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631章 公司变成两部分

时间:2024-01-14作者:烂西瓜

    夏素娟要给孩子看病,这是天大的事,一去就是几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发展势头正猛的傲龙公司决不能停下脚步。
    重任自然落到了甩手掌柜张国全的身上。
    夏素娟并没有说太多,甚至离开的时候,仍旧轻松的样子。
    直到谢军说了后来的话,张国全才意识到,夏素娟走时并不轻松。
    谢军说:“素娟让我和你交代一声,如果孩子手术成功,她会再回来管理公司,而你还能继续做个甩手掌柜,如果……如果不成功,公司全部股份归你。”
    张国全明白,夏素娟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么孩子没了,所有的一切也便没有意义了。
    “转让协议都拟好了。”谢军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转让股权的协议书。
    张国全接过,发现夏素娟已经在上面,提前签好了字,看来,她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谢军诧异的目光中,张国全把那张转让协议撕的粉碎,迎着风洒向空中。
    有几张碎纸片飘到河水里,荡起一圈淡淡的涟漪。
    他和夏素娟之间的友情,早已不需要这几张纸去关联了。
    “手术风险很大吗?”张国全问。
    “不到一半的成功率。”谢军一脸哀伤的看向远处捉蚂蚱的昭阳。
    张国全也随着看过去,昭阳还等着夏竹回来呢。
    他能做的,只有在心里默默的祈祷。
    “本来我想陪着过去的,但素娟让我留下来协助你。”
    公司的事,他还没有谢军知道的多。
    张国全随手拿起一个苹果,重重的咬了一口,熟透的苹果又面又甜。
    今天可真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先是在拉拢外县砖厂共同对抗县南砖厂的事情上,取得了统一合作,再就是夏竹终于可以去看病了,五金厂买设备需要用到的钱,也得以落实。
    还有,莫名其妙的成了傲龙公司的大股东,源火集团再添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
    本来还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一颗小火苗,迅速壮大成一颗大火球。
    一天下来,他仍沉浸在这种不真实的感觉中。
    尽管如此,夏素娟的离开,已让他不得不去承担起傲龙公司的重任了。
    当杨建民得知的时候,不免感叹,这可真是一件奇妙的事,他愿意将之归为“命数”,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杨建民信命,他有他的宿命,张国全也有着自己的命运。
    只有王婶说夏素娟太傻了,她不说股份的事,也没人知道。
    相对于来说,是张国全先傻的,才有了夏素娟的傻,这叫傻人有傻福。
    “夏竹哥哥一定会平安归来的。”白鸽这样哄着昭阳入睡。
    第二天起来的张国全,神清气爽,连带着菜园里腐烂枯萎的几株番茄,再去看都似有了生命力一般。
    时令已过霜降,快到立冬时分了,菜园里的秧苗架子没必要再留了,顺手拔除,扔到了墙根前。
    栓子和杨天宇一道而来,直接进到院子里。
    张国全弯腰去看:“我正说拔掉这点秧苗架,一会去产业基地找你们呢。”
    “那不用了,国全爷,咱全村都知道了,说你藏的深,背后有那么一个挣钱的大公司,竟然没人知道。”栓子说话的时候,眉毛跟着眼睛跳。
    “你都不知道,昨晚儿我听说有钱买设备了,这兴奋的,一夜没睡着。”
    栓子说的应该是实话,眼睛一圈看上去略深一些。
    “这下好了,咱源火集团又添了一员大将,国全爷,你说吧,下一步咋个办?”柱子期待似的说。
    张国全直起身子:“当然是先把设备买回来,我抽不开身,这事,你和天宇跑一趟。”
    “没问题,我和天宇一定把这个宝贝疙瘩带回来。”
    十五万的设备,光是想想,都足以让两人激动了。
    栓子既然带着杨天宇直接来了,张国全便不用再去产业基地,专门安排买设备的事了。
    本想是他带着两人一块去的,毕竟这设备太贵了,路上经不得任何闪失。
    随后一想,还是交给两人去办吧,就当是个锻炼的机会,现在他要负责的地方太多了,不能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
    大集团不比小公司,产业如此多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必须做到识人用人,培养人才来替你管理。
    这是张国全目前最需要转变过来的思维。
    小事交给下面人去做,他只需要把握好整个集团的大方向,比如傲龙建筑公司。
    吃完饭,他来到了镇上,这里是傲龙建筑公司的根据地,县里还有一个分部。
    谢军平时会两边跑,说实话挺麻烦的,现在公司的主要业务基本上都在县城,公司应该转到县城,镇上这个没必要存在。
    当时夏素娟把公司放在镇上的主要原因,一是张国全的请求,为了给宋镇长拉点投资,现在看,那时的请求已不算请求了,而是他身为大股东的身份,是有决定权的,还有就是当时夏素娟为了看孩子方便。
    “昨天没敢当着昭阳的面说,等夏竹回来,估计就转到县城上小学了。”
    夏素娟这样做,也是为了照看孩子方便,还有后期复查,县城的医疗条件更好一些。
    昭阳听了一定会很难过吧。
    按照谢军的意思,镇上的建筑公司应该转移到县城去,正好源火集团也在县城。
    张国全没有赞同这一说法:“军哥,这件事我昨晚想了,我觉得镇上公司仍有存在的必要,今天先不作讨论,先把大伙召集起来,互相认识一下。”
    谢军马上去办,镇上公司大概有五个人,而县城的分部,人数翻了两倍多,有十几个人。
    在谢军的指示下,五个人作了介绍,张国全之前来镇上公司玩,倒是见过其中两个,现在他才知道五人的名字,以及主要工作。
    相对于县城里的员工,这五个人便轻松多了,主要负责接收一些县上公司的收尾工作。
    但张国全来了,势必要改变这一现象。
    他把昨晚想好的计划,对五人说:“我准备把公司分成两个部分,镇上和县城变成独立的两个业务,县城不变,然后咱镇上的业务专门对接乡镇这一块。”
    “乡镇?”有员工提出质疑。
    “没错,我知道你们在夏总手底下习惯了,项目集中在县城,但以后由我直接领导镇上公司,我是个乡下人,所以很注重乡镇这一块的发展。”
    几名员工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才知道傲龙公司是两人合伙干的,而且最大的股东正坐在他们面前。
    “傲龙公司已经和源火集团合并,以后你们的业务主要放在乡镇这一块,利用源火集团的名声,在乡镇打开市场。”
    张国全看大家没吱声,问道:“有问题吗?”
    几名员工不自觉的看向一旁的谢军,相对于这个新出现的大股东,他们更倾向于一直管理他们的谢经理。
    张国全没有在意,他知道这需要时间,就像他一样,也没做好接手傲龙公司的准备。
    谢军接过话:“张总是大股东,他怎么安排,你们就怎么做。”
    随即两人便赶往了县城,镇上没有什么好安排的,主要的业务在县城呢。
    路上,谢军问:“国全,你怎么想着把业务转到乡镇了?这一块的利润和县城可是没法比的。”
    “我是乡下人,扎根于农村,对乡下更为了解,县城的业务当然是大头,也是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我觉着乡镇这一块的市场也不能丢下,多条路子总没有错。”
    谢军认同的点点头,源火集团生产砖瓦,只要乡镇的业务能做起来,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张国全在不懂建筑这一行的情况下,竟然快速的对镇上公司业务,做出了明确规划。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