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66章 道地药材

时间:2024-01-08作者:墨落皇朝

    第66章  道地药材
    跟冯大姐讲完骨折,见时机差不多了,李胜利就叫起肖虎,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高干病房。
    还是上次那个比较隐蔽的角落,李胜利先是问了一下他老娘张英的起居日常,没发现什么问题之后,才说起了正事。
    “肖虎,我这还有一斤多的金块,需要兑换成现钱,这次可能会有风险。
    我建议让你爹跟着一块,毕竟他那里有枪。
    混江湖的,防人之心不可无!”
    肖虎对于自己的本事很自信,李胜利清楚。
    所以他就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让他老爹肖长弓跟着他一起去兑换。
    今早堵住肖长弓的时候,李胜利见他经警制服腰间挂着枪套,有了带响的东西,安全上才有保证。
    “小叔,大刘不敢,还是我自己去吧……”
    对于老爹肖长弓,肖虎有天然的畏惧,老肖是正经杀过不少人的。
    那耿直货一瞪眼,就算是饱经世事的李胜利,都觉着有些胆寒,杀气,并不是只存在于书面的东西。
    “不行,这次的钱太多,大刘不一定有这么多钱。
    如果他找人合股,大刘可信,跟他合股的人也可信吗?
    财帛动人心,大刘那里可不是银行!
    还有,你爹的性子要变一变了,这次是我要买房子缺钱,照实给他说。”
    不管什么时候,人心都是最复杂的东西,作为医生的李胜利算是饱经世事、饱览无常了。
    对于现在相对单纯的人心,他依旧不敢放松丝毫,因为人心最是无常。
    李老爹一年不到四百的工资,一个工人五年的收入放在一起,想让人不动心很难。
    见肖虎点了头,李胜利这才将上次的挎包给他,金块自然已经装在了里面。
    带肖虎进了病房,跟张英交待清楚了,李胜利才带着赵老大、肖虎,拉着赵老三奔北新桥信托商店而去。
    拉上赵老三,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最近做了买卖,留他在医院,怕被冯大姐母女套话。
    走在路上,李胜利觉着,人最好还是少干暗事为妙,不然心累。
    肖虎叫上肖长弓,李胜利也必须亲眼见到,不然肖虎很可能私下决定,自己就去换了金块。
    万一大刘那边真出了岔子,李胜利就不好跟肖赵两家交待了。
    让肖虎去换金块,虽说对肖家而言有些风险,但风险并不大,因为张英的病差不多会好。
    张英这一病,前前后后耗费不少,整个肖家都被掏空了。
    动用祖上传下来的金子治病,病好了金子没了,算是很合情合理的解释。
    等过了年,即便有人不在乎肖家父子的战力,要找麻烦,看到肖家家徒四壁的样子,就不会再对金子抱有幻想了。
    事情大差不差,李胜利才敢让肖虎去做,细水长流不如一次利索,频繁的交易更容易被人盯上。
    四人到了信托商店,肖虎进去找了肖长弓,跟上次一样,耿直的老肖很快出来,跟李胜利说了声‘知道了’,又匆匆的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父子两人约好的时间是晚上,李胜利又一路将肖虎送回了陆军总院,心里这才稍稍安稳。
    安排好了肖虎这边,李胜利又带着赵家兄弟,奔芝麻胡同而去。
    这次回来的目的是抓药,对于药材,李胜利这边也有自己的要求。
    经方所著,就是道地药材,后世所谓的道地药材,几乎就成了骗人的噱头。
    无论是原产地还是别的地方的药材,大都转化成了药材工业化的产品。
    对于道地药材的药性,李胜利只能从书上了解一些,真正的药性,真是无从得知了。
    到了柳爷家门口,李胜利如往常一样,拍门环叫门,听到院里的铃声之后进门。
    这次柳爷没有在院里等着,而是坐在了正屋之中等着他。
    柳爷家的正屋,跟李胜利印象之中的差不多,中堂画、条案、八仙桌以及两侧的太师椅。
    太师椅下方左右各两把官帽椅,中间是小茶几,柳爷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坐在了右侧的官帽椅上。
    “小爷,请上首就坐,待你接了柳家传承,这主位就是你的了,我在这里也只能客坐。”
    对于柳爷嘴里的规矩,李胜利知道一些,但很模糊,只能按照他的说法,坐在了左侧的官帽椅上。
    “你们俩,站在你们小叔身后。”
    见赵老大跟赵老三站在门口发愣,柳爷给他们指出了位置,这俩也听话,乖乖的站在了李胜利的身后。
    柳爷摆出了规矩,李胜利张口之间,也带上了腔调。
    “柳爷,我这次是为了购置药材而来。”
    听到李胜利的说法,心情不错的柳爷紧盯着他,问道:“小爷,说说你的章程。”
    “首选自然是道地药材,还要备上其他地方产的两三种替代品,也要材料地道的好药。
    园参、高丽参、西洋参也要加在里面。”
    虽说是想摸清了药性,但李胜利也不敢将市面上的各种药材一网打尽。
    他只是为了摸一摸道地药材的药性,药材种类太多,他的能力有限,只怕品种多了,反而摸不清药性。
    李胜利选道地药材,在柳爷的预期之内,替代品类的药材,柳爷一样理解。
    但园参、高丽参跟花旗参,却不在柳爷的考教范围之内。
    “小子,高丽参跟西洋参可不便宜,不如用东北的山参了。
    园参倒是可以试试,但前人已经试过了,药效远不如山参。
    加大园参的用量,反而会冲散君臣佐使,应该有人会用加大剂量的园参,配伍的四君子汤。
    但咱们家的传承没有这种配伍。”
    人参虽说不在考教之中,但李胜利的表现,远超柳爷的预期,这小子妥妥就是为他柳家传承准备的。
    “那就算了,既然前人已经试过,我就不去狗尾续貂了。
    只是山参终是有限,很难大量推广四君子汤。”
    听到李胜利的说法,柳爷嗤之以鼻的同时,也暗自佩服了一下,这倒是跟有些大家不谋而合了。
    治疗虚症,本就不是普及之法,所谓上医未病、中医欲病、下医已病,不过是说法而已。
    能做到中医欲病,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家了。
    是药三分毒,未病之时如何用药?
