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415章 商谈办学

时间:2024-01-03作者:蔡一刀

    一直睡到下午六点,窗外天色渐黑。
    伍安邦洗了把脸。
    刚出门,邹宏建就紧急汇报了下午项南大发雷霆的电话质问。
    “哦,不要紧,这事儿回头再说,你闻闻,我身上有没有酒味?”
    “还有点,不过不是很刺鼻!”
    不得已,伍安邦不得不将妻子黎慧瑶给他准备的男士香水取出来,喷了喷,尽量遮住身上酒味。
    “走,去星海楼!”
    金江建材才哪到哪?
    等到桃坪县学区房登场,市委怕不是羡慕嫉妒恨的眼睛要滴血?
    “可惜了,项市长要调去湘沙市,不能再帮我挡挡市里的压力。”伍安邦有些遗憾。
    不过,不遭人妒是庸才。
    晚上七点整。
    伍安邦准时步入了这家湘沙市著名的餐饮酒楼。
    在包厢内静等了十几分钟。
    很有领导范的吴志安这才姗姗来迟,圆脸上满是歉意的笑道:“伍县长,抱歉,抱歉,让您久等了,路上堵车!”
    “理解!”
    伍安邦丝毫不敢流露不满。
    为何?
    因为眼前这位吴志安,是楚州长郡教育集团的老板。
    湘沙,甚至是楚州省,谁人不知‘长郡’两个字,几乎等同于保送985。
    而长郡教育集团起家的根据地。
    正是大名鼎鼎的楚州省四大名校之一,长郡中学。
    论行政地位,吴志安不如伍安邦。
    但论社会地位,吴志安完爆伍安邦一个财政不富裕的小县长,今天能见到吴志安,都是托了岳父黎庆华的找关系。
    别的不说,就瞅瞅长郡中学每年考上清北的人数,人家吴志安就有足够藐视伍安邦的资本。
    双方并不熟。
    吴志安也只是表面寒暄客套一番。
    见状,伍安邦直入主题,道:“我们桃坪县中学教育很不发达,所以县领导研究决定后,希望向长郡中学取取经。”
    吴志安闻言,了然一笑,淡定道:“这好说,目前长郡教育集团旗下有三种办校模式,分别是捆绑发展、委托管理、帮扶发展,力度大小不一,这个你们得先让宜山市教育局向省教育厅申报。”
    长郡中学并不是私立中学。
    故而,长郡教育集团也并非纯粹的民营企业。
    桃坪县经济水平,吴志安来之前查了一下,根本走不通用捐款买资助这条路。
    那留给伍安邦的,也就只剩下让省教育厅发话了。
    “吴总恐怕没有去过桃坪县,你去过那地方就知道,既不是革命老区,也不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新区,经济状况也不好,教育基础很差劲。”
    咦?
    吴志安被搞糊涂了。
    “那伍县长的意思是?”
    “我问过宜山市教育局的人,他们说啊,按照正常申请模式,教育厅是绝对不会让湘沙四大名校去我们桃坪县搞联合办学。”
    顿了顿,伍安邦眉头紧锁道:“但你们一天不来,桃坪县教育就一天起不来。”
    这叫什么话?
    “伍县长有什么话,不妨明说?”
    伍安邦一脸真诚的伸手按住吴志安搭在桌上的手,郑重道:“能不能允许我们桃坪县先上车,后补票?”
    “怎么个先上车,后补票?”
    “你们长郡中学来我们桃坪县联合办学,我们向学生家长卖学区房,一旦财政扭亏为盈,富裕起来,再给你们联合办校的经费。”
    唰!
    吴志安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逗我玩呢?
    你以为这是去饭点,先吃饭,后买单?
    “伍县长别开玩笑……”
    吴志安说着,便准备起身离去。
    这时候,他才发现,伍安邦死死按住他的手。
    “伍县长这是干什么?”吴志安大怒。
    我不答应,你还不让我走了?
    “吴总先别急,你先坐下来耐心听我讲两句,来都来了,你路上堵了多长时间车?就坐这几分钟,是否有些匆忙?”
    吴志安一听也是。
    当然,他更忌惮的,还是伍安邦身后的介绍人,居然是军区那边的大领导。
    这他一个搞教育的,哪能惹得起?
    “那你说!”
    吴志安悻悻坐下来,他倒是要看伍安邦能把白嫖说出什么花儿来。
    “吴总你也知道,我要的就是你们长郡中学这块金子招牌,你们不可能把整个长郡中学搬过来,你们的管理模式,教育模式,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这些根本性的利益,并不受损。”
    伍安邦说着,身体前倾道:“区区一个桃坪县,也不至于损毁长郡中学的招牌,你们的根基是什么?是每年能源源不断考上985的学生。”
    吴志安一瞥嘴。
    也得亏伍安邦是一位实权县长。
    换个其他人这么臭不要脸的说法,他非得喷一堆国骂不可。
    “我知道,吴总你认为我是在白占你们便宜,但你也要想到,如果我这套模式行得通,以后长郡中学,是不是就多了一条财路?”
    财路?
    吴志安不解道:“你说的财路是指?”
    “挂名,联合办校,地方大卖学区房,反过来给你们一笔钱。”伍安邦将这套未来几乎人尽皆知的发展,故意说成了自己点石成金的原创。
    可在省会城市湘沙。
    土地财政已经初见端倪,并不像桃坪县干部那么孤陋寡闻。
    “也就是说,伍县长想利用桃坪县,来帮我们长郡集团做一个实验?”吴志安一脸不感兴趣道。
    伍安邦点头道:“长郡中学也要和其他三所楚州省名校进行激烈竞争,抢夺最优质的生源,对不对?”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
    所谓某地四大名校,五大名校这些知名学校,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大概率是高过其他普通中学的。
    但有多高,三倍,五倍吗?
    当然不是。
    他们实质上是利用自己领先的优势地位,以强大知名度,完成掐尖,将全市最优质的那一小撮学生,聚拢在自己手中。
    于是,普通中学,十年八年都出不了一个清北考生,他们却年年都有十个八个清北考生。
    根源在哪里?
    能考上985的不一定是天才。
    但考不上的,智商一定高不到哪里去。
    高智商的天才学生。
    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各大学校疯抢的那种。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