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576章 看笑话的村民

时间:2024-01-14作者:烂西瓜

    帮工的事,基本上算是解决了。
    晌午头,张国全从矿场回来的时候,赖毛正靠着小卖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一把瓜子,边吃边吐。
    不用说,瓜子是从小卖部拿的,肯定没有付钱。
    张国全也不会去计较,见了面问他:“赖毛,办的咋样?寻到几个帮工?”
    赖毛先是伸出没拿瓜子的那只手,觉着不够,晃了两下:“十个。”
    “嗯,可以,暂时是够了,办的不错,选你,没让我失望啊。”
    能被张国全这个大矿长夸,赖毛高兴极了:“张矿长,咱啥时候开工?”
    一下子找够人,张国全也高兴:“明天。”
    “这么快!”赖毛继续嗑瓜子,也不耽误他说:“我还以为,咋个也得十天半个月嘞。”
    “越快越好,做啥事都不要去等,迈出去第一步,你才能进入状态。”
    赖毛肃然起敬,嘴角挂着半片瓜子皮:“跟着张矿长就是好,能学到不少东西。”
    赖毛能解决帮工的问题,这一点,张国全已经对他刮目相看了,鼓励的说道:“踏踏实实的干,这日子总会好起来,人不可能穷一辈子。”
    “是,张矿长,我肯定好好干,以后不跟村里的那些人来往了,跟他们学不着好,要跟就跟张矿长这样的大人物。”
    “行行行,你别抬我,吃饭了没?”
    “没。”赖毛摇摇头。
    “要不?一块吃点?”
    赖毛吞咽了一口唾沫,犹豫了一下:“不,不了张矿长,不敢打扰你,我拿把瓜子吃就行。”
    赖毛顺着屋角又掏了一把,快步离开了东地。
    张国全看的无奈摇头,希望赖毛真能好好干。
    他不会带有歧视的眼光去看人,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才,就看其本身愿不愿意接受这种磨炼了。
    人员的事搞定了,就差选址的地方了,还有会计的事。
    矿场的会计肯定不行,丁会计正经带有编制的,不会去过问矿场以外的工作,村里人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到合适的,识字的有,仔细的少,索性先让柳小禾代理。
    吃过晌午饭,找到杨雷,商议了一下砖厂选址地的事。
    杨雷第一反应,是觉着进度好快,昨天开大会,今天人凑齐,明天就能动土建窑。
    大中午闹困的时候,也不闲着,连杨雷也不得不适应这种快节奏。
    村里的地,他都知道,很快想到一个绝佳的建窑场地,村子南边,离赵春牛的小煤窑不远,那边可利用的黏土不少,正好适合建窑。
    张国全当即就拍板决定了,下午拉来建窑的需要材料,通知了一声郑老叔,让他明天一早就可以带人动土施工。
    郑老叔也是惊讶,他刚下定决定去干砖厂,明天就要开始动工了?
    他也明白,张国全在矿场那么高的位置上,管理着上百号人,每天都要处理大大小小的事,以及矿场的各种矛盾,勾心斗角,都适应下来了,再去处理村里的这种小事,简直游刃有余。
    张国全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且风风火火的进行当中。
    烈日炎炎下,十个掏苦力的帮工,加上郑老叔,还有两个泥瓦匠,十三个人,一头扎进火热的太阳风中。
    每个人都干的大汗淋淋,索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干。
    他们有心气,本来张国全计划入了秋之后,能把砖厂盖起来,结果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不到两个月,在郑老叔的指挥下,新盖起来的砖窑,已经能够开始温窑了。
    这一步骤很关键,排除窑内的水分,防止后期烧砖的时候,残留的水分升温太快,把窑给涨破了,容易造成事故。
    张国全没想到小小的砖窑厂,也有这么多道道。
    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在旁边,一边帮忙,一边学习。
    郑老叔调侃他,这么大矿长没必要学习这东西,压根用不着。
    是用不上,他只需要掌握好大方向,协调好人员的安排,以及对市场的了解,这才是一个领导者该做的事。
    可张国全觉着从基层多了解一些没有坏处,能够让他在市场大方向的把握上,多一些现实中的依据,要是什么都不懂,下和上连接的过程中间,会出现一个断层。
    不管做什么事,一个领导者都不该只坐在高位,而不去了解基础的过程,那么这个领导者一定是漂浮的,像无根的水草,没有底层基础的根据,做的事,说的话,是不符合现实的。
    比如,一个窑能出多少红砖?用煤或者用柴火烧,分别需要多少天出窑?一个人一天能打多少砖坯?砖坯打好了之后,需要自然阴干多少天,才能进窑烧制?红砖烧制好之后,还有哪些工作要做?什么时候撤火?密封多久?以及能出来多少残次品?正常损耗有多少?如何避免过多的损耗?
