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192章 三战东沙

时间:2024-01-10作者:说谎的山羊

    为了防止灯光外泄,驾驶舱内也没有开灯。
    只在地板上放了支潜水手电,靠着折射的光线,才能看到室内的景象。
    沈青青坐在沙发上,摆弄着无人机地面站。
    这款无人机带有夜视功能,即使在漆黑的夜里,东沙岛上的情况依然是一览无余。
    整座岛上除了几个站着瞌睡的哨兵,根本没有人活动。
    港口停泊了大小六艘船舶,不过除了港口的灯光亮着,并没发现有人移动。
    虽然把东沙岛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沈青青依然忧心忡忡。
    “周余,这真的能行么?”
    武陵人号已经进入礁盘带,沈青青自问,如果不借助红外夜视,现在的光线下,根本看不看清任何东西。
    这种能见度,在暗礁密布的区域行船,沈青青根本不敢细想。
    “放心吧,青青。”
    “今天是满潮,绝对没有问题。”
    对于水底的情况,周余看的比水面清楚多了。
    与其担心触礁,周余更害怕海面上有什么障碍物。
    他虽然有点夜视能力,也比普通人强不多少。
    这种能见度下,如果前方艘船没开灯,那还真可能撞上。
    还好泻湖之内就没有船,即使有也不会违规关灯。
    沈青青能说什么,来都来了。当然是选择相信他!
    武陵人号借着潮水,在周余的可视微操下,轻松的避开一块又一块礁石。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已经越过了礁盘,进到泻湖之中。
    “好了青青,安全过关!”
    “啊?这么快,还没有做俯卧撑刺激呢…”
    对沈青青来说,种种风险完全看不见,远比不上第一回进入时,那种迎面撞上礁石的视觉效果吓人。
    甚至昨晚两人玩俯卧撑时,一高一低的都比这刺激。
    周余哭笑不得,起身把驾驶位让了出来。
    “青青,你来开,我要去收网了!”
    虽然记录了下网坐标,不过这黑灯瞎火的,除了他自己动手,想找到钓网都难。
    沈青青按照坐标指向开船,周余放出拖船探路,很快就发现了一张钓网。
    有了这张网做参照物,其他两张没跑了。
    周余收回了拖船,用钩子勾回浮标。摸着黑开动吊机,把第一张网拖了上来。
    这次下网的位置和上回完全错开,所以收获丝毫不比上回差。
    不过周余顾不上满网的鱼获,连鱼带网往船头一堆,立刻喊沈青青开船前往下一个坐标。
    沈青青在驾驶舱内备受煎熬,要说她开船的时间也不短了,不过这么盲开还是第一回。
    周余喊东她就往东开,喊西就往西开。具体到了哪里完全不知道。
    就连船头上来多少鱼也看不清。
    “周余,收获到底怎么样,鱼多不多啊?”
    周余正用吊机拉第二张网。网上大大小小的鱼获近两百条,收获甚是喜人。
    “大丰收啊,青青!”
    “好鱼起码占一半!”
    周余兴奋极了,蛙蛙占据此处就这么一个好处,帮他俩把鱼看住了!
    这一网还是堆在船头,武陵人号马不停蹄,开往最后一处坐标。
    最后这张网上鱼获最多,差不多小三百条,不过三分之二都是便宜杂鱼,实际价值还不如第前两网。
    吊机转动,这一网才拉上一半,周余扔下不管,往驾驶室跑去。
    “青青,你先去摘鱼。”
    “等跑出去,我在再过来帮你!”
    沈青青不敢耽搁,起身让开驾驶位。随手在地面站按下一键返航,转身就往外边跑。
    他们是从环礁北部进入,收了最后一网,直接就能从东面穿出,不用像上次那样开回头船。
    周余先是以十节速度开了几分钟,等无人机落在船尾,这才把车钟推到底。
    武陵人号航速拉满,乘着潮水,一路飙向环礁外圈。
    十多分钟后,武陵人号轻松越过礁盘,一路往东北开去。
    开出不到十海里,天边露出鱼肚白。几分钟之后,一道金光劈开天际,映得海天一片灿烂金黄。
    东方日出,天亮了!
    第三次东沙之战,周余和沈青青大获全胜。
    武陵人号缓缓停下,周余跑到船头和沈青青一起摘鱼。
    三张网上将近六百条鱼。宅起来还是有点麻烦。
    不过能留下的只有一小半,剩下的都是直接放生的便宜货。
    两人一起又弄了四十多分钟,总算把鱼都下到活水舱。
    实际上除了青衣、刺豚、石斑还有少部分鲷鱼,两人甚至连四五十块一斤的鱼也直接放掉了。
    实在没有地方了,就连活饵舱都被圈了几条鹦哥鱼。上次搞的这么夸张,还是在朝鲜海峡捕鰤鱼。
    早上七点半,武陵人号再次起航。一路不停往东北方向开去。
    来来回回次数多,两人也逐渐把握到最佳的航线,速度也比以往快了不少。
    两人一路轮流开船,轮流吃饭。晚上七点不到,武陵人号已经回到港口。
    难得一回正点返港,两人提早通知到颜璐过来接鱼。
    这回全是南海的名产,倒没啥新鲜玩意。不过那一条挨一条的金枪鱼,还是看的颜璐瞠目结舌。
    把冰仓和活水舱的鱼获都装上车,颜璐的冷藏车和活鱼车都开走了。
    周余和沈青青先留下打扫卫生,过了一刻钟才开上皮卡往日料店赶。
    两人原本还以为要打车去呢,最近工地上事多,老周经常要用皮卡拉材料。有时候甚至在工地一停就是两三天。
    老周也不知道他俩哪天回来,能给及时送到码头,应该是赶巧了。
    周余和沈青青赶到日料店,时间已经接近九点。
    自从颜璐搞了渔业,原本的冷库不够用了。现在她在日料店附近租了大库房,重新搞了个冷库。
    现在除了个别的活招牌,其他鱼获不论存储还是检验,都在新的冷库进行。
    两人先到冷库看了下活鱼过秤,然后就直接到日料店找颜璐喝茶。
    这次的金枪鱼多的一批。两人可不想在冷库里头干等。
    到九点半多,周余和沈青青喝的快涨肚,店里的师傅终于送来一叠检测报告。
    颜璐把报告大略扫了一遍,和活鱼称重的清单一起,递到周余和沈青青的面前。
    总算到了两人最期待的环节,该结账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