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社目录

第382章 书院之行1

时间:2024-01-05作者: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临近年底,不只朝廷中,各个高门府邸也开始忙碌起来,预备年礼,准备过节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要准备,各家的主母都忙得团团转。
    不过宣平是个例外,因为她不需要像其他家族的当家主母一样牢牢守着自己的权力,没人能抢走,所以她可以十分放心的将事情交给旁人。
    虽然她最得用的内管家墨香随船队出海了,但她还有新月和满月啊,又有孙嬷嬷与冯嬷嬷两人坐镇,再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天宣平破天荒地起了个大早儿,等安王练完武回房时,宣平已经梳洗完毕等着他一起用早膳了。
    见安王回来,知秋带着人摆上了早膳,安王亲手盛了一碗豆浆给宣平递过去,“今天怎么起这么早?看这装扮打算出去?”
    “嗯,去趟城外镇北书院,明年不是要再加几个学科吗,我看看准备的怎么样了,顺便去瞧瞧那个西洋人。
    昨天传来消息,说那个西洋人中原话学的差不多了,闹着要给他准备实验室呢,我去看看这人到底值不值得投大笔金银。”宣平说道,如今镇北书院的事情都是宣平在管,安王没时间了。
    “别的不说,他这中原话学得挺快的。”安王点点头,“若没别的本事,留在书院做西洋语先生或者送去鸿胪寺也有用武之地。”
    “他带的那武器方瑾研究的怎么样了?”宣平夹了一个素馅春卷吃着。
    那火铳安王试过,可远程攻击且威力不小,不像刀剑似的需要近身搏斗,又比弓箭更容易携带,于是给方瑾送去了,让他研究研究能不能批量生产。
    因为西洋人路易说了,他不是专门制造这个的,他知道原理和使用方法,但不知道制作细节,所以需要他们自己研究。
    “他拆了一把,把里面的细节搞清楚了,但有些细小的零件对制造材料和手艺要求很高,暂时还没试出合适的。”安王随口说道。
    “他拆完后,还能装上吗?装上还能用吗?”宣平问道。
    她想起来小时候皇帝赏赐了她一个西方计时用的钟,林言见它指针自己就能动,一时好奇给拆了,结果一堆的零件都不知怎么装回去。
    后来找匠人来装,样子是对了,但指针也不动了,有两个零件怎么也不知道装哪儿,这钟至今在宣朝都不怎么常见,也一直没找到能修的匠人。
    “想什么呢,能装上,也还能用!方瑾他们是专门吃工部这碗饭的,还能犯这种错误吗?”安王笑道,他也知道林言之前拆钟的事。
    “那就好,一共就两把,浪费不得,希望船队这次出海能有大的收获,多带回来一些有用的。”宣平放下心来。这次的船队不只是为贸易赚钱,更重要的任务是探明海外的情况。
    吃完饭后安王就进宫了,因着想起了西洋钟的事,宣平命人回长公主府取来,这钟虽然不怎么得宣朝贵族的喜欢,但因为数量少所以价格还是很高的。
    之前没有宣朝人会修这个,宣平又懒得理那些传教的西洋人,就一直扔在库房放着,这次万一那路易会装呢。
    宣平出门前先去看了看儿子,小恒霁刚起,正在两个嬷嬷的服侍下洗脸换衣服呢,亲手给儿子喂了一小碗鸡蛋羹后宣平才离开。
    宣平又顺路去隔壁院子看了看薛路云,小孩儿这时候已经用过早膳在温书了。
    薛路云小小年纪却被教导的十分自律,每天早上早起随着安王和亲兵们晨练,虽然只能跑一跑或扎个马步,但从没因天气寒冷缺席过。晨练后回去吃个早饭,在先生没来之前,自己还要先温一遍书,练两篇大字。
    每每让宣平看了汗颜,她长到这么大就从没这么自律过。
    “路云,你进京这么久了还没出去逛逛呢,我今天去城外镇北书院,你随我去看看可好?”宣平走进去问道,这么点儿的孩子还是该适当放松放松的。
    “参见王妃,给王妃请安。”薛路云十分得体地站起来给宣平行礼。
    “免礼吧,你去不去啊?”宣平笑着问道。
    “王妃,您说的是教授军医的那个书院吗?之前在军营里许多军医都自称来自镇北书院。”薛路云好奇的问道。
    “是啊,不过那里可不止教医术,还有许多别的知识呢,要不要随我去看看?”宣平笑咪咪的,十分和善。
    “要!”薛路云十分兴奋地答应了。
    “好,去找你嬷嬷,换上厚实的衣服,我们就走了。”宣平说着又吩咐派来伺候他的小厮,“准备好你家公子出行用的东西。”
    宣平带着小孩出了门,半路上又接上了齐祭酒,齐祭酒打算去镇北书院考察一番,参考借鉴一下,他打算改革国子监的教育方式了。
    齐祭酒被国子监那些烂泥气得快没脾气了,今年国子监就考中了三个进士,齐祭酒感觉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他找了师妹帮忙,要来今年上榜率奇高的镇北书院学习一下。虽然宣平觉得她师兄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同意带他来看看。
    “师兄,只要国子监的招生模式不变,那你怎么教都好不到哪儿去,毕竟招进来的就是一堆烂泥,无论你费多大心思也没几块能扶上墙的。”出城的马车上,宣平劝道。
    “我自然知道,可这不是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吗?我若是上书奏请恢复国子监从前考试入学的制度,那满朝文武都得炸了,谁家没个不学无术的啊,有个监生的名儿好歹好听一些。
    而且我的奏折肯定会被分给你家王爷批,你说他是批啊还是不批啊?我还是不给你家王爷添乱了。
    我决定明年奏请国子监增加招生名额,新增的名额考试入学,再建些房舍、招些先生,与之前的人分开教学。
    这样一来,不过是花点儿银子罢了,今年因着对读书人征税,国库充盈了不少,想来那些朝臣不会阻拦。”齐祭酒早就想好了,等这些人出了成绩,他后面再想改革也师出有名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薛路云就老老实实地在一旁坐着,特别安分,齐祭酒看得有趣,“这孩子小小年纪倒是稳重,可真不像武将世家教出来的,这脾气倒与阿言小时相似,一样这么一本正经的。”
    于是齐祭酒开始逗小孩。
小说推荐