    如果真有这么神,那古时的帝王,个个都该得上寿。
    又有那个大家不是在下医已病之中,得到的名声?
    “想法不错,跟许多大家相合。
    但是,药乃对症之方,辨症在前、立方在中、用药在后。
    与其在药上下功夫,不如广布传承,在开方的人身上下功夫。”
    柳爷没有贬低李胜利的想法,也没说有些人没机会看病这种话。
    而是在传承的开枝散叶上下了功夫,自家的传承人也快到了发宏愿的年纪。
    切实的宏愿,才能实现,实现之后,柳家传承才能有真正的掌舵之人。
    柳爷可不想李胜利发了上等宏愿,却只能留在乡间底层蹉跎。
    “柳爷,我是说,咱们能不能学着百宝丹、白药,将一些方剂制成药散?
    跟白药对伤科一样,咱们将用量较大的方剂,制成药散,让病患自己试着服药。
    或是让一些没有登堂入室的中医,看病简单一些。”
    李胜利瞄上了制药业,虽说最近没有落实的可能,但他的医术经验,也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
    后世,岛国通用的中药丹丸药散,成了畅销的代购品,还称之为汉方,无疑是中医药最大的耻辱。
    里面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耻辱就是耻辱,是遮盖不住的。
    以十几年的时间磨砺自己,同时收集一些可以做成中成药的药方。
    这就是他心中所想,李胜利发下的宏世大愿,这里面不仅有功德,还有厚利。
    功德、厚利双得,机会就丢在脚下,不去做的才是真正的傻子。
    “得!
    您是小爷!
    要不我还是叫您一声小叔吧……”
    头次带着传承人登堂入室,虽说上首的位置,已经没了柳家的祖宗牌位,但柳爷自认这里就是柳家的传承之地。
    结果,自己最后选的传承人,就发下这样的宏世大愿。
    完美吗?
    柳爷觉得,这已经不是完美了,好像自己一生应该等待的就是面前的李胜利,没有之一的李胜利。
    制成药以拓传承,亏李胜利这个半大小子能想的出来。
    这事对不对,能不能做成,不重要,重要的是四九城有个同仁堂珠玉在前。
    “别闹,咱们是正经排了座次的,买药这茬……”
    说到排座次,李胜利果断闭嘴,问起了正事。
    真让这老货讹上,腻腻歪歪的叫一声小叔,李胜利也怕被他喊过去。
    “自然是同仁堂,走着……”
    李胜利不接茬,柳爷不以为意,手一挥示意李胜利先走,他佝偻着腰,就跟在了他的身后。
    路上,李胜利跟柳爷核算了一下,按一剂药一两算,十一个人一个疗程算下来,药量也在十斤上下。
    加上替代品药材,二三十斤的药量还是有的,凭票的年月,虽说买药不要票,但具体的名目还是要说清楚的。
    不然到了柜台大牙一呲,张口就是几十斤药材,不抓你个投机倒把,就算柜台前的售货员觉悟不高。
    按说现在也有初期的医保体系,但柳爷、赵家兄弟都是一问三不知。
    在洼里的时候,也没人弄的明白,一般的头疼脑热,洼里跟其他村子的处理方式差不多,挨到痊愈就好。
    挨不下去就去公社卫生院,再治不了,要么进城,要么回家等死。
    不懂医疗体系,就只能自己瞎撞了,一点药材倒是没什么,以后还是要熟悉一下的。
    一路上跟柳爷商议着药材,四君子汤虽说用到了人参,但不是独参,对人参外观的要求不高,按柳爷的意思,最便宜的山参就成。
    拿着洼里进城公干的介绍信,拿着自己的临时行医证,李胜利花了七十八块钱,弄齐了自己需要的药材。
    公私合营之后,有了之前东来顺换肉的教训,同仁堂这边一些流传下来的规矩,也被保留了。
    道地药材会被注明,替代药材也是一样,有公家的牌子在,李胜利也不怕药材的标注是噱头。
    这年月在药材上以假乱真,一旦被发现了,大概率会被拉去打靶,比后世的惩罚严重的多。
    购齐药材之后,李胜利又额外买了二十二块的山参,花钱凑整的败家行为,让同仁堂的会计、出纳好一顿扫量。
    离开同仁堂的时候,李胜利回看一眼被漆成白色的药柜,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轻叹。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