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86章 迎大长公主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每年过年还是老一套,年前忙忙碌碌地互送节礼,除夕、初一入宫团聚尽孝,年后走亲访友,特别的充实忙碌。
    各位皇子如去年一般兄弟和睦,同进同出去各长辈家送节礼,不过与去年相比,又少了两人,顺王在军中常驻,今年没有回京,而四皇子被圈禁了。
    除夕那天宫中举行的宴会,四皇子无缘入宫,但皇帝却特别下旨让四皇子妃带着孩子入宫参宴,是一点儿都没给四儿子留面子。
    四皇子妃带着儿子和三个大一点儿的庶女不卑不亢地来了,来往应酬丝毫没有窘迫局促,一举一动尽显豪门贵女的气度。
    宣平看着心中感叹,从前也是千娇万宠长大,名满京城的大家闺秀,怎么就落得被逼弑夫的下场呢?
    “你说四皇兄是不是眼神儿不好使?”宣平悄悄对安王吐槽道,“就算是贪图徐侧妃家的支持对她多有宠爱,但四皇嫂未嫁时可是京城有名的贵女,论样貌、性情、才学、处事哪项不比徐侧妃好,又对他情根深重,结发夫妻,他怎么就忍心把她逼到绝路呢?”
    “四皇嫂纵使有千好万好,可没有四皇兄的心头好啊。四皇兄那样的人只看利益,除了他自己,他不会爱任何人。”安王不屑地说道,荣家男人里,四皇子绝对是最狼心狗肺的一个。
    喧嚣热闹了十来天,这年就过完了,新的一年开始。
    开年第一件事就是迎回安阳大长公主的事,虽然西夏尚未回复国书,但皇帝却不打算再等了,无论如何都要尽快将大长公主接回来,说句不好听的,老太太还能活几年啊,可不得尽快吗。
    况且如今的西夏王是昆辰的儿子,刚继位的十八岁小国王,西夏国力衰败,他们不敢不同意大长公主归国,礼迎的队伍可以提前安排好,早日出发前往两国边境。
    “安阳大长公主年少和亲西夏,至今已五十余载,为维护两国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大长公主已是古稀之年,去年年底上书言道思念家乡,请求返回故国,朕准了,预备今年派使者接回大长公主,众位爱卿,此事应当如何操办啊?”皇帝坐在龙椅上,严肃地问道。
    下面众位朝臣默然肃立,没人先开这个口,建议隆重相迎吧,怕皇帝嫌铺张浪费;敷衍了之吧,又怕皇帝觉得他们不重视大长公主。
    按说这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次迎回和亲的公主,而且和亲公主为国为家牺牲一生,理应享受高规格待遇。
    但许多朝臣从现实方面看,说句十分势利眼的话,大长公主如今已无多少价值了。纵观历朝历代的历史,和亲公主在出嫁时就基本已经被放弃了。
    当今皇帝同意迎回这个素未谋面的姑姑已经可以说是十分仁义了,皇帝是否还愿意大费周章,这谁也摸不准。
    等了片刻工夫一直无人说话,安王只能站出来给众臣指个方向,“父皇,儿臣认为迎安阳大长公主回归的礼仪规格不能按普通大长公主的规格。
    大长公主年少时即肩负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远赴异国他乡,为维护我朝西境安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的待遇理应相对提高一些,以示父皇、朝廷都没有忘记她的功劳。”
    皇帝点点头,“嗯,安王言之有理,着礼部尽快拟定迎回大长公主的礼仪制度、仪仗规格,不可怠慢了大长公主。”
    “臣遵旨,礼部上下一定全力以赴。”梅尚书急忙站出来领了旨。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大长公主的鸾驾规格、随护的车驾护卫数量、仪仗礼器的种类及数量、奏乐的乐曲……洋洋洒洒多达几百项,而且这规格提高多少也是需要小心权衡的。
    这时康王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为使臣,去西夏迎回大长公主。”
    康王如今仍在工部任职,为了在父皇面前表现那真是勤勤恳恳,由他负责的工程都尽量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连油水都不敢多捞,害怕捞多了工程出问题被父皇责罚。
    康王在工部待得真是有些倦了,每天这个材料多少、那个需要多少工匠让他烦不胜烦,今天听父皇的意思是想隆重的迎回这位姑祖母,那使臣人选肯定不能随意,康王心动了。
    这可是个好差事啊,虽然油水好处不多,但胜在轻松啊,和去西夏游玩一趟差不多,他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了。
    况且这是史上第一次和亲公主返回故国的事件,必然载入史册,他这个使臣也能稍稍地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也是个荣耀了。
    倒是没人和他抢这个差事,他一个王爷站出来了,群臣自然不会和他抢,至于其他兄弟们,安王宁王事务繁多离不了京;齐王倒是离得开也想出去玩玩,但他自己也知道事关两国外交,不是他这吊儿郎当的性子能应付得来的。
    至于睿王,游山玩水可以,长途跋去他国出公差他可不愿,他又没什么志向,既然康王想去,他才不会跟他抢呢,乐得清闲。
    皇帝想了想同意了,这趟差事康王完全可以胜任,“好,既然康王主动请缨,那就由康王作为使臣迎回大长公主。”
    “儿臣遵旨。”康王心满意足地接了旨。
    说完了迎接大长公主的事,自然就该讨论一下大长公主回京后的事了。
    公主出嫁前都是住在宫里的,直到出嫁时才会修筑公主府,和亲的公主在京中自然是没有公主府的。
    若要大长公主住在宫中,一来与礼不合,二来大长公主离宫五十余载,宫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留居宫中只怕徒增烦恼。
    但若要重新修建公主府,自然也是来不及的,如今只能择一处空置的府邸修葺一新,充作公主府。
    工部左侍郎提出修葺秦王府作为大长公主府,按说秦王府是最合适的,郡王府的规格,面积广阔,修葺时将各处规格提升一等,绝不算敷衍辱没大长公主。
    但皇帝想到秦王是因谋反被满门抄斩的,大长公主与秦王是姐弟,虽不知姐弟关系如何,但总感觉让她住那儿不太好,若惹了老太太伤感就不美了。
    否定了秦王府,就再也没有更合适的了,众人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文雅人睿王给出了主意。
    “父皇,听闻大长公主出嫁前也是个爱花的风雅之人,不如将武陵春色改成大长公主府。”睿王站出来说道。
    武陵春色是个百年皇家园林,是当时的皇帝为宠妃所建,面积不大,和王府差不多,里面种满了桃树,春夏之时美不胜收,虽然里面房舍不多,但大长公主并无家眷,足够了。
    皇帝欣然同意,“既如此,就将此园修葺一下,睿王,此事由你来办,务必要修的雅致。”
    睿王没想到他一个翰林院的居然还接了工部的活,可也只能领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