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82章 政策阻力

时间:2024-01-03作者:蔡一刀

    送走贺勇后,伍安邦想了想,离开了县委,乘车去了一趟经开区。
    打着视察工作的名义,顺便给王文斌吃了颗定心丸。
    经开区工作不能乱。
    不过说的并没有告诉贺勇那么详细,当时只是没忍住,将自己猎奇的发现给贺勇分享了一下。
    到王文斌这里,点到为止。
    说太多,伍安邦生怕谁没管住嘴给传播出去,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不过贺勇所担心的事,第二天还是发生了。
    “听说清远镇的事,市里对伍书记不满?”
    “哪听说的?”
    “就是,这不造谣嘛,伍书记处理的多漂亮啊,我告诉你,别乱传谣。”
    “黄书,啊不,黄江生刚刚出事,市委再不满,还能调走伍书记?”
    “张主任说的有道理!”
    邹宏建默默躲在角落里,将听到的话,全部铭记心中,没有跳出去呵斥,眼见一群人开始去忙工作后,立马转身,去向伍安邦汇报。
    “呵呵,看来我的名望还不错,大家都没期盼着我倒台。”
    伍安邦闻言,笑了笑,挥手道:“行了,去忙工作吧,别整天扒墙角。”
    普通科员乱嚼舌头,伍安邦并不在意。
    中层干部、小领导已经具有敏感性,根本不会在公众场合乱嚼舌头让人轻易听到。
    到了县委常委这个级别。
    也只有前宣传部部长李映雪那种靠着性别红利上位的领导,才敢在公开场合,对伍安邦的政策大放厥词。
    当然,求锤得锤,现在被踢走了。
    早上伍安邦来县委时,遇到组织部部长何胜原,那叫一个亲切恭谨,一路小跑,主动堆笑弯腰上前问好。
    甚至比以前还要热情。
    实际上,他并不属于伍安邦的人。
    但这才是高级领导。
    心中想着什么,根本不会表露出来。
    “工作慢点就慢点,正好,我干点别的事。”伍安邦抓起电话,打给了县发改委主任赵应军。
    虽然听到了一些县里传闻,但赵应军可没敢怠慢。
    非但如此,为了撇清嫌疑,挂断电话后,几乎是一路小跑紧急来伍安邦办公室报道。
    “怎么气喘吁吁的?”
    伍安邦看着大腹便便的他,止不住的喘着粗气,连忙挥手道:“坐,先喝口水。”
    “谢谢书记!”
    赵应军大口灌了两口水,一擦嘴,连忙眼巴巴问道:“伍书记,您找我是有什么工作安排吗?”
    “哦,问你一些事!”伍安邦摆着手,示意他不要紧张,道:“县一中如果转型公私合营,有问题吗?”
    “公私合营?”赵应军一头雾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啊,啊,不,县一中的话,必须要市教育局批示,这种事以前没有先例。”
    “必须吗?县二中呢?”
    赵应军沉吟道:“阻力肯定比县一中要小,但还是需要市教育局审批。”
    “好吧!”
    伍安邦有些不爽。
    土地财政第一步,居然就要求市里,指不定还要被如何设卡。
    “县政府建立融资公司,向市场投放债券,募集资金的话,政策上有没有什么阻力?”
    赵应军茫然的眨了眨眼。
    伍书记怎么净问一些非本职工作。
    这块不归他管啊。
    “我记得,募资的额度、债券的发行,县政府这块规定很模糊。”赵应军努力的回想了一下,道:“水迢文当书记的时候,想过发债券募资,不过当时市里给打回来了。”
    “为什么?”
    “理由是当时县里已经上了很多项目,而且眼看迟迟无法回本,市里担心放开募资,会进一步加剧县里财政负担。”
    市里的判断是对的。
    当时的决定也是无比正确。
    真要让水迢文放开手脚去发行债券,鬼知道现在桃坪县债务窟窿有多大。
    伍安邦沉吟,道:“县里的民用住宅地价出租,和商品房市场售价,市里管不管?”
    伍安邦第一次发现。
    县级单位权力十分受限,什么事市里都能插一脚。
    “这个倒是不管,关键县里也卖不出去多少商品房。”赵应军苦笑道:“按照发改委的文件,我记得,商品房定价,完全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预,民用土地出租,那自然是价格越高越好,但是有个低价。”
    伍安邦连连点头道。
    这样的话,再卖地皮和操纵商品房价格上,就没有阻力了。
    “县里的房产企业,向市里,甚至省里银行贷款,政策上有条条框框吗?”
    这一下,赵应军反应再迟钝,也明白伍安邦要干什么了。
    “伍书记,您是想炒商品房吧?”
    伍安邦眉毛扬起,诧异的看向他道:“哦,你知道怎么炒?”
    “嘿,现在互联网信息那么发达,北京前一阵房价失控一样飙升,我都看新闻了。”说完,赵应军摇了摇头,又小心翼翼看了眼伍安邦,道:“咱们县,没人,炒不起来。”
    “这你不需要担心!”
    伍安邦摆手道:“既然你知道北京的楼市,那你给我说说,在你的理解中,这房子改怎么炒?”
    伍安邦难得遇到一个知音。
    实在是2011年,对于内陆省份的楚州省一个小县城,土地财政这套模式太过新潮,大多数人都是两眼一抹黑,闻所未闻。
    “你说说,我听听!”
    眼见伍安邦来了兴致,赵应军将自己从新闻上看到的东西,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大致拼凑了出一个他所认为的炒房模式。
    十分初级,连杠杆运用都懵懵懂懂。
    不过赵应军确实已经摸到了门道。
    “那你认为,在咱们县,如果推行这套模式,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政策阻力和风险……包括市里需要审批,也算是阻力之一。”
    这最后一句话,让赵应军目光一闪,心头咯噔一下。
    不过他掩饰的很好。
    连忙整理思绪,讲出各个环节存在的阻力和风险。
    至于楼盖起来后,怎么卖出去,赵应军懒得多问。
    因为伍安邦这最后一句话,几乎坐实了当下的流言蜚语。
    “按照市里的态度,伍书记这炒楼,八成是白日做梦。”赵应军心中想到。
    市里层层设卡,你怎么炒?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