好几次。
    因为人流实在是太多,有几位安保人员都被挤进了西湖里。
    但这仍然无挤于事,扔然是阻档不了来自全国各地前往西湖的游客。
    “主任,要不,我们封掉一部分景区。”
    “封,怎么封掉,这要是封掉部分景区,那西湖得更挤。”
    “要不,和上级领导申请一下,交通管制一段时间。”
    “这更不行。”
    “那怎么办……主任,您可能不知道,今天前来西湖的人流量已经破100万了。”
    “我去……”
    当然。
    这100万自然不可能是全部来自各省的。
    同样。
    还有许多西湖周边本地的一些游客。
    原本这一些本地的游客,他们早就游过许多趟西湖。
    一般他们也不会特别再去游西湖。
    但现在西湖一下子这么热闹,并且增加了这么多的打卡地点……他们亦是纷纷前来。
    这不。
    加上来自全国一众游客,整个西湖差一点都要往湖里游了。
    “江宁老师,吃饭了吗?”
    解铃还需系铃人。
    第一时间,秦悦却是给江宁打了一个电话。
    “秦主任,刚吃完,正准备到西湖直播呢。”
    “江宁老师,您还直播啊。”
    “啊,不是你们说要我推广西湖吗?”
    “是啊……不是……是……哎……江宁老师,您先停一停。”
    “怎么了?”
    “江宁老师,您也不看看西湖现在的人流,以您的影响力,我们怕您再一使力,大家都到湖里游西湖了。”
    “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秦主任,要不,借此机会,你们推出西湖水上项目?”
    “江宁老师,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还跟我开玩笑。”
    “没有,没有,不过,秦主任,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您先停一停,别再直播了。再直播,我怕西湖顶不住。”
    “停倒是可以停,但我就是一个主播啊,不直播我倒是一下子不知道做什么。”
    “润笔费放心,一会就给您再打一笔。”
    “秦主任,您这……好的。最近也累了,那我就休息几天吧。”
    西湖一向很大方。
    这不。
    江宁都没有问润笔费,西湖那边便给自己打了好几次。
    这让江宁都有一些不好意思。
    只是江宁说是休息。
    但这休息个两天。
    秦悦却又给江宁打了个电话。
    “江宁老师,还有件事想麻烦您。”
    “什么事,是不是再要宣传一波西湖,可以的……我的白蛇传还没讲完呢。”
    “别别别,江宁老师,您就别调侃我了。以您这波力度,我感觉这两个月暑假,西湖人流都消退不了。”
    “那您这是?”
    “那个,您能不能去一趟开封。”
    “开封?”
    江宁一愣:“讲北宋吗?”
    “我就知道江宁老师天才。”
    秦悦点头:“杭州是南宋的首府,而开封正是北宋的首府。开封那边的人托我,看能不能请到您,帮他们开封推广一下。”
    “这个行是不行,只是……”
    “润笔费绝对不亏待您。”
    “秦主任,说什么话呢,谈钱就伤感情了。这样,明天我就去开封。”
    “那就太感谢江宁老师了。”
    ……
    开封。
    脑海里想了想开封。
    无疑。
    相对于杭州。
    开封并没有杭州知名。
    甚至。
    不少人对于开封并没有多少印像。
    但其实开封历史悠久。
    据说,他在夏朝的时候,颛顼就被封于高阳,所以颛顼又称之为高阳氏。
    而高阳,也就在开封境内。
    商朝时,开封称之为嚣。
    战国时,开封被称之为大梁,也是魏国的都城。
    直到北宋,宋太祖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大宋,建都东京开封。
    至此。
    开封便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繁华。
    <div  class="contentadv">        甚至可以说。
    开封在北宋的时候,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繁华之地。
    “夏言姐,夏青,我准备去开封,你们去不去?”
    与两位美女打了打招呼,江宁问道。
    “假期已经过了,就不去了。”
    “我也是,我得回公司报道呢。”
    “哈哈哈,小青,你现在可是大明星了,回去是不是辞职不干了?”
    夏言调侃了夏青一句。
    “我倒想,不过,还是好好上班吧。”
    虽然这几天在西湖玩得很愉快,也很兴奋。
    特别是扮演了一次小青,夏青都有一些做梦的感觉。
    但夏青还是比较理智的。
    现在的火,并不代表一直火。
    热点一但过去,同样你也是普通人一个。
    再者。
    夏青也不喜欢当什么明星。
    这几天已经让夏天过足明星瘾了,也是心满意足。
    “行,你们好好上班,那我去开封了。”
    与两位美女告别,江宁前往了开封。
    不过。
    江宁前往开封暂时并没有与开封那边的负责人联系。
    这是他一惯的直播风格。
    他喜欢的是自己一个人拿着手机,想拍哪里就拍哪里,想直播哪里,就直播哪里。
    这也没有什么束缚,江宁也直播的更为开心。
    这不。
    在前往开封的高铁上,江宁便开始了这一波前往开封的预热。
    “江宁老师,您怎么在高铁上,不在西湖了?”
    看到江宁坐上了高铁,不少直播间粉丝有一些意外。
    “我也想到西湖,但现在西湖那边太多人了,先让西湖冷静几天吧。”
    此时车厢里并没有多少乘客,所以江宁便与大家不时互动着。
    “那你去哪,我们也去。”
    “我去啊……这次准备去开封。”
    “开封,开封有什么好玩的?”
