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67章 躲猫猫

时间:2024-01-10作者:说谎的山羊

    周余抬眼一望,不远处的海面一道灰影一闪即逝。
    “你看那是提督么?”
    沈青青表情急切,刚刚暴富的喜悦一扫而空。
    周余暗暗称奇,难怪沈青青几次三番错认,就刚刚那惊鸿一瞥,确实很像猫的脊背。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片大海上,说是鱼背更靠谱些。
    周余稍作沉吟,还是如实道:
    “青青,我看应该是条鱼才对”
    “看那颜色和体态,大概是条灰海豚!”
    对于海洋生物知识,沈青青知之甚详,远不是周余可以相比的。
    只不过是关心则乱,被私心蒙蔽了双眼。听他这么一说,沈青青也很快反应过来。
    那条灰影的姿态,之所以和一般鱼类不同,还正因为也不是一般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海豚。
    从颜色到体态,越想越觉得周余说的没错,就是灰海豚无疑。
    “唉,黄金虽好,可我猫没了…”
    沈青青哭丧个脸,和周余一起收拾工具。
    等两人把一应工具和金条都收拾好,已经过了中午了。
    两人打起精神,淘米洗菜准备午饭。
    周余起锅烧油,刚把一条青衣下锅。
    随着‘嗤啦’炸锅声起,廊道里传来一阵‘噔噔噔’的急促声响。
    周余和沈青青面面相觑,这声音他们熟啊。
    果然,下一秒钟一条大猫跳进厨房,一个急刹漂移,四脚空蹬好几下,才踏实地面借力跳到沈青青脚下,扒在她腿上的,瞪着两只金色眸子,眼巴巴的‘喵喵’连声。
    “提督!?”
    “你跑到到哪里去了?”
    沈青青又惊又喜,接着又想起之前担惊受怕,忍不住有怒气上涌。
    举起锅铲照着提督的猫头就比划起来。
    可大猫连声哀叫,她终于于心不忍。换了一手摸上猫头:
    “气死我了,你到底藏哪里去了?”
    周余看的好笑,指着猫爪子道:
    “这家伙,多半是钻到被子里睡觉去了!”
    沈青青目光一凝,才发现提督到爪子上挂着一缕织物,一看就是毛巾被上的线头。
    沈青青摸着猫头哭笑不得:
    “亏我们到处找你,你躲到被子里睡大觉了?”
    大猫颇不服气,昂起头又‘喵’了几声。
    两人虽不懂猫语,不过都能感受到它语气的委屈。
    两人对视一眼,恍然大悟:
    “这货该不是找不到咱俩,才藏起来睡觉吧?”
    两人越琢磨越对,原本还气猫调皮呢,这会反倒不好意思了。
    不过话说回来,谁能想到潜水前,要跟猫打招呼啊。
    两人把饭菜弄好,还特意给提督弄了条煎鱼表达歉意。
    这一上午折腾的不轻,两人饭后休息快一小时,才再次出动捕鱼。
    这回两人选了深浅适宜的海域,直接下了大眼围网。
    虽然没有成规模的鱼群。不过散鱼是真的多。两人一网接着一网,围了半个下午。各种鱼获围了千余斤。
    接下来的几天,周余和沈青青就穿梭在环礁内外。要么在泻湖内潜水、下围网。
    要么就在环礁的外围,追踪金枪鱼和剑鱼。
    至于那条沉船,两人没有再去探查。两人只希望它能迟些再被发现,到时候船上的些许痕迹都消失无踪,两人就可以放心变现了。
    转眼间两人在中沙逗留了七八天。虽然没有遇到大的鱼群,可是每天追踪金枪鱼,在加上围捕散鱼,渡鸦号已经在爆舱边缘。两人已经开始准备返航了。
    说起来出海年余,这次中沙之行,是最舒服的。
    垂钓、潜水、下网,收获颇丰的同时,还玩了个爽。
    唯有一点,两人都略感奇怪。
    最近在中沙,两人数次遇到灰海豚出没。
    而且还都不是正常的群体出现,几次遇到都是小小的一条。
    要不是特意感应过,那确实是条真海豚,周余几乎把它当成潜航器,差点就忍不住给直接捞上来。
    这天早上,两人在中沙外围,又围到一网鲣鱼,足有六百多斤,这下是真的爆仓了。
    两人再不耽搁,当天中午便拔锚返航,一路往东北急行。
    都是跑熟了的路线,依然是两天两夜的航程。在第三天下午,渡鸦号回到出发的码头。
    这一回的目的地,比起上回近了不少。往返也快了一些,全程耗时十二天半。
    虽然时间略短,鱼获总量却比上回还要多。
    不过这次没有太像样的鱼群,最多的种类也不过千余斤。
    所以总量虽多,鱼种也是花样繁多。以至于颜璐上船收鱼时,看着满舱的杂鱼,也是眉头直皱。
    “我的天,这么多种鱼,你俩这是把养殖场端了?”
    也不怪她纳闷。不在大海上漂个一个来月,很难集齐这么多种类的鱼获。
    即使两人前几次劫掠东沙泻湖,也没弄到这么多的鱼种。
    沈青青得意一笑:
    “颜姐,我们去了中沙大环礁,那里的鱼种多着呢!”
    颜璐听得连连咋舌。泻湖地形复杂,珊瑚丛生。一般人哪敢随便下网,把珊瑚给毁了,打鱼赚的钱还不够交罚款的。
    不过同样是环礁,中沙的面积是东沙的二十几倍。
    虽然因为是开放海域,水族密度不如东沙,但是种类之多则远远超过。
    真有本事在浅水珊瑚区捕鱼,捕到这么多种鱼获,倒也不奇怪了。
    颜璐手持纸笔,指挥着手下人,一种接一种的上秤计价。
    鲳鱼、鲣鱼、鲈鱼、海鲫鱼、海鲢鱼、梭鱼、比目鱼、沙丁鱼、金枪鱼,林林总总差不多二十几种鱼类。
    但凡有一种鱼数量达到总量的一半,都花不了多少时间。
    奈何杂鱼和散鱼的坏处就在于此。除了金枪鱼和鲳鱼、鲣鱼数量稍多,其他的鱼都是不多也不少。
    虽然周余和沈青青已经给鱼获按种类分装,一样样的盘点称重依然是个很繁琐的活。
    最后花了一个半小时,包括周余和沈青青在内,所有人都忙的头昏脑胀。
    才把所有的鱼称好分量,重新分类转运上车。
    颜璐离开后,两人按例搞了卫生。
    两人把船上打扫的一尘不染,又在船头观察好几次,确认周围没什么闲杂人等后。
    两人小心翼翼的开始搬运自家的鱼获。当然,好几箱杂鱼都是幌子而已,两人真正的宝贝,是混在其中的一箱金条。
    还好码头上的人各有活计,没什么人注意他们。
    两人紧张的登上车子,周余一脚油门,皮卡车载着鱼获和金条,在下午四点回到家门外。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