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269章 艰难的求生之路

时间:2024-01-12作者:十八木听风

    来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相貌很斯文,就是面容比较憔悴。
    “我爸给人帮忙去了,晚一点才能回来。”陈大勇急忙说道。
    “我是普外科病人的家属,我父亲明早做手术,术后需要一个护工照料,不知道陈老爹有没有时间?”中年男人很客气的说道。
    “我爹刚被人叫出去,不知道他在外头接到活没有?没法给你准话呀。”陈大勇很为难。
    “那我在这里等一下陈老爹,可以吗?”
    “都是病人,只要你不嫌弃,就随便坐吧。”陈大勇赶紧招呼中年男人坐下。
    耿老太太自来熟的跟中年男人聊起来,原来这人是报社的编辑,他老爹要做腹部手术,这两天起卧需要有人照顾。
    “我单位忙,请不到假,也没有让儿媳妇照顾公爹的道理,只能请人帮忙。”中年编辑叹口气。
    “你肯花钱,就跟你尽孝是一样的,大家都能理解。”耿老太太赶紧安慰他。
    手术后恢复的快,不过就是几天功夫,这点钱,一般人都承受得起。
    胡乱聊了几句,陈老爹就进来了,刚跟姥姥和元妮打了声招呼,编辑就把他拉到一旁说起了话。
    两人在讨论工钱以及照顾时长。
    商量好了之后,编辑就笑着说道,“陈老爹,那我父亲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明早十点以后,我就在手术室外边等着,我看护过这样的病人,有经验着呢。”老队长拍着胸脯,满口答应。
    看到编辑走了,姥姥笑道,“做这个营生可行?”
    “太行了,多亏了你家老四,要不然都没钱给大勇治病。”老队长端起茶缸子,抬手就准备喝。
    元妮赶紧拿起暖瓶,帮他兑了点热水,现在天已经凉了,可不敢再喝冷水。
    老队长喝了水,又抹了抹嘴,这才坐下。
    据老队长说,他在家里筹办的那点儿看病钱,跑到京城来又交了住院费,就花的差不多了,
    “我没想到,大勇得的是慢性病,要长期治疗,幸亏学兵给我介绍了这个营生,要不然,早就没钱给大勇治病了。”
    陈大勇心有余悸,“就是那个洗血的机器,每隔三天就得上一次,要不然我就浑身乏,还恶心。”
    “就这玩意儿贵,做一次得八块钱,每月光是洗血,就得花八十块。”
    大家都同情点头,八十块钱不是个小数,别说是老队长和陈大勇拿不出来,就是搁现在的京城,普通人家拿这么多钱都吃力。
    姥姥的手已经在摸兜了,能帮一把是一把,就在这时,老队长看见了她的动作,“不用不用,我现在不是做护工吗?挣的钱足够给大勇看病了。”
    “可是……”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啊?
    “医生已经说了,现在大勇的病是急性期,需要多洗血,等他病情稳定了,每周上两次机器就可以了,到那个时候,花钱就少了。”
    老队长大声说,但声调有些愁苦,听起来更像是安慰自己。
    每月花八十块钱做透析,和花六十四块钱做透析,有多大区别呢?
    “那你们以后怎么打算的?”元妮算是听明白了,就算是急性转慢性,陈大勇也不能离开京城。
    丹山县根本就没有透析机,他回去就是死路一条。
    老队长深深吸了一口气,“我们父子俩一出门就求人,我正想跟你们说呢,以后大勇就不走了,他得留在京城治病。
    治病不能没有钱,我可以留在医院当护工,你们能不能帮大勇找个活干?”
    先把命保住,至于钱……只要努力干活不就有了吗?
    姥姥皱眉寻思起来,陈大勇可是肾病患者,不能劳累,所以他干的活挺不好找,太轻松了,人家不会找他干,太累了,他干不了。
    见姥姥不吭声,陈大勇急忙说道,“姨,你千万别往心上去,我爹就是随口说说。”
    “我想到一个活,大勇啊,你会不会装自行车?”姥姥猛的一拍大腿。
    大勇愣了一下,“会呀,我家的自行车被我拆了装,装了拆,都不知捯饬好几回了。”
    大队长家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很早就置办了一辆二八自行车。
    村里的路不好走,自行车坏的快,老队长父子都会修自行车。
    “那就好办了,有大勇能干的活,你们安心住院。”
    得了姥姥这句话,陈家父子千恩万谢。
    父子两个早就商量好了,等陈大勇出院以后,老队长继续留在医院做护工。
    老队长在家没脱离过劳动,身子骨还行,他做护工挣来的钱,就够陈大勇看病的了。
    陈大勇挣来的钱,刚好做生活费。
    “都是一个村的人,别说那么多客气话,只要大勇好好的,我们心里也高兴。”
    姥姥大度的挥挥手,表示能帮的忙一定帮忙。
    这可不是老太太瞎吹牛,四舅舅打算自己开铺子,正想找帮手呢。
    与其用外边的人,不如用自己人,就是不知陈大勇的身体行不行?
    “医生说了,只要大勇的病情稳定,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劳动,只要别干重活别熬夜就成。”老队长赶紧表态。
    陈大勇也猛点头。
    这对父子,在红旗大队是数得上的人物,没想到一场病,直接把陈大勇给打垮了。
    连带着老队长一起吃苦受累,这把年纪了,还要挣钱给儿子看病。
    虽然同情父子俩,姥姥并没把话说死,到底用不用陈大勇,决定权还在四舅舅手里。
    离开了医院,几人直接回家。
    一进院子,只觉满园飘香,耿老太太到处看,“你家老四媳妇可真能干,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怎么这么香?”
    四舅母从厨房探出头来,“你们回来的正好,羊肉粉汤就要出锅了。”
    “羊肉不好买,你们打哪儿买的羊肉啊?”立秋之后,人们开始进补,羊肉本就不好买,现在更成了抢手货。
    四舅母指了指堂屋,笑着说道,“娘,妮儿,你们快进屋看看去吧,不光是有羊肉,还有你们想不到的……”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