    “开封好玩的寺方多了去呢。”
    “说说……”
    “这要说,那就几天几夜了。这样,在讲开封的时候,我先跟大家说说千年科举第一榜。”
    “千年科举第一榜?”
    众人一愣:“这是什么榜单?”
    “这个是中国科举1000多年以来最牛的一个榜单。这一个榜单里面,出了一位名将,三位大文豪,九位宰相。”
    “我去,这么牛逼。”
    对于科举。
    其实大家虽然很熟悉,但这个熟悉也只是很片面的熟悉。
    对于大众来说。
    大家知道科举,只是知道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这与现代的高考差不多。
    但其实要说科举。
    在这里面,要讲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江宁,今天要讲的,那就是一千多年以来,最为牛逼的一次科举。
    “是的,这次科举,正是北宋嘉祐二年的丁酉科。对了,也就是苏轼两兄弟参加科举的那一次。”
    “哦哦,明白了。”
    说别的,可能大家不记得。
    但要说苏轼两兄弟参加的科举,大家还是很有印像的。
    当然这个印像,也是之前江宁讲了太多有关苏轼的故事。
    大家自然而然对于苏轼所在的那个历史环境,有着一定的熟悉。
    所以江宁这一说,之前大家对于这一个榜单还没有太多印像,现在便有不少代入感了。
    “江宁老师,这一年难道还有比之苏轼还厉害的吗?”
    “当然有,不但有,而且有很多。”
    “不是,江宁老师,这一年苏轼不是考取了百年第一,是为状元中的状元,还有比他厉害的?”
    “呃……大家是不是记混了?”
    江宁摊了摊手。
    没办法。
    普通大众哪里有这么专业。
    江宁只好再次说道:“苏轼考取的百年第一,是特制科。也就是他考取了进士之后,朝廷新增加的一个特别科目。这个科目里,苏轼是考取了百年第一。但是,在正常的科举当中,苏轼是第四甲。”
    “呃……第四甲?”
    这更让大家一愣:“那啥,江宁老师,不是说第二吗?”
    “对,但这个第二是【论】科。”
    江宁再次解释说道:“当时宋朝的科举,并不是分为一科,而是分为多科。就像我们现在高考一样,要考语文,也要考数学,外语等等……当时北宋也一样。北宋科举要考的有四门,分别是策,论,赋,经贴和墨义。随后根据总成绩,再选一二三甲。”
    “苏轼当时参加科举,论是第二,也就是欧阳修以为是他弟子所写,所以将苏轼的论评为第二。但这只是一科,随后,苏轼的墨义也是第一。”
    “不对啊,江宁老师,四科里面,两科一个是第二,另一个是第一,怎么会是三甲,至少也是二甲,甚至是一甲吧。”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的。但是,苏轼是一个偏科生。虽然论科与墨义科,苏轼是为第二和第一。但是,在赋和策这两科上。苏轼的赋竟然没极格,而策只是刚刚极格。所以,四门总分加起来。苏轼也就被评到了乙科第四甲。所以,综合来说,苏轼当时参加科举时的成绩,是中等偏下。”
    “呃,好吧。”
    众人哭笑不得。
    之前不少人一直以为苏轼是为第二,也就是榜眼呢。
    结果。
    现在一看。
    榜眼也不是。
    更不是探花。
    甚至成绩还排不进前100。
    好在后面有特制科的发挥,这才让苏轼名动开封。
    当然。
    对于科举,大家也算是明白。
    其实科举这玩意儿,有的时候需要运气。
    不是你能力强,有才华,你就能中状元,或者中一甲。
    很多时候你的成绩和当时阅卷考官有关。
    比如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
    如果欧阳修很喜欢一种文体,说不定他就会将你定为第一,或者是第二。
    但如果欧阳修不喜欢你这种文体,说不得你就落榜了。
    当然。
    科举成绩也与当时总体大方向有关。
    比如苏轼这一次考试。
    朝廷就定了一个大方向。
    说是对于那些将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没啥具体内容的,直接就落榜。
    反倒是对那些文风平平无常,但却言之有物的,给予录用。
    所以从这来看,也能看出,为啥苏轼的论与墨义会是第一和第二。
    这是因为苏轼言之有物。
    至于赋不极格。
    这个赋就是诗词歌赋一类。
    应该是当时苏轼写赋写得太过于华丽,就像苏轼写得诗一样,华丽的叹为观止,就此不极格。
    ……
    “看来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啊。”
    “嗯,之前以为历史挺简单的,现在一看,也比较复杂。”
    “不过挺有意思的,也佩服江宁老师的讲解水平。要是一开始江宁老师就这样讲,估计大家都听得懵了。但现在,虽然感觉更为复杂,但我却感觉更有意思了。”
    “对了,江宁老师,在这一榜当中,除了苏轼两兄弟之外,还有哪些比较厉害的牛人?”
    “这个啊,那我就一个一个跟大家讲了。”
    这个千古科举第一榜,还真是有比较多内容。
    同时。
    了解了这一榜,那么对于北宋王安石变法,基本上也大概明白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