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锤遍省队

时间:2024-01-10作者:兴亡百姓苦

    翌日。
    傅清与陈阳,把3人送到体工大队,帮忙安排好食宿和训练场地,就驾车离开。
    石敢、祁钜、张晓平把周围的环境熟悉1遍,正好赶上体工大队的午饭,至于徐江估计还得晚几天才能过来会和。
    体工大队有食堂,毕竟运动员的培养很多不能省,尤其是吃饭。
    菜式很丰富,牛肉管够,毕竟运动员的消耗量大,营养必须跟得上,基本以少油淡盐多蛋白为主。
    这还只是省队,听说国家队的很多国手,还有自己的营养师,专门制定营养餐和食谱,0食都是特供的牛肉干,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运动员只要专心训练就可以。
    饭后进行午休,调整身体,训练从第2天开始。
    —————
    清晨,
    现在已经是8月,炎炎夏日。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气温最高38c,清晨的植物,因为温差的缘故结满露珠。
    别看是大清早,可空气中的湿度,预示着今天又是个闷热的天气。
    如果在这种天气,躺在空调屋里,盖着凉凉的冰丝夏凉被,美美的在命中和周公相会,亦或者与女神漫步在积满露珠的林荫小道,该有多么美好啊!
    这种日子属于大多是人,但运动员1定是那少数无法享受的1类。
    对于石敢来说,这种日子从那年冬日凌晨4点开始,自己已经做足心理准备。
    相对于夏日的清晨,让人更难以忍受的,是冬日的寒风,吹得你舌头打结、眼泪鼻涕横流。让人充分体会到,为何诗人会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从来了体工大队后,石敢的横练功夫就放下了,1部分是时间太紧凑的缘故,1部分是药膏即将消耗殆尽。
    结束早晨的例行晨跑,徐江给石敢踩着大腿和小腿肌肉。
    在体工大队的这段日子,徐江在石敢训练拳击的时候,天天粘着那些专业的百米教练,偷学了不少本事。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毕竟,徐江也是体育类出身,很多知识都是共通的。
    放松完身体,石敢慢慢走会宿舍,趁着宿舍没人。
    呑气发劲,从空间取出“大还丹”服下,然后才去吃早餐。
    相对于在炎湖1中,在体工大队的训练不再是枯燥的体能。
    祁钜的人脉关系网,以及傅清的帮助,让石敢不缺各路高手陪练。
    早饭过后,石敢休息1会儿。
    独自赶往拳击队的训练场地,换好衣服戴好自己的专属拳套。
    对!专属拳套。
    这是在他第1次和拳击队63.5公斤的扛把子,进行1场友谊赛,并在第1回合以绝对的碾压实力ko他后,祁钜专门为他找来1副20oz特制拳套。
    众所周知,拳击手套的尺码1般是以oz为单位的,oz是盎司的意思,是英制的重量单位,
    常见的拳击手套有10oz、12oz、14oz、16oz,这4种比赛手套。
    当然日常训练选择时,主要是根据个人体重来选,60-70kg选10oz的,71-80kg选12oz的,81-90kg选14oz的,91kg以上选16oz的。
    祁钜知道石敢的实力,要是以这种身体素质,欺负省队的这帮人,根本达不到训练目的。
    直接手工给他改造出1副破天荒重达20oz的特殊拳套,来限制他重拳速度的发挥。
    石敢跳上擂台,活动着身体。
    路过擂台的拳击队员,不管是与石敢的熟悉程度如何,都会热情的对石敢打招呼:
    “呀~,擂主今天这么早啊!”
