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26章 拉杆箱

时间:2024-01-16作者:北方踏雪

    紫叶把钱放到大桥下的垃圾桶里,开车去了青县宾馆的停车广场,找到晨光的车,停在了旁边。
    下车四周看了一下,没有发现可疑的人,迅速上了晨光的车上。
    晨光的车里,李奎和狄山坐在前面,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进出宾馆的车辆,穿梭不息。
    紫叶和晨光坐在后排,焦躁不安的等待着。
    两个小时过后,晨光再也忍不住了,催促着紫叶打电话。
    打了两次电话,对方才接,还是那个哑嗓子,声音低沉的说道:“钱拿到了,不过,要等到我们离开青县,才能放人。”
    紫叶急了:“你们走了,怎么放人,如果你们这么不讲信誉,那就鱼死网破,我就报警。”
    哑嗓子听到紫叶急了,要报警,才说道:“不许报警,报警就撕票,等我们安全了,会告诉你去哪里接人。”
    说完,就挂了电话,紫叶又拨过去,已经关机了。
    等紫叶打完电话,狄山拨通了王局长的电话,把情况和王局长说了。
    王局长把掌握的情况告诉了狄山,那个环卫工,已经上了一辆省城牌照的车。
    车停在青县去省城的出口附近,看样子好像是在等人。
    环卫工在车站,已经把钱转移到另一个手里了,拿到钱的人,还在青县汽车站。
    现在发现了两个劫匪,目前,还没有发现小刚的踪迹,推测还有劫匪没有出现。
    劫匪很狡猾,也很谨慎,目前为了确保人质的安全,不能轻举妄动,等什么时候,人质安全了,再采取行动。
    王局长一直嘱咐,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等人质安全了,会立即收网,将劫匪一网打尽。
    四个人,尽管焦虑不安,心急如焚,也只好耐心的等待,除了等待,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晨光中间接到小刚媳妇、许兰的几次电话,询问情况,晨光没有多说什么,安慰她们,正在全力解救,人不会有问题。
    晨光、紫叶这边是着急,那边的四个人,是心惊肉跳,胆战心惊,一步一惊魂。
    铲子很狡猾,并不真的相信紫叶说的,没有报警,只是听说没有报警,存在侥幸的心理。
    直到拿到了钱,也没有发现异常,但心里总是怀疑。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以防万一,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视线。
    就算是已经报了警,被警察跟踪了,在没有放人前,是安全的。
    如果把人质放了,也许警察就立即现身了。
    从小就混迹社会的铲子,对于社会上的真真假假、尔虞我诈,深有体验。
    铲子拉着拉杆箱,在售票处排队,不紧张,那是假的。
    虽然站在售票处排队,到底去哪里,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还在犹豫,权衡着去哪里安全。
    总是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猛然转头,也没有发现可疑的人,把周围扫视一遍,也没有发现谁在注意他。
    一边跟着买票的人,慢慢向前移动,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人。
    看见有警察走过,心率居然加快,脸上还是不动声色。
    无意间,发现隔着两个人,不知道什么时间,插进来一个年轻小伙子。
    从衣服上,也看不出是干什么的,但还是引起了铲子的警觉。
    小伙子一脸的疲惫,目光迟缓。
    要么看着售票的窗口上的大牌子,要么就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好像是在发信息,和对方沟通这边的发车时间。
    牌子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表格,表格里面,是发车时间,车次、途径地点。
    铲子判断,这是记住了这边的发车情况,电话短信在告诉对方情况。
    铲子从这个人脸上的表情推断,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警察,但从动作,举止,气质上,又感觉就是警察。
    难道真的已经报警了,警察已经跟踪上了?
    疑神疑鬼的铲子,站在购票的队伍里,重新回想了一遍自己的计划。
    觉的自己的计划,没有漏洞,不能说天衣无缝吧,但也算是完美。
    环卫工人,早晨出现在大街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没有谁会注意一个环卫工人。
    之所以让‘环卫工人’在桥下等待一个小时,就是怕有人,已经盯上了放在桥下的那个袋子。
    看着有人下去了,这么长时间都不上来,盯着袋子的人,肯定会着急。
    认为下桥的人,拿了钱,从其他地方跑了。
    这个设计,确实差点成功了。把一组的两名干警,骗的差点跑出城,也跑的满头大汗。
    好在那个时间,在河边跑步的人也不少。
    在河边跑步,是青县人好多年的习惯了,一直就有人在河边跑步,两名干警,才没有被躲在一边的铲子发现异常。
    如果真的有人盯上了桥下,那么环卫工人下到桥下,必然会被监视。
    桥下那个垃圾桶,原来一直都在桥头放着,是铲子昨天晚上,故意放到桥下的。
    环卫工人,发现了桥头的垃圾桶不在了,就去桥下找,也找到了,拿着一个垃圾桶从桥下上来,没人会注意。
    就算有人看到了,环卫工人拿着一个垃圾桶,也是正常的事,人们也不会想什么。
    一个小时后,找到垃圾桶的环卫工人,把一个垃圾桶放在三轮车上。
    盯着桥下那一袋子钱的人,没有看见那个装钱的袋子,还会继续在桥头盯着。
    三轮车上放着一个垃圾桶,谁也不会想到,垃圾桶里放着装了一大笔钱的袋子。
    走在大街上,七拐八拐的去了车站,又加了一层保险。
    如果还有人盯着环卫工人,这一路,也差不多甩开了。
    环卫工人之所以去了汽车站,是青县汽车站,每天早晨,去往各地的车辆很多。
    也是青县早晨最热闹的地方,人流量也很大,有要出门的人,还有送站的人。
    每天早晨,车站门前,都有三、四个环卫工人在清扫卫生。增加一两个人,不会有人留意。
    环卫工人,拿着一个袋子,进了车站,去了一趟卫生间,出来的时候,还拿着那个袋子。
    袋子里的东西,已经换到了他的拉杆箱里了。
    最坏的结果,一直没有甩开盯着的人,那个袋子里,已经是一堆废纸了,已经脱离了危险了。
    环卫工人骑着三轮车,沿路捡一些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重新回到大桥,把垃圾桶放在桥头,环卫工人的任务就结束了。
    盯着的人,看着环卫工人,蹬着一辆空三轮车走了,就会放弃继续跟着环卫工人,而是去翻垃圾桶。
    等拿出一袋子破书的时候,那脸上的表情,铲子想着都想笑。
    铲子的老家就在青县,从小在青县长大,虽然后来去了省城,这些年,还经常回来。
    所以,对青县这个地方,很熟悉,这也是选择在青县的主要原因。
    铲子祈祷着,这才成功,成功之后,就洗手不干了,带着这三个弟兄,做点正当生意。
    轮到铲子买票了,铲子犹豫了一下,买了一张将近中午去外省的车票离开了。
    隔着两个人的那个小伙子,买了一张下午去省城的车票后,迅速拿出手机,发了一个短信出去。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