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592章 北宋五子,张载

时间:2024-01-10作者:星星子

    “这一句之后,直接让后世不知多少人为之震撼,并且将其视作自己的终生目标。”
    “而画面上这个小男孩也不是凭空捏造!”
    “他是王阳明,这也是真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问答,而他也有一个身份,他乃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
    “也是让后世敬佩的理学家,他的学说直到今日还备受推崇!”
    “王阳明!”
    “华夏最后一个圣人!”
    众人大脑嗡嗡的,他们看着画面上逐渐定格的小男孩,这一刻倒抽一口凉气。
    诸如北宋苏轼,被誉为完美要成仙的苏轼也终究没有成为圣贤,可以说自孔子,老子等人之后,华夏再无圣贤!
    但王阳明却做到了!
    华夏最后一位圣人!
    “这第一名的确硬啊,这个喷不了!”李二眼神复杂。
    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第一名他不满意,那他李二必定要借魏征的嘴一用,开启属于自己的怒喷模式。
    甚至都打定主意了。
    哪怕是如第二名的大明宣言,他李二也要喷一下,发泄发泄心中怒火。
    但,面对这一句,以及深受这一句影响,以至于培养出一个华夏最后一个圣人,他表示,太硬了,喷不动。
    “还是找机会喷朱棣这小子吧!!”
    李二说道。
    高阳说道。
    “在我看来,王阳明便是这四句话最好的践行者!”
    “弘治十二年,王阳明高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先后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
    “而其中值得被人称颂的便是贵州龙场,在这一时期,史称龙场悟道!”
    “因为仗义上言,得罪了当时的宦官,被贬到龙场这个位置,期间还遭受了追杀,而贵州龙场这里在当时就是未开化之地,蛇鼠虫蚁无数,天气苦寒,在此就是要活生生的熬死王阳明!”
    “但就在这,王阳明躺在一处山洞中,他开始思考他这一生,身体上是极致的痛苦,精神上却是不断的放松,最后,王阳明一日悟道!”
    “史称龙场悟道,也在这,华夏至此多了一位圣人,也是华夏最后一位圣人!”
    “成圣之后,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这几人也算倒霉,遇到谁不好,非遇到成圣的王阳明,仅仅只是靠着心理战就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叛乱,他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王阳明离不开这横渠四句,他自身也堪称是这四句的真实写照。”
    画面一转,回到北宋。
    高阳声音响起,
    如果有心人,但凡多注意一些史料,都会发现,自古以来有一句被引用的极多的句子,且都出现在一些名人的口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短短22字名言直到千年之后,也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他没有入课本,但却是书本之外知名度最高的名言之一!
    而且他自身就像是有一股魔力一般,这句话,你只要在某个场合听过—次,下次你张口就能背出来!
    这是独属于横渠四句的魅力,是其他任何名言所不具备的一句话!
    他又名【横渠四为】,只是后世更愿意称其为“横渠四句”。
    这句话出自北宋张载,乃是著名的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生于1020年,因为一生长期在今陕西眉县横渠镇生活和讲学,故被后世称为“横渠先生”。
    这一刻,欧阳修身体一震,
    “竟然是张载,刚刚我竟然忘了!”欧阳修有些意动。
    苏轼也是眸子一眯,北宋五子,他苏轼也是!
    高阳继续的道。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横渠四句”影响了华夏上千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这句话的不凡,他注定要被各个时代的牛人当作立身和做事的最高标准,并以一生践行!
    他甚至比嵇康血,还要让人动容。
    他就如人藏在大脑深处最让人震动的一句话,平时毫无影响,但一旦让你大脑接收,就会让你热血沸腾,日夜铭记!
    纵观历史,也的确如此。
    越是在乱世,这句话的威力就越大,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说过这四句,黄宗羲在明清间说过,抗战时期也说过。
    随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将“横渠四句”视作华夏人的精神绝句。
    没有之一!
    如果评选,千年来有哪一句话自始至终激励着一代代华夏百姓为国为民而努力奋斗,那一定是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秦,始皇眸子一眯,点头道。
    “这句话的确……”
    “这话为第一,当之无愧!”
    此刻,高阳继续的道。
    “张载的祖籍是开封,1020年,因为父亲张迪在长安做官,所以出生于长安。张载的名字也来头,取《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彰显了张迪对他品格的一种期望。”
    “且,显然,张载并没有让父亲失望。”
    “张载15岁那年,张迪在涪州知州任上病逝,这无疑是家中的一大变故,张载身为家中长子,必须要扛起大梁,他带着五岁的弟弟张戳,与母亲一起打算护送父亲灵柩返回开封,好让父亲落叶归根。”
    “所以,一家人跋山涉水终于走到了陕西横渠镇,因为带的全部盘缠用光了,又听说前方发生了一场兵变,无法前进,他们只好滞留此地,张载和母亲被迫将父亲灵柩葬于一个叫迷狐岭的地方。”
    “而因为父亲的落葬,也注定留住了眼前这名神情悲戚的少年,迷狐岭正好在横渠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按道理张载是不会留在这的,但因为父亲灵柩在这,张载需要守孝三年,所以他选择了横渠这个地方!”
    “这成就了张载,也让张载成就了横渠,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被历史铭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