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579章 潮汐发电

时间:2024-02-01作者:说谎的山羊

    第579章  潮汐发电
    第579章  潮汐发电
    不过金枪鱼的养殖,在全世界尚属起步阶段。养殖规模小、育成周期长。
    仅就蓝鳍金枪鱼来说,从鱼苗到百斤成鱼,要花费近四年时间。
    即使这样尚不完善的养殖技术,全世界也才有一两个国家和地区掌握。
    我国作为全球水产大国,目前全国仅有一处实验性的黄鳍金枪鱼养殖场。
    至于蓝鳍金枪鱼,周余和沈青青遍查互联网的信息,也没发现国内有人进行商业化养殖。
    两人越查越兴奋。如果大家都养,即使能赚钱也有限。
    但如果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概率会吃到满嘴流油。
    “周余,我看养金枪鱼能行!”
    沈青青两眼放光:
    “如果咱们做成了,大概率会是国内第一家蓝鳍金枪鱼养殖场!”
    周余也颇为心动,不过他向来谨小慎微,感觉这事滞碍颇多,不是那么容易做成的。
    “青青,咱们俩可没技术,如果真要搞,那是要从零开始的!”
    不要以为地中海能养蓝鳍,本子能养蓝鳍,想当然自己就能养。
    这种发大财的路子,放在谁手里,亲爹都不一定会传授。不付出极大代价,人家直接是对你技术封锁的!
    大家应该都吃过红薯,日常生活都用过橡胶制品,在如今都是稀松平常的玩意。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小小红薯,在几百年前的南洋,还是禁止出境的作物。
    其实这玩意是西方殖民者传来的,在南洋本地并不稀罕。偏偏明朝境内闹饥荒,人家还就不卖给你!
    后来还是一位姓陈的秀才,出海关冒死藏了一根藤蔓,才把番薯带回国内。
    可惜还没推广开来,明朝就亡了。反倒是满清捡了个现成的。就这一个小小番薯,推广后解了小冰河期的大饥荒,养活了几亿的人口。
    所以如今才有人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
    橡胶树的故事就不多说,都是类似的情况。只能说技术壁垒古今皆然。
    蓝鳍金枪鱼虽然已能人工饲养,但正是能攫取垄断利润的时期。
    周余和沈青青作为个人买家,即使出大价钱,也很难学到养殖技术。
    “养鱼嘛,饿了就喂呗!”
    听了周余这番话,沈青青却不以为意,信心满满的看着他:
    “别人能想到的,我不信咱俩就不行!”
    咦!周余一听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不论是养殖什么,无外乎根据养殖生物的习性,针对性的满足其生存繁衍需要罢了。
    而说到对金枪鱼的了解程度,两人自信绝不亚于一般的生物学家。
    只要钱到位,别人能做到的事,他俩没道理做不到啊!
    “好,那咱俩就试试看!”
    “好,试试就试试!”
    两人相视一笑,一股莫名的自信瞬间从心底涌起。
    一旦下定决心,两人立刻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困难。
    即使没有详尽的技术资料,但互联网相关的影音资料还是有一些的。
    尤其是那些访谈宣传片里,养殖所用网箱形制架构还是看的清清楚楚。
    虽然规格尺寸颠三倒四,蓄意模糊了正确数据,但是两人熟知金枪鱼习性,自己也能计算出真正的空间需求。
    两人各拿纸笔,讨论起佛手屿海域的水文情况。对比蓝鳍金枪鱼的生活习性,很快得出了结论。
    以佛手屿的水深和水温,完全可以用圆柱网箱的方式,进行蓝鳍金枪鱼的养殖。
    两人立刻开始计算,建设网箱所需物料用量,以及配套的设施及费用。
    这一算又是钱串子倒提。网箱的费用倒还好说,倒是相关配套费用更加惊人。
    比如金枪鱼种苗和每日饵料,乃至于投食专用的船只。
    好在两人养金枪鱼不用买鱼苗,直接捕捉野生蓝鳍繁育即可。
    而由于种苗的稀缺,他们完全可以梯次养殖,逐年增加网箱数量。这样饵料的压力也不至于一下压上来。
    唯独投料船是省不下的,总不能没事开着轻舟号喂鱼吧?
    这些都还是小事。最关键的点在于,开建养殖厂后,新增各类设备,岛上的用电量激增。30kw光伏功率根本不够看。
    单就成本来说,5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不过几十万,对两人不算很大负担。
    只要蓝鳍金枪鱼出栏,这点钱真的分分钟赚回来。
    不过蓝鳍金枪鱼对噪音敏感,如果岛上天天马达轰鸣,怕不是要把金枪鱼吓死,即使勉强能活也不上膘。
    而岛上面积有限,就是把小平原都铺满光伏板,怕是也发不出这么些电。
    两人都没想到,这养殖路上第一个难题和鱼无关,反倒是用电的问题。
    “我就不信除了光伏,就没有别的环保发电了”
    两人都不信邪,一人用电脑,一人捧着手机,在阳台桌前,满网搜索新型的环保发电机。
    还别说,这么一找,还真被他们发现了点新玩意。
    “周余你看这个,高空风力发电机!”
    周余歪头往笔记本屏幕一看,好家伙一串串的好像大风筝。
    比起一般的风力发电,高空机直接把螺旋桨机构放飞到1600至四万英尺的高空。
    高空风能充沛,是地面的十几倍。而且由于远离地面,噪声消减至最小。
    “这玩意不行,一阵台风就吹走了!”
    佛手屿位于海上,台风几乎每年都有。所以即使高空发电机已经商用,也不适合他们。
    “咦,我怎么把台风给忘了!”
    沈青青反应过来,顿时有些懊恼自己糊涂。开始担心蓝鳍金枪鱼养殖会不会胎死腹中。
    周余见沈青青有些低落,赶忙把手机凑到她面前:
    “青青,你看这东西怎么样?”
    “咦,这是什么?”
    周余展示的几种设备,虽然也有涡轮和螺旋桨机构,但既不是风力发电机,也不是一般的水力发电机。看起倒像是风力发电机放到了水里。
    周余嘿嘿一笑道: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潮汐发电机”
    潮汐发电机利用潮汐驱动叶片,从而带动内部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
    沈青青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潮汐发电机全程水下运转,既不会占用岛上宝贵的地面,又完全解决了噪声问题,简直完美符合他们的需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