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两千四百零七章 久旱逢甘霖

时间:2024-01-03作者:六界三道

    呼!
    祭坛上,赵云一步站稳,深吸了一口气。
    起法之前,他还看了一眼台下的叶半仙儿。
    “心诚则灵。”半仙温和一笑。
    嗯!
    赵云收眸,未再耽搁,焚起了麝香。
    随着一把纸钱洒出,他也念起了咒语。
    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是有模有样,与他叶半仙,做的一般无二,特别是那种高深莫测的气质,咋看都是老气横秋的,让人不觉以为,求雨这等活,他曾在私下练过千百遍。
    “学文、习武、修法,
    这娃子,果然是个神童。”
    王员外喃喃道。
    赵子龙的学问,他早已领教过。
    那娃子的武艺,他也是亲眼见识。
    而今,开坛做法竟也干的这般麻溜。
    神童一说,实至名归。
    “你说,他能求来雨吗?”
    “够呛,毕竟还是个孩子。”
    “孩子怎么了,他可是撂倒了俩贼人。”
    无人叨扰,不代表没有窃窃私语声。
    看好赵云的有,心存怀疑的,也不在少数。
    可无论是哪一派,都是眸含希冀的。
    饥荒的年代,都活不下去了啊!
    他们需要一场大雨,来浇灌干涸的大地。
    雨!
    赵云心无外物,在念咒,也在低语。
    老实说,他压力甚大。
    能求来雨,自是功德圆满。
    若是求不来,那一双双希冀的目光,该变的有多暗淡。
    这一瞬,
    他那稚嫩的小脸上,刻满了坚定的神态。
    学以致用,他辛辛苦苦修来的本事,须对得起那春秋冬夏的光阴,
    至少,不能让他的师傅失望。
    “爷爷,歇歇吧!”
    婉心还小心翼翼的搀着老秀才,身子太虚了。
    老人家是一个执拗的人,汗流浃背,依旧纹丝不动,就那般静静看祭坛,看他的得意门生,他要在此,亲眼见证奇迹。
    如他,老铁匠也是这般心境。
    孩子干的乃功德事,他得默默守着。
    “来。”林教头搬了一块门板,杵在了叶半仙身侧,寓意也明显:
    万一咱家徒儿,也求来一场大冰雹,咱就用这个挡那冰疙瘩,别一不留神儿被砸死了。
    对,未雨绸缪。
    瞧村民,手中也都拎着家伙,多是大铁锅。
    前车之鉴,冰雹来了,有多快跑多快,找地方躲藏。
    “雨来。”
    还是万众瞩目下,赵云一声大喝,挥剑指天。
    顿的,雷鸣声响彻,晴朗的天空,也瞬时乌云密布,酷夏的天,不再燥热,被凉爽的风席卷。
    随之,便是淅沥的雨,一点、两点、三点...由少到多,直至大雨倾盆,铺天盖地的挥洒。
    “成了。”王小官最激动,一蹦老高。
    “下雨了。”躲在屋檐下的村民,也都不顾伤势,一涌而出,在雨中欢呼,脸上淌下的水,不知是雨还是泪。
    老天爷垂怜,终是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降下了福泽。
    这,都归功于那个叫赵子龙的小娃娃,真就在大旱的年代,创造了奇迹。
    “好徒儿。”
    叶半仙喜极而泣,砰的一声跪那了,是拜老天,也是拜祖师爷。
    他虽未匡扶传承,可他收的小弟子,却将这一脉的香火,燃的比太阳更璀璨。
    “好,好,好。”
    老秀才一连三声好,喊出了郁结之气,该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淋在雨下,都不觉少了几分苍老之色。
    身侧,婉心则仰眸看天,任由雨水,打湿她的脸颊与秀发,长久以来的病态,竟被渐渐洗去。
    “老祖宗保佑啊!”
    铁匠也跪那了,后悔没把祖宗的牌位捎过来。
    得好好谢谢先辈,让他赵家,捡了这么个好娃子。
    “子龙。”
    林教头已跳上祭坛,扶住了赵云。
    扶,为什么说扶,该是风雨太大了,吹的他没站稳,险些一头栽下来。
    头好晕。
    这,是赵云的第一感觉,有那么几个瞬间,还分不清现实与虚幻了,明明淋着雨,却好似堕身在梦境中。
    按他揣测,该是妄改气象,损了寿命。
    这,在《风雨录》中,是有记载的。
    不过,眩晕的感觉,不久便散去,不止散了,体内还多了一股暖流,和煦如春风,甚感舒适。
    妄改气象,损寿命。
    但,求雨救灾民,却是功德一件。
    二者,竟在冥冥中抵消了。
    “娃子,你救了梧桐镇。”
    冲上祭坛的,不止林教头,还有村民。
    应时衬景,也是有感而发,乌泱的人影,在欢呼中,一次次将赵云,抛向半空,是他,终结了这场旱灾。
    久旱逢甘霖。
    一场大雨,足下了一天一夜。
    就这,村民们还想这场雨,再来个把月。
    酷热,终是被驱散了。
    干涸的大地,则贪婪的吸允生命的源泉。
    对,就是生命。
    不过三五日,便见泥土中,有一株株嫩芽,破土而出。
    那,是埋藏地底已久...终得甘露的稻种,如雨后春笋,重新焕发生机。
    饥饿,依旧是存于黑暗的恶魔。
    毕竟,稻苗才长出,远不到收成。
    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而今有了希望。
    只要挨过一季,便得丰收,便能填饱肚子。
    “他娘的,不过了。”
    这一日,王员外直接开仓放粮。
    镇上其他几个财主,也都架起了施粥的大锅。
    有希望了,总不能让乡里乡亲,在丰收来临前饿死。
    共渡难关,权当借的。
    待有收成了,再还回去。
    至于大旱,无需再担忧了。
    赵家子龙能求雨,货真价实的福将。
    只要他还在,梧桐镇便能囤很多粮食。
    说到赵云,这几日忙碌的很。
    老爹得手残了,田里的农活,自是他干。
    除此,便是隔三差五的去老秀才家...搬书。
    先生说了,他房中那一堆堆的书,都赠他了。
    他多实在啊!啥都要。
    就是苦了老秀才,每回见他来,都不禁捂胸口。
    大意了,特么说早了,半辈子的收藏,都被搬走了。
    “别看了,没了。”
    婉心推门进来时,忍不住的捂嘴偷笑。
    这老头也是,被得意门生搬走了书,心疼啥嘛!
    老秀才无甚言语,只捋着胡须,意味深长的看婉心。
    那日,他若再补一句:
    ‘子龙啊!我家孙女,也托付给你了。’
    不晓得而今,会是啥个境况。
    那娃子实在的很,保不齐,真会把他孙女领家去。
    “风云剑诀。”
    赵云背着书篓,一路往家走,手中,还握着一部古书,一路走一路翻看,竟是一部武功秘籍。
    美中不足的是,书残缺,只有前半部。
    他不禁唏嘘,老先生的收藏,真是丰富。
    前有《风雨录》...后有《风云剑诀》,着实没白来。
    “不错。”
    赵云看的认真,时不时的,还比划一下。
    他已学了林家枪法,不介意再练一套剑诀。
    “娃子。”
    正走时,树林中突的窜出一人。
    定眼一瞧,正是他师傅:叶半仙。
    “那本书可拿来了。”半仙挤眉弄眼道。
    “哪本?”赵云揣了剑诀,不由挠了挠头。
    “《青瓶梅》。”
    “俺在先生的书房翻遍了,没找着。”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