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三百二十六章 巍峨

时间:2024-01-19作者:黄火青

    第326章  巍峨
    端丽的气候干燥少雨。
    在第三代淮阳王时,城内兴建了巨型粮仓,名叫“巍峨”——放在大华固然算不得前列,但在淮阳国仅次于王都的“岚山仓”。
    巍峨仓其实并不巍峨。
    其外白色高墙合围,只在前后门设了稀疏岗哨。
    其内则是长二百米、宽百米,略高出地面、有雨檐遮盖的平整广场。
    清晨时分,洪范刚寻到地方时,还奇怪为何如此重地没有森严保护。
    待翻过墙来,他就明白了。
    广场之上,储粮的与其说是仓,倒更适合称之为窖。
    自地表向下挖出圆缸型的空间,从大往小直径在十二米到八米之间,上头覆以厚土。
    这不是普通人有能力行窃的地方。
    已封好的圆形仓窖共有二十二个。
    独独第二十三个空着。
    洪范无声过来,听到粮窖底下传出人声。
    “土墙被火烤透再放凉,没有开裂,这窖就算成了。”
    十余米下的最深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正对着两位学徒交代。
    “底下先摊草木灰,至少一手厚,再铺木板。”
    “木板上垫隔层——两层席子中间夹一层糠——我之前教过你们。”
    他踩着碎碳,弯下腰比划。
    “窖壁也是如此。”
    “待隔层全铺好压实了,往中间装粮食,直到堆满。”
    “最后以草席米糠覆顶,封二尺土——若是手上功夫老练,存粮十年不坏都是说少了!”
    老师傅说完,蹭去脚底炭黑,沿梯子上到地面。
    这时候他又想起什么,对窖里的徒弟嘱咐。
    “别忘了,几年内不会起封的窖子,封土里还要种上棵小树!”
    话音刚落,身后便有个年轻声音发问。
    “种棵小树做什么?”
    “不都说过好几回了?如果粮食发芽或变质,就会发热,温度一上来树就会枯黄……”
    话说一半,老师傅心头一跳,反应过来。
    “不对,你是谁?”
    他一回头,就被铁钳般的五指扣住肩膀,动弹不得。
    仅凭这股劲道,老头便知道遇到强人了。
    两位弟子听到陌生人声音,当即要爬梯上来,被自家师傅急声喝止。
    “这位少侠如此面善,想必不会和小老儿过不去?”
    “您有事便问,小的知无不言。”
    老头说着软话。
    洪范自不会为难他,径直发问:“这里总共有多少粮食?”
    “巍峨仓现有二十二个粮窖,大的深四丈,储粮过万石;小的深二丈,储粮数千石。”
    老师傅即答。
    “当前总储粮三十万石,差不多足够十万人吃一年。”
    洪范皱起眉头,显然是觉得少了。
    淮阳国多灾,收成不稳定。
    “只够十万人一年?但我看端丽城可不缺粮。”
    他质疑道。
    “少侠,真不少了!”….
    老头解释道。
    “巍峨仓全是深坑大窖,不轻易开封。”
    “此处存的粮平日只增不减,要么用来顶灾,要么充作军粮,与百姓日常消耗是两码事。”
    “除了这,城东南还有两座小粮窖,以及地上仓。”
    “而官仓以外,端丽城上至豪族下到小民,家家都有存粮——少侠,这年景谁还不知道粮食比黄金实在?”
    “再算上商贾私仓的囤积,总储粮至少是巍峨仓的五倍。”
    现在是七月上旬,稻米还未丰收。
    这数目放在这时节,决计是不少了。
    洪范心念转动,稍释重负。
    没有粮,武者变不出来。
    若只是分配上有问题,总还能想想办法。
    “端丽城明明有这么多存粮,却坐视县乡如此艰难……”
    他斥责道,语态严厉。
    “这……”  老头却不知该怎么接话。
    “这什么?”
    洪范不耐。
    “少侠,这些粮食本就是从下边县乡挪过来的啊。”
    老头把话音压得很低,用了个最软和的“挪”字。
    但洪范听了仍然觉得刺耳。
    他面颊绷紧,不遏怒意。
    老师傅一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少侠,小老儿须发都白啦,不差这两年。”
    “可我两个徒儿一直在底下,未见过您老尊容,还请放过他们吧……”
    老者一边磕头,一边哀声求道。
    洪范怔住了。
    他是力境巅峰的武者。
    此时粮窖底下的咬牙与抹泪声,他听得清清楚楚。
    “老人家,我非歹人……”
    洪范低声道,第一反应是解释。
    但他随即意识到自己方才在弱者面前发的无名火,顿觉羞惭。
    终于,咬牙声停了。
    粮窖里的长梯有人踏上,嘎吱作响。
    老师傅惊怒欲言,却见眼前青年放下二两赔罪银子,逃也似地走了。
    出了巍峨仓,洪范依然五味陈杂。
    他发觉自己比从前愚钝了。
    从前的洪范心思敏锐,洞人所想如观夜火。
    原因不难想。
    【因为我上了天骄榜。】
    击败苏佩锋不过三个月,蜂拥追捧与天下声名让他傲慢心渐长。
    以至于见到什么事先居高临下地针砭一番,不自觉就高坐在“青天”位置了。
    洪范无声叹息,深深自诫。
    转过墙角,他一抬眼发现个熟人。
    街边檐下,一位乞丐披着件眼熟的黑色斗篷,正是昨日那位。
    他大约是在大决战中输给了那位断腿同行,不仅没了地盘,连猪骨都丢了。
    见到洪范,这乞丐竟还笑得出来。
    “小伙,又见哩!”
    乞丐扬头道,拍了拍斗篷,震起大片灰尘。
    “小伙”不是什么尊重称谓,却显得亲热。
    洪范闻言莫名开怀。
    他回以笑容,又取出几枚碎银,轻轻放在乞丐粗粝如铁的掌心。
    “你人还怪好哩。”
    斗篷乞丐赞道。
    洪范摇头。
    “只能说是不坏吧。”
    而后,他便再循着喧闹来处,汇入人流去了。
    ······
    同日,过了个把时辰。
    太阳将至天中。
    端丽城街市口的空地无遮无掩,被日头照得发白。
    居中的木制高台今儿临了新客。
    一位绑着多处绷带的男子被铁索捆着,独立台心。
    木台外侧的矮架上,挂着他的双刀和斗笠。
    “正身验明,双刀奔雷吴元。”
    高台对面的雨檐下,端丽城城判朗声道。
    “汉州人士,天人交感修为。”
    “正和二十九年六月卅,伙同文凯歌、戈云、秦举正三人,刺杀和豫县县尉。”
    “经端丽城城判、千面风武卫共议,判斩立决。”
    “今日午时正,应刑。”
    (本章完)
    .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