    “擂主,今天打几回合。”
    “什么几回合,擂主那是墙走我不走,只要擂台不塌,肯定到饭点。”……………
    现在的体工大队,你可以不知道总教练是谁,甚至都可以忘记自己教练是谁,但你绝对不能不知道“擂主”是谁。
    这是石敢在体工大队的外号,至于如何来的很简单,不停的守雷。
    只要是拳击队的,人人都可以来锤他,当然你得锤的到才行,并不是因为拳击队人多,大家得排队挨个来。
    而是你得步法和反应快;亦或者你身高腿长,能够堵住擂主。不然1个回合下来,你都不1定能,结结实实的锤到石敢1拳。
    石敢带着20oz的拳套。比赛时,出拳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可闪躲技能,却在大家的帮助下直接点满。
    眼为身之帅,很久之前石敢就能捕捉到蜻蜓的飞行。
    练习拳击后,对手的出拳轨迹和发力动作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可看到是1回事,身体跟的上是另1回事。再加上拳台就这么大,极大的限制石敢闪转腾挪的空间。
    省队的拳击手,都是经过正规的训练,实力可是不低。
    面对对手放风筝或者是闪避高手,有着自己的1套打法,这让石敢带着20oz手套后,确实没少被锤。
    但横练功夫给了他持久的抗击打能力;9牛2虎给他充足的耐力、体力,能让他1直持久作战。
    “咕咚”
    有人跃上擂台,石敢认识来人。
    乔永,身高173cm,体重60公斤,是省队60公斤级别的1哥,人送外号乔帮主。重拳在他这个级别绝对no.1的存在。
    而且对方的拳力特别硬,就像石头1样。
    两人不是第1次交手,相互碰了1下拳套,分别后撤1步,乔永用的不是传统右拳架,是少有的左式抱架,俗称左撇子。
    石敢现在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看对方拿左架,自己跟着也换成左架。
    台上也没有裁判,有好心的队友敲响1旁的响铃。
    “叮铃”
    1句废话都没有,乔永脚步变换,直接压上来,这是他独有的打法风格,根本不管对方什么反应,上来就是“3板斧”,前手直拳接大摆拳亦或者勾拳。
    堪称《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1流高手守门员。
    和他对打的人,要是扛不住这开头3招,气势上肯定会受到影响,被乔帮主压的抬不起头来。
    要是没有手上的20oz拳套,石敢绝对选择和对方互锤打对轰。
    可手上的拳套让他的出拳速度变慢,除非对方出拳劲道用老,才有机会打中,不然都会被对方利用步伐或者身体摇摆,轻易的躲过去。
    这种滋味让石敢异常难受,终于体会到,之前自己用超快步伐和反应速度,躲避对手拳头的时候,对方是什么感觉了。
    可石敢只是拳头慢了,脚下步伐可没有减慢。
    抱架护头,任凭对方拳头如雨点落在自己身边,实在躲不过就利用前臂挨上1下。
    两分钟很快过去,“叮铃”铃声响起,乔永主动后撤步,摇摇头向台下走去。
    还没有等他下去,又跳上来1个对手,碰下拳套,又是1轮……
    每隔几轮大家很有默契的让石敢擦擦汗,喝口水调整1下。
    这样的节奏1直到开饭,然后下午进行拳击的其他练习,晚上跟着省拳击队学习理论知识,观看录像等!
    日子就在这种枯燥、重复、单调中度过。每天最值得记忆的是,中午饭后与御姐或者家里通个电话,说1说自己在这里的情况。
    张晓平在8月上旬就返回大草原,进行最后的赛前准备,毕竟最了解他的还是自己教练。
    至于开学的事,完全不用石敢操心。
    徐江把石敢“百米1级运动员”证书,给张雪峰用传真发过去,后者直接把这件事完美解决。
    还专门打电话嘱咐石敢:好好训练,家里有什么困难给我说,保证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石敢连连道谢。
    比赛的时间是9月23号,这次赛事跨度时间比较长,加上来回路程得十天左右。
    汉东省相对于国内算是搏击大省,每个级别都派出队员参加,徐江就跟着去了,得参加省体育局组织的教练员短期培训。
    剩下的石敢、祁钜搭着省体育局的“东风”1起前往深城参加这1届全国拳击锦标赛。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