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98章 火铳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时间转眼到了四月份,四月份最大的事情就是皇帝的万寿节了,奇珍异宝流水似的涌入京城,为万寿节做准备。
    方瑾已经把火铳研究出来了,虽然长款的还未成功,不过短款的已经将各项参数都研究透彻了,将各部分零件都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完全可以批量生产了。
    今年皇帝有意大办寿宴,并且还要在寿宴上进行一场演武,要展现宣朝军队的英武之姿,安王就决定先打造出几十把,抓紧时间训练出一批士兵,在寿宴上演示这威力强大的新型武器。
    这天方瑾传了信来,火铳已经打造出了一百把,请安王前往验收,安王就找皇帝请了天假,带着宣平去了方瑾的工坊。
    两人到了工坊门口,前来迎接的方瑾眼下青黑满脸疲态,但精神却很振奋,双眼闪闪发亮。
    他已经带着手下的人废寝忘食地研究了几个月了,最近两天更是不眠不休的盯着工匠将所打造出的零件装配好,再试发,确认无误后才放心。
    方瑾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下官等人查阅古籍才发现这玩意儿和前朝早期出现的突火枪十分相似,当时有西洋人带走突火枪的记载,这很可能就是突火枪传入西洋过后的改良款。”
    “突火枪?我们中原有这种武器吗?”宣平诧异地瞅着安王,虽然她对军事方面了解不多,但有哪些武器她还是知道的。
    “从前未听说过。”安王摇摇头,示意他也不知道。
    “这东西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当时也算轰动一时,没多久发明突火枪的工部官员就被陷害充军发配了,死在了流放途中。”方瑾说到这儿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可惜,还有点儿兔死狐悲的伤感。
    “此后无人再研究改良,最终突火枪因为杀伤力不足、易炸膛的问题被废弃。官方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下官还是从民间流传的古籍上找到的简易设计图。”
    方瑾说的心有戚戚,若没有安王,只怕研究出了新型冶铁方法的自己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大长公主孙子的这个身份只是说着好听,面对当时心黑手狠的太子一党实际没什么用处。
    “可惜了,若当时流传下来,凭我们中原人的聪明才智,哪至于被西洋人超越。”宣平十分惋惜的摇摇头,“对这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应该好好保护才是,这些人大多适应不了官场倾轧。”
    方瑾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对啊,像他这样的人就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干净的研究环境,谁愿意和那些贪官污吏去勾心斗角啊,一来不愿斗,二来斗不过的。
    安王看方瑾那模样有些好笑地保证道:“放心,以后绝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在工部若还有如你这般的人,你可以举荐给本王,只要有真才实学、心思干净,本王绝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下官代众位同僚多谢王爷了。”方瑾十分恭敬的深施一礼。
    几人说着话来到试验场上,明跃带着一百个帅气小伙子正在训练呢,五十人一组,交替射击,轰隆隆的,还有烟冒出来,试验场上弥漫着火药味。
    “现在炸膛的问题能解决了吗?”宣平问道,还没伤人先伤了自己这属实有点儿惨,这个不能接受。
    “这东西原理和火炮差不多,炸膛基本是因为铳管的强度不够、火药装填太多以及反复发射导致铳管过热引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官采用锻造法制作铳管,虽然这要求工匠的技艺要足够高,但避免了泥模铸造法形成的沙眼,用的又是新法冶炼的铁,所以我们的铳管比西洋的还要更结实一些。
    对于装填火药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多次实验,在保证安全及足够杀伤力的基础上确定了火药的最佳装填量,并每把火铳都配备了专用量具,确保火药装填定量。
    至于铳管发热的问题,这个暂时无法避免,只能让战士们使用时自己注意了,不能连续射击,或者如火炮般采用湿毛巾覆盖降温。”方瑾详细地解释道,可见是真的费了不少心思。
    宣平听得不住点头,转头与安王相视一笑,这个人可是真的选对了。
    明跃见安王和宣平来了急忙走了过来,“属下见过王爷王妃。”
    安王随意地摆摆手免了他的礼,“训练的怎么样了?”
    “如今已再无脱靶之人,有四成的人已能准确地命中靶心,且他们每天都在进步,相信在万寿节进行演武定能万无一失。”明跃十分有把握地说道。
    “行,接着训练,方瑾你也自去忙吧,本王和王妃自己转转。”说完了事,安王就下逐客令了,他现在天天关在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和宣平悠闲地逛逛了。
    安王牵着宣平的手向那边的空地上遛达着,“练火铳的这些人都是府上的亲兵吗?”宣平问道,看这些人有些眼熟。
    “特意挑出来的,骑射好还要长得好,这在万寿节上一演示多有面子,父皇看得也高兴。”安王转头笑着看宣平。
    “长得好可以理解,为什么非得骑射好,弓箭射得准不代表火铳就用的好吧?这俩看起来原理不一样啊。”宣平好奇地看着他。
    “这火铳最开始的时候我试过,后坐力有些大,胳膊和手上没劲儿不行,一来射不准,二来容易伤到手腕和胳膊。弓箭好的,臂力就好,在这上面有优势。”安王轻声慢语的解释道。
    “对了,方瑾这么大的功劳,这爵位上是不是该升上一升了?虽然他是文官,也没上过战场,可他这成果抵得上千军万马了。你试着帮他争取一个伯爵的爵位,若是成了还能激励其他人。”宣平提议道。
    “这事还得想个万全之策。方瑾研究出兵器当封赏,可研究出农具及其他先进工具的也该封赏,但这爵位却不是这么好封的,先祖之所以限制文臣封爵就是怕爵位泛滥,也容易引起武将们不满。”安王说道。
    “这倒是。”宣平点点头,两人就这么手牵手信步溜达着,难得悠闲。
    “你说专门针对发明创造者设立一种新的封赏如何?待遇区别于寻常爵位,也不是面向文官的,而是专门面向所有钻研技术的人,无论有无官职,有了成果就可封赏。”宣平突然停下来问道。
    “好主意啊!”安王转过头来看着她,眼睛闪闪发亮,“换个名义封赏,那些文官武将也说不出什么,回头找大舅哥他们商量商量,定个章程出来。”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