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帝都调研

时间:2024-01-12作者:林新儿

    之前说的帝都XZ政研室调研组来道南了。
    车主任没有来,但他给孙书记打了电话,亲自点名要王成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六个人,一个司长带队。
    这位司长据说是很多农村农业问题的专家。
    省里派了省政府秘书长和一位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去接机。
    王成当然陪同了。
    司长叫郑立军,在帝都农村农业问题领域颇有名气。
    “郑司长,你好,我是道南省政府秘书长XXX,这位是安昌市市长王成同志,这位是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王市长,车主任让我们听你安排啊!你可得安排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东西啊。”
    王成嘿嘿一笑。
    到了迎宾馆,吃中饭时郑司长问:“王市长,安昌这两年在你手中搞得不错,要大力表扬,你确实很有能力,我听车主任说主任同志很欣赏你啊。”
    “都是首长们抬爱,还有我们省委孙书记、省长、张海明书记、以及我们饭桌上这两位秘书长关爱有加啊。”
    郑立军有一些不高兴了,他心里想:这小子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刚啊!
    “你这是说获奖感言呢,哈哈哈!来,我们吃完饭,休息会就到省里去开会吧。”郑立军笑盈盈地说。
    吃完饭,到了省里。
    孙书记和省长分别接见了调研组一行。
    在会议室,王成说:“调研路线就这样吧,到湖西县大龙镇、南红县某镇、安州青东区某镇。”
    王成已经和叶浩说好了,把人往那儿带。
    郑组长想去潭江,但王成不敢带他们去,为啥?
    因为之前在潭江受过“教育”,王成担心把这些调研组的带过去,搞不好对道南印象变差就完蛋了。可别小看这些智囊,要是在一些专呈里写两笔,道南可能就要出事儿了。
    下午,张海明在市委亲切接见了调研组一行。
    王成带着调研组参观了市委市政府大院。
    “我们明天天一亮再行动吧!这一次我给你们带一位大宝贝陪着大家一起去调研。”
    “哎哟?王市长这是要给我们配?”郑司长表面上笑盈盈的,心底里有一丝厌恶了,他误解了王成了。
    “诶,你们误解我了,郗副部长的儿子在我这实习,干的特别好,这一次刚好带着他跟着你们去学点东西。”
    “中组的郗副部长?我听说了,前几次车主任说起来了,原来在你手下实习啊,好。”郑立军惊呆了。
    “对。”
    小郗这会刚好过来汇报工作。
    “来来来,明天跟着我们去调研。”
    “郑叔叔?”小家伙竟然认识郑立军。
    “小郗,想不到你在王市长手底下实习,我们得有几年没见了吧?”
    “叔叔,有呢。”
    王成一脸惊讶地看着俩人。
    “叔叔,这位郑叔叔和我师出同门。”
    “啊?郑司长今年四十多了吧?这?”王成着实懵了。
    “对啊,我硕博连读的导师当年不到三十就是硕导了。”小郗解释道。
    “你爸爸把你放这儿来,是个明智的选择,明天跟着我们去调研。”郑立军喜笑颜开,可能是因为他算是自己师弟,可能因为他爸爸是郗副部长,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
    “郑司长,请对安昌、请对道南多多关照。”小郗很正经地说。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下,郑立军的疑惑全部解开了。
    晚餐吃得很愉快,自从当了市长以来,这么多接待任务,王成已经知道安昌哪些菜正宗?哪地儿环境好?
    晚餐大家都吃得很愉快,还小酌了几杯。
    …
    早上七点半,王成立刻起床去陪郑司长们吃饭了。
    秘书出身的他,在接待方面,从来没有让任何一个上级单位的领导干部找出毛病来过,并不是说接待阵容多豪华?而是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用心。
    因此,自王成上任市长以来,帝都很多部门都特别关注安昌。
    这也算是一种软实力吧?
    郑立军很感动:“王市长,你这么有心,我都不好意思了。”
    带着大家吃了早餐后,肖俊俊把小郗也接过来了。
    一台考斯特,带着大家往湖西县大龙镇开去。
    为什么要去大龙镇呢?因为王成熟悉,也因为大龙镇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有很强的代表性。
    因为大龙镇就在安昌去湖西的高速公路路口,此刻,湖西县县委书记万拥军带着一众领导干部在高速路口迎接。
    “别候着了,走吧,直接去大龙镇。”王成说了一句。
    “王市长,这排场搞大了,我们都是普通干部而已,不必这样的。”郑立军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可不是我安排的啊,大家一听帝都的领导要来,一个个都很激动,都指望着让你们看到真实的情况,然后写点对安昌、对道南有益的东西,哈哈哈。”
    王成这一解释,让郑立军心里好受很多。
    到了大龙镇,王成也没有在镇里停留,直接去了东台村,到了很多年前,那位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家里。
    如今,这位老奶奶早就离开了。
    车子到了东台村,王成带着调研组先走了一圈。
    “郑司长,这个村子的规模不大,也没有什么产业。你可以随时去了解情况,但我建议不要这么大张旗鼓去,让其他人在车上等,我们几个人过去就行。”
    于是,王成、郑立军、帝都一位同志、万拥军几人走路去附近了。
    先来到了老奶奶家,她已经离开了,她家的房子还是红砖墙,只不过这一次大门紧闭,门口的菜园因为没人打理已经荒草丛生。
    老奶奶的儿子估摸着还在外讨生活。
    王成说:“你看,像这样的家庭会越来越多,我真的担心哪天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
    “不会的,现在国家的政策下,会有更多的人跟随政策回到农村的,就像现在拍三农短视频的这些人。”郑立军信心满满地说。
    王成没说话,这种场合他不想和郑立军司长产生分歧。
    “接下来我们去全村最富裕的农户家看看。”
    郑立军有些期待,他第一次经历这种新奇的调研。.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