    等等一系列问题,张国全都会认真看,认真学,向郑老叔打听。
    了解完这些基础数据之后,再对市场的把握,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郑老叔感叹这个后生,能当成矿长,真不是白当的。
    而张国全却虚心的说,恰恰是当了矿长,才让他对一些事的学习上,能抓到重点,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成果。
    能用两个月把砖窑厂盖起来,是十三个人没日没夜,辛勤劳动下的成果。
    两个月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明显的晒黑了一圈。
    用赖毛的话说,穷人是最有力量的,谁也不能穷一辈子。
    打好的砖坯,整齐晾置在阴凉底下,夏天的太阳毒,防止干的过快,出现晒裂的现象,专门用黑色的网布搭了一片阴凉地。
    正因为夏天热,阴干只需要两天,两天之后,开始运到窑里进行烧制。
    紧接着,所有人屏息聚气,大气都不敢出。
    因为这可是盖好砖厂之后,出的第一窑红砖,两个月的努力全看出窑的这一天了。
    他们担心砖坯质量过不过关?砖窑的温度行不行?出来的红砖会不会全是残次品?
    要是这样的话,这两个月没黑没白的努力可全都白费了,所有人都陷入了担忧。
    包括负责技术这一块的郑老叔,比其他人还要担忧。
    话说,他已经十几年没烧窑了,靠的还是以前的记忆,再说以前是烧土砖,跟红砖还不一样。
    虽说本质上大差不差,都是那些程序,无非是火候温度的问题,可他心里始终没底。
    他害怕第一窑砖烧坏了,担心出来的砖是欠火砖,温度不到,又怕出来的砖是过火砖,温度高了,反正这两种问题,不管哪一种都不符合正常砖的品质,属于残次砖。
    他更担心的还不是这,他更怕辜负了国全娃子的期望。
    张国全注意到砖厂紧张的气氛:“咋了这是?又不是今天进窑,马上就能出来了,得个六七天能出窑,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反正进了窑了,成败就看老天爷了,没必要在这干等着。”
    交给老天爷这话,可不像张国全能说出来的,他们知道,张国全是在不让他们有压力。
    郑老叔也跟着附和:“对,出窑得几天呢,没必要都在这守着,该吃饭吃饭,我留下看着就行。”
    张国全知道郑老叔还是放心不下:“郑老叔,别有压力,第一次干,谁也不能保证出来的砖一定能成,一次不行,咱就两次,我相信只要大家不泄气,就没有咱做不成的事,哪怕最后这一窑出来,只有一块好砖,也说明咱是成功了,有了一块好砖的经验,还愁下一窑烧不好吗?”
    张国全鼓励人心的话,终于让大家放下提着的心。
    可郑老叔坚持要住在砖厂,晚上也得控制好温度,不能离了人。
    张国全一想也是,考虑到郑老叔的年纪,不用他吩咐,十几个帮工都愿意留下来,最后张国全决定大家轮流照看砖窑。
    在担忧惶恐中,挨到了一个星期,第一窑砖等来了出窑的时间。
    这不只是砖厂十几个村民的事,也是矿场的大事,矿场投资的第一个项目,终于能见到成果了。
    为此,张国全很重视,专门叫来矿场的几个科长,一同查验结果。
    矿场的领导都来了,村里自然有看热闹的人,他们也想看看能不能烧成?
    这些村民当中,包括矿场的个别领导,不乏有看笑话的。
    一群穷人能干